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6篇动脉
  • 33篇冠状
  • 32篇冠状动脉
  • 30篇心肌
  • 25篇梗死
  • 23篇心肌梗死
  • 19篇心病
  • 19篇冠心病
  • 18篇介入
  • 15篇介入治疗
  • 14篇急性心肌梗死
  • 13篇血管
  • 13篇脂蛋白
  • 12篇急诊
  • 11篇载脂蛋白
  • 11篇经皮冠状动脉...
  • 11篇冠状动脉介入
  • 10篇多态
  • 9篇他汀
  • 9篇综合征

机构

  • 5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6篇新疆医科大学...
  • 15篇煤炭科学研究...
  • 12篇北京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新疆医学院
  • 1篇太原市中心医...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83篇邹阳春
  • 41篇杨新春
  • 34篇王乐丰
  • 27篇王红石
  • 23篇李惟铭
  • 23篇葛永贵
  • 21篇佟子川
  • 19篇徐立
  • 14篇胡大一
  • 11篇连勇
  • 11篇崔亮
  • 11篇洪秀芳
  • 8篇何秉贤
  • 7篇杨胜利
  • 6篇程祖亨
  • 5篇郭军
  • 5篇倪祝华
  • 5篇张华
  • 5篇高明明
  • 5篇何作云

传媒

  • 1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0篇中国介入心脏...
  • 7篇中国动脉硬化...
  • 6篇中国医刊
  • 5篇中华心血管病...
  • 4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心血管病学进...
  • 3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微循环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2篇第七次全国心...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心电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0篇2006
  • 15篇2005
  • 9篇2004
  • 12篇2003
  • 8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6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的左室功能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研究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冠状动脉 (冠脉 )无复流病人的左室功能。方法 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0月 ,回顾性分析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4 97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直接PCI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急诊PCI支架置入即刻 ,在无影响血流的血栓、栓塞、夹层、痉挛情况下 ,冠脉造影前向血流≤TIMI 2级为无复流 ,TIMI 3级为正常血流。冠脉无复流患者 5 8例 ,利用Excel随机函数表 ,由其余 4 39例急诊PCI冠脉前向血流恢复正常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 0例 ,为正常血流组。结果 无复流和正常血流患者的肌酸肌酶峰值、Killip心功能分级、Q波计数、WMS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正常血流患者术后 2周WMS改善 ,LVEF、CI、SVI增加 (P <0 0 5 )。正常血流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 2周LVEF、CI、SVI增加 (P <0 0 5 ) ,LVEDV、LVESV(P <0 0 1)减少 ;而无复流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患者LVEDV、LVESV增加 (P <0 0 1)。结论 无复流患者的心肌损害严重 ,梗死或濒临坏死的心肌范围广泛 ;室壁运动恢复较慢和局部心肌功能不良 ;
杨新春郭军王乐丰程祖亨葛永贵王红石佟子川邹阳春王立忠李惟铭徐立连勇
关键词:ST段抬高心肌梗死左室功能LVEF
浅谈再灌注损伤之治疗方略
2005年
在药物与器械高度发展的今天,再灌注治疗已经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手段,有些急性心肌梗死后还会因堵塞血管的血栓自溶而使梗死血管与梗死区心肌发生再灌注.心肌缺血再灌注是一把双刃箭,一方面,如何使AMI后梗死血管及其所支配的心肌得到及早、充分和持久的再灌注是我们临床治疗的目标所在,AMI后梗死血管及其所支配的心肌得到的再灌注越早、越充分持久,AMI患者的临床预后就越好.而另一方面,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及再灌注后期也会发生我们临床上所谓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邹阳春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缺血再灌注再灌注治疗
他汀类药物的调脂效应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降低异常高水平的血清总胆固醇特别是高水平的LDL-C能有效和安全地降低冠心病事件危险,与这一结论密切相关的两个重要事件:其一,降脂药物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发现;其二,包括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降血脂及降低冠心病发病率与病死率的一系列临床试验在内的循证医学的兴起。正是这两个重要事件的有机结合引发了20世纪末期冠心病预防与治疗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他汀革命。
邹阳春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还原酶抑制剂冠心病事件血清总胆固醇LDL-C冠心病预防
新疆维汉两民族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杨胜利何作云张华何秉贤洪秀芳邹阳春
关键词:冠心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维吾尔族汉族
他汀类药物在脑卒中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地位
2009年
他汀类药物已成为心血管病特别是冠心病的主要用药。然而,在脑卒中防治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一直没能受到足够的重视,直至200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强化降脂治疗预防脑卒中再发试验结果才使我们真正意识到在脑卒中患者中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重要性。基于SPARCL研究证据,2008年2008AHA/ASA指南强调: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即使无冠心病病史,也推荐强化降脂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风险。新指南进一步扩大了他汀强化干预的人群范围。
邹阳春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脑卒中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对急性右室心肌梗死(RVI)的临床特征、再灌注治疗结果及近期预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将46例RVI患者按有无右心衰竭及心原性休克进行危险分层:A组为无右心衰竭组(32例),接受溶栓处理与直接经皮介入治疗(PCI);B组为右心衰竭或同时合并心原性休克组(14例),均接受直接经皮介入治疗;运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及住院死亡率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的关系作回归分析.结果:46例RVI病人中42例作了冠脉造影检查,造影显示梗死相关血管(IRA)为右冠者35例,IRA为回旋支者9例,IRA为前降支者2例;单支病变者15例,双支病变者21例,三支/=多支病变者10例;住院期间有11例发生心绞痛,其中行直接PCI组9例,均为较重的三支病变患者;住院期间溶栓治疗组与直接PCI组分别各有1例在住院期间发生再梗,均行紧急PCI干预;住院期间死亡3例,其中溶栓组1例,直接PCI组2例;B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于A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右心衰竭合并心原性休克、女性、年龄、多支病变均为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RVI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率较高,心脏功能、年龄、性别及血管病变严重性对其具有重要影响;直接PCI疗效在降低RVI特别是合并右心衰竭或心原性休克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方面优于溶栓疗法.
邹阳春崔亮杨新春王乐丰魏妤张麟
关键词: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经皮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心肌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降脂疗效观察被引量:27
2002年
目的 随机对比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发生后 48h内使用两种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对近中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 所有临床确定为ACS患者入院 48h内采空腹静脉血测血脂等生化指标 ,对总胆固醇 (TC)≥ 4 6 8mmol/L和 (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2 6mmol/L患者则按随机原则分别入选辛伐他汀 10mg组与 2 0mg组 :(1) 10mg组 :入选 98例ACS患者 ,其中男性 6 2例 ,女性 36例 ,平均年龄 6 1 2岁。 (2 ) 2 0mg组 :入选 99例ACS患者 ,其中男性 6 1例 ,女性 38例 ,平均年龄 6 1 3岁。分别于服药后 3个月、6个月及 12个月时复查血脂 ,并对临床事件作随访登记 ,同时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 辛伐他汀 10mg与 2 0mg剂量均能有效地降低ACS患者血清TC及LDL C水平 ,其中 2 0mg剂量组降TC及降LDL C疗效均明显优于 10mg剂量组 ,两组之间各时间段的达标率差异显著 (3个月时TC为 2 6 8%比 16 5 %,LDL C为 2 9 9%比 19 6 %,P <0 0 5 ;6个月时TC为 2 9 9%比 2 4%,P <0 0 5 ;12个月时TC为 36 5 %比 2 6 3%,LDL C为 40 3%比 2 8 2 %,P分别 <0 0 5和P <0 0 0 1) ;随访期间辛伐他汀 2 0mg组在心肌梗死发生率、再住院率及再次血管重建率均明显低于 10mg组。结论 两种剂量辛伐他汀应用于ACS早期均?
邹阳春胡大一杨新春顼志敏李静魏妤高明明刘晓惠王乐丰崔亮
关键词:辛伐他汀疗效观察心血管事件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并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肌桥2例被引量:2
2006年
王乐丰倪祝华杨新春邹阳春李惟铭
关键词: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冠状动脉肌桥冠状动脉前降支肌纤维束
左主干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
<正>目的总结左主干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介入治疗(PCI)的经验,探讨急诊PCI在此类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1999年1月至2004年8月,共完成10例急性左主干闭塞的急诊PCI治疗,10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
王乐丰徐立杨新春葛永贵王红石佟子川邹阳春薛伟珍李惟铭
文献传递
PTCA术后再狭窄的血小板机制及其应对策略被引量:3
2002年
邹阳春胡大一
关键词: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术后再狭窄抗血小板疗法血小板功能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