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永廖

作品数:102 被引量:833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3篇天文地球
  • 29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6篇月球
  • 22篇月球探测
  • 14篇嫦娥
  • 11篇陨石
  • 10篇嫦娥一号
  • 8篇深空
  • 8篇球粒
  • 7篇月球表面
  • 7篇月壤
  • 7篇深空探测
  • 7篇球粒陨石
  • 7篇火星
  • 6篇卫星
  • 6篇航天
  • 5篇地球
  • 5篇地球化
  • 5篇地球化学
  • 5篇行星
  • 5篇探月
  • 5篇矿物

机构

  • 70篇中国科学院
  • 68篇中国科学院国...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天津理工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科学院国...
  • 2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国家天文台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国家自然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电...

作者

  • 100篇邹永廖
  • 60篇欧阳自远
  • 46篇李春来
  • 35篇刘建忠
  • 22篇郑永春
  • 12篇刘建军
  • 12篇徐琳
  • 11篇王世杰
  • 7篇付晓辉
  • 6篇林杨挺
  • 5篇张洪波
  • 5篇李泳泉
  • 4篇汪敏
  • 4篇任鑫
  • 4篇温显斌
  • 4篇邹小端
  • 4篇温卫斌
  • 4篇苏彦
  • 4篇边伟
  • 4篇张福勤

传媒

  • 9篇空间科学学报
  • 5篇矿物学报
  • 5篇地质地球化学
  • 5篇航天器工程
  • 4篇中国科学(D...
  • 4篇矿物岩石地球...
  • 3篇第四纪研究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极地研究
  • 3篇地学前缘
  • 3篇2002年深...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中国科学(B...
  • 2篇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院...
  • 2篇中国科学基金
  • 2篇岩石学报
  • 2篇第八届全国空...
  • 2篇第七届全国空...
  • 1篇科学中国人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10篇2003
  • 11篇2002
  • 8篇2001
  • 4篇2000
  • 3篇1998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月球探测的进展与我国的月球探测被引量:33
2003年
月球探测是我国航天活动发展的必然选择,将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第三个里程碑,自20世纪60—70年代的第一次月球探测高潮后,迎来了“重返月球”的又一次月球探测热潮,以开发利用月球上丰富的核聚变燃料氦-3、矿产和空间环境资源等为最终目标。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月球探测的技术能力,首期工程的科学目标包括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欧阳自远李春来邹永廖刘建忠
关键词:月球探测航天事业月球资源矿产资源
地外撞击球粒的成因探讨──以K/T界面事件为例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对KTB地层中富含尖晶石的地外撞击球粒的成份、矿物组成、构造特点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陨石消熔模拟实验的分析,以及陨石消融成因模式和撞击汽云凝聚成因模式的对比研究,认为该类球粒在成因上既有消融成因的球粒,又有撞击汽云凝聚成因的球粒,并且可能同时存在另外一种成因机制的球粒.
邹永廖欧阳自远王世杰李春来
嫦娥一号的初步科学成果被引量:1
2011年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绕”、“落”、“回”发展战略的第一步。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09年5月1日受控落月于东经52.5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在轨运行495天,比预期一年的工作寿命延长4个多月,一共取得了1.57TB的原始科学探测数据。通过对这些科学探测数据的初步分析和应用研究,已经获得了包括“全月球三维数字地形图”等在内的一系列科学成果,为推动我国月球科学的研究和后续月球探测工程的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欧阳自远李春来邹永廖刘建忠张洪波刘建军
关键词: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
月亮女神探月计划的有效载荷与科学探测综述被引量:4
2011年
月亮女神探月计划根据科学目标的需求配置多波段成像仪、地形测绘相机、测月雷达、月球磁强计、高清电视摄像机等15台(套)有效载荷。文章阐述了有效载荷的基本原理、主要技术指标及其科学任务。通过1颗主探测器(Kaguya)和2颗子探测器(Rstar,Vstar)的相互配合以及精密测轨,获得了迄今最为精细的重力场分布数据,为研究月球内部的质量分布不均衡提供基础数据。文章还总结了在轨运行期间完成的主要科学探测活动,可对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有所启示和借鉴。
郑永春邹永廖付晓辉
关键词:月球有效载荷
月球CCD影像的快速匹配算法被引量:5
2012年
影像匹配是基于CCD数据获得月球高程数据的基础和关键。研究了月球CCD影像的小波金字塔分层匹配算法。利用小波分析的多分辨率特性,对CCD影像进行小波分解,构造了金字塔顶层影像误匹配剔除策略及金字塔底层影像匹配点的快速搜索策略,实现了自粗尺度到细尺度的匹配算法。该算法通过减少非同名像点的匹配时间和搜索时间,大大降低了运算量,从而提高了匹配效率和配准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匹配正确率和匹配效率方面都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王君铎汪日伟温显斌邹永廖郑永春王玲
关键词:影像匹配特征点提取小波金字塔
月壤中的氦-3被引量:6
2003年
除了极少数非常陡峭的山脉与撞击坑和火山通道的峭壁外,整个月球表面几乎都被一层厚度不等的月尘、岩屑和岩块的混合堆积物即月壤所覆盖。由于月球无大气层等特殊环境,太阳光长驱直入,太阳风粒子直接注入到月壤细小颗粒上使月壤中富含稀有气体等太阳风粒子组分。本文在系统阐述月壤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月壤中稀有气体的来源及其浓度与月壤的成熟度、月壤颗粒大小、月壤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相关关系,进而利用已有的探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对月壤中氦 3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初步评估。
徐琳邹永廖刘建忠
关键词:月壤月球成熟度矿物组成
地球早期内圈层结构的球粒陨石高温高压模拟实验研究
邹永廖
月球遥感制图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3
2016年
对月球探测任务、月球遥感制图技术与产品进行综述。从1958年开始,全世界已开展126次(其中70次成功)月球探测工程任务,其中月球遥感制图是其必需的基础性工作。由于月球环境的特殊性,其遥感制图技术与对地观测制图相比具有很大的挑战和更大的难度。目前,中国嫦娥二号轨道器获取的7 m分辨率立体影像是覆盖全月球分辨率最高的立体影像数据,美国月球侦察轨道器LRO任务的激光雷达高度计LOLA数据是精度和密度最高的激光测高数据,LRO NAC影像的分辨率最高(0.5—2 m)但未覆盖全球。在各个探测任务中,基于月球遥感数据和摄影测量技术,已经制作了大量的全球及区域的影像拼图、正射影像图和数字高程模型等制图产品。对月球遥感制图技术发展进行展望,探讨了利用国际多探测任务数据建立新一代控制网和进行精细制图的必要性及技术思路。
邸凯昌刘斌刘召芹邹永廖
关键词:月球探测遥感数据摄影测量技术
球粒陨石的熔融分异过程和地球的初期演化被引量:4
1992年
本文以陨石学和太阳系演化学的基本结论为依据,论证了地球原始物料是由与各化学群球粒陨石类似的多种星云凝聚物组成。通过球粒陨石的高压熔融实验,说明了球粒陨石在高温高压下经历了两次大的分异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地球的初期演化做出了讨论:原始地球由Fe-Ni内核和球粒陨石质的原始幔构成,原始幔的第一次分异形成了Fe-Ni-S(P,C)外核,第二次分异形成了不同成分的两种原始壳——富Si,Al质原始壳和富Ca,Al质原始壳。
侯渭欧阳自远谢鸿森张月明徐惠刚邹永廖
关键词:球粒陨石熔融实验
月球的构造演化:嫦娥月图解释的理论基础被引量:12
2010年
基于月球研究资料的整理、综合及嫦娥1月图影像的实例解读和解释,本文介绍并总结了月球的构造及演化研究的若干概念、研究思路和新的观点。通过纲要性勾画,描绘月球不同类型和阶段构造演化的基本轮廓,重点论述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对月面建造历史和月球演化的历史进行了修正,将月球演化按照其特点三分为冥、古、新月宙/界,并提出建立南海纪/系的主张;以东海Hevelius抛射建造(/东海群)分析为例,主张建立构造-建造综合分析思路;从抛射建造与月面相互作用的角度,提出并阐述了掘积系统的概念、掘积系统内外带之间划分的新标志即蚀积盂及其所组成的捩侵蚀带(TSZ);在月球表面形貌构造区划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月盆、月海的时空分布规律的分析、综合,提出月球晚期大轰击(LHB)所造成的月盆开掘期间,具有"轰击漂移"现象,并推测月球LHB过程中出现准对跖翻转;通过对古老月陆区所保存的线性构造解读和构造形迹的组合关系分析,尝试性地提出在冥月宙月球岩浆洋(LMO)演化晚期可能存在单板模式的月全球构造。月球构造演化从初始阶段的LMO所驱动的内动力体制转向冲击造成的外动力体制。
张福勤李春来邹永廖刘建忠刘建军郑永春苗来成王世杰林杨挺刘敦一欧阳自远
关键词:嫦娥工程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