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永春

作品数:159 被引量:49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4篇天文地球
  • 37篇航空宇航科学...
  • 33篇文化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经济管理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9篇月球
  • 22篇火星
  • 21篇嫦娥
  • 17篇行星
  • 16篇太阳
  • 14篇太阳系
  • 14篇冥王星
  • 13篇天文
  • 12篇月球探测
  • 12篇月壤
  • 12篇太空
  • 12篇科学家
  • 12篇航天
  • 10篇地球
  • 10篇探月
  • 9篇探测器
  • 8篇深空
  • 8篇太空探索
  • 8篇天体
  • 8篇火星车

机构

  • 134篇中国科学院国...
  • 54篇中国科普作家...
  • 44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国家天文台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南京大学
  • 4篇天津理工大学
  • 4篇澳门科技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中国国土资源...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云南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作者

  • 151篇郑永春
  • 22篇邹永廖
  • 20篇欧阳自远
  • 18篇王世杰
  • 11篇刘建忠
  • 9篇冯俊明
  • 9篇李春来
  • 7篇郑永春
  • 6篇李泳泉
  • 6篇付晓辉
  • 4篇温显斌
  • 4篇李雄耀
  • 4篇刘春茹
  • 4篇吴昀昭
  • 3篇陈建平
  • 3篇闫柏琨
  • 3篇张锋
  • 2篇汪日伟
  • 2篇付绍洪
  • 2篇刘建军

传媒

  • 50篇中国科技教育
  • 8篇太空探索
  • 8篇知识就是力量
  • 6篇科学世界
  • 5篇地学前缘
  • 4篇科技导报
  • 3篇空间科学学报
  • 3篇航天器工程
  • 2篇光电子.激光
  • 2篇湖北教育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科学
  • 2篇矿物岩石
  • 2篇矿物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科学24小时
  • 2篇民主与科学
  • 2篇金融博览
  • 2篇中国科学:物...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6篇2021
  • 14篇2020
  • 15篇2019
  • 17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19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鼓励青年科学家从事科学传播的建议
<正>科学传播直接面向全体国民,具有强烈的现实需求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其传播效果将影响未来一代对科学的兴趣,决定国民科学素养水平,并影响创新驱动战略的全面实施。如果全民热爱科学、投身科技的氛围非常强,中国的整体创新能力就不...
郑永春
月球数字地质图编制与月球演化模型综合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该研究以嫦娥一号卫星1∶250万全月球影像图为基础,综合绕月探测工程的其他科学成果和国际月球探测的已有科学成果,编制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及其周缘区域数字地质图和大地构造纲要图。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利用多源数据,开展月球岩石类型的识别,获得月球典型域主要岩石类型的分布;开展月球撞击坑的统计和分析,获得月球典型区域重大地质事件的相对年龄;开展月球构造类型的识别和分类,获得月球典型区域构造类型的属性数据,并进一步编制月球大地构造纲要图;开展月球物质成分、地层时代的划分,综合构造类型属性数据,建立月球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辅以地质图上需要表现的月球地理属性要素,编制月球典型区域的数字地质图;开展月球陨石专题研究和月球东海地区地质演化专题研究,结合月球地质图的研究,修正和建立月球起源与演化的概念性模型。所选择的典型区域面积大于任务书要求的100 km2,实际达到130 km2;典型区域覆盖月海、月陆等主要地质单元,地质内容的丰富性符合任务书要求。月球地质图编图实际达到的比例尺为1∶250万,超过任务书要求的1∶500万的指标;构造纲要编图实际达到的比例尺1:250万,超过任务书要求的1∶1 000万的指标。月球地质图中承载的地质内容包括地层时代、物质成分和构造类型,符合任务书要求;形成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结构合理、科学内涵丰富。在月球陨石中发现极富KREEP的新岩石类型,提出月球岩浆洋固化年龄为39.2亿年,论证了月球东海盆地的倾斜撞击成因,对月球演化历史提供了新的认识。
邹永廖郑永春陈建平丁孝忠林杨挺
关键词:月球嫦娥一号
干燥火成岩和矿物的复介电常数研究
一种物质的介电性质可用一个复数表示,称为复介电常数,定义式为:εr=εr’-iε″。εr’是复相对介电常数的实部,常简称为介电常数;εr″是复相对介电常数的虚部,称为介电损耗因子;i=(-1)tanδ=ε″/ε’,称为介...
郑永春王世杰冯俊明欧阳自远
文献传递
2020去火星
2020年
“窗口”将在新的一年里打开。这是天体运行的客观规律。2020年与已经过去的几十亿年并没有什么不同,太阳系中的几颗行星继续在各自的椭圆轨道上,逆时针绕太阳行进。10月,火星将运行至地球与太阳连成的一条直线上,这种天文现象叫作“火星冲日”。而每隔26个月,地球和火星这2个星球之间的距离将达到最近,错过这次照面,要再等780天。
郑永春
关键词:天体运行天文现象火星太阳系地球
为什么要寻找外星生命
2017年
在科幻大片《异星觉醒》中,火星生命体"卡尔文"毁灭了人类空间站,并向地球进军。在《异形:契约》中,"契约号"载人飞船探索类地星球时,遭遇到了外星异兽。2017年6月上映的《变形金刚5》中,也有外星生命毁灭全人类的剧情,也就是变形金刚的母星"塞伯坦"星球,以"降临"方式入侵地球,人类随即陷入灭绝危机。对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人类充满了好奇。然而,看似娱乐化的科幻大片,又折射出人类内心的隐隐不安:外星生命是否存在?如果存在,会威胁到我们人类吗?如果外星生命对人类存在潜在威胁,我们为什么还要寻找它们?
郑永春
关键词:外星生命木卫二天体生物学外来物种入侵土卫六保护原则
月球磁场与月球演化被引量:10
2005年
月球的磁场强度一般在1~10 nT(1 nT=10-9T)的范围内,最大磁场强度超过100nT,强磁场区一般位于大的撞击盆地的对峙区域.月球样品的剩磁强度与铁的丰度呈负相关,在38~36亿年间形成的岩石样品剩磁强度最大.月球磁场的变化特征与月球的形成与演化有重要的关系,大碰撞学说来解释月球磁场的变化较合理.
李泳泉刘建忠欧阳自远郑永春李春来
关键词:月球磁场月球演化剩磁
基于统计模型的三线阵CCD影像并行匹配算法被引量:3
2012年
在基于统计方法实现CCD影像匹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CCD影像匹配计算任务的分解方法和计算任务的调度策略,进一步构建了基于统计模型的三线阵CCD影像匹配算法的并行计算方案。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对于CCD影像该并行匹配算法获得了良好的加速比,可扩展性好。适用于超大规模的三线阵CCD影像中同名像点的匹配计算。
汪日伟温显斌张桦刘凤连邹永廖郑永春
关键词:CCD影像影像匹配任务调度
月壤研究:为登月和驻留做准备
2021年
2020年12月19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向中国科学院移交了“嫦娥五号”从月球上采集回来的1731克月壤和岩石样品,国家天文台建设了月球样品的实验室来保存分配这些月壤和岩石,并组织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
郑永春
关键词:国家天文台岩石样品月壤
基于多源数据的月球大地构造纲要图编制:以LQ-4地区为例被引量:16
2012年
月球表面的地质构造要素主要包括环形构造、线性构造、地体构造及大型盆地构造等。月球大地构造纲要图从物质组成、构造要素、构造单元上对月表的构造状态进行全面的梳理、统计和分析。利用CE-1CCD 2C像数据、LROC宽视角影像数据、CE-1IIM 2C干涉成像光谱仪数据、Clementine紫外可见光影像数据、LOLA激光高度计数据识别月球表面各类矿物组分、线形构造、环形构造、火山构造和穹窿构造以及确定构造要素和构造单元的时代、古老撞击坑和大型盆地边界以及对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及月球断裂和环形影像解译,充分认识月表基本情况,精细划分月表构造地貌单元,综合利用上述分析结果与国际上研究的进展,确定大地构造区划的基本原则,厘定月表重大构造事件与演化序列。依据岩石、月壤、构造地貌与构造形迹的综合分类,拟定大地构造区划的图例、图识规范,确定不同类型环形构造影像、线性构造影像、高地、盆地和月海等大地构造单元,进而编制大地构造区划图,并对重点区域构造形迹进行研究。虹湾区域(LQ-4)月球数字构造编图研究,充分借鉴国际行星地质编图的已有技术标准和规范,结合国内数字地质编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了中国自己的月球与行星地质编图标准、规范和制图流程,也为最终完成月球大地构造区划提供地貌和构造方面的基础信息。
陈建平王翔许延波颜丹平刘少峰郑永春闫柏琨吴昀昭
关键词:月球撞击坑
月球表面“冷点”和“热区”研究:嫦娥二号微波亮温数据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月球微波亮温数据是研究月球表面物理性质的重要数据源。本文基于嫦娥二号微波辐射计37 GHz通道微波亮温数据,计算了亮温数据月球地方时,获取了月球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12幅月表微波亮温分布图。其中,月球白天亮温正异常区("热区")和月球夜晚点状亮温负异常区("冷点")是最为显著两类亮温单元。"热区"和"冷点"具有独特的亮温特征和昼夜变化规律:相对周围环境,"热区"在月球白天亮温明显偏高,夜晚亮温较低,"冷点"在月球夜晚亮温明显偏低,白天亮温略高;与同纬度地区相比,"热区"和"冷点"的升温和降温速率都较大。对比分析月表影像图、Ti O2含量、物理温度和石块含量数据,我们发现:"热区"对应月海区Ti O2含量较高,同纬度地区的亮温和Ti O2含量呈明显正相关,较高Ti O2含量是"热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冷点"中心都对应着年轻辐射纹撞击坑,"冷点"中心夜晚物理温度和岩石含量较高,"冷点"地区亮温与其夜晚温度和石块含量呈负相关分布,较高的石块含量是"冷点"形成的主要因素。
朱永超郑永春邹永廖
关键词:冷点热区亮度温度微波辐射计月球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