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鸿铁

作品数:328 被引量:2,515H指数:35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5篇期刊文章
  • 55篇会议论文
  • 2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0篇建筑科学
  • 17篇天文地球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5篇混凝土
  • 154篇型钢
  • 130篇型钢混凝土
  • 77篇抗震
  • 56篇异形柱
  • 47篇混凝土异形柱
  • 46篇粘结
  • 46篇建筑
  • 43篇木结构
  • 42篇滑移
  • 38篇载力
  • 38篇承载力
  • 33篇抗震性
  • 32篇型钢混凝土异...
  • 32篇抗震性能
  • 30篇粘结滑移
  • 24篇土结构
  • 23篇地震
  • 23篇混凝土柱
  • 22篇阻尼

机构

  • 313篇西安建筑科技...
  • 24篇河海大学
  • 20篇广西大学
  • 19篇西安交通大学
  • 15篇西安冶金建筑...
  • 1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0篇宁波大学
  • 9篇华侨大学
  • 8篇清华大学
  • 8篇苏州科技学院
  • 8篇学研究院
  • 7篇中国建筑西北...
  • 6篇兰州理工大学
  • 4篇华南建设学院
  • 3篇同济大学
  • 2篇兰州铁道学院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兰州交通大学
  • 2篇广州军区空军...

作者

  • 328篇赵鸿铁
  • 242篇薛建阳
  • 49篇陈宗平
  • 38篇杨勇
  • 28篇谢启芳
  • 28篇伍凯
  • 19篇刘祖强
  • 17篇李俊华
  • 16篇刘义
  • 15篇周建中
  • 14篇张风亮
  • 14篇徐赵东
  • 12篇姜维山
  • 11篇张锡成
  • 11篇高大峰
  • 11篇王彦宏
  • 11篇邵永健
  • 10篇康希良
  • 10篇仵建斌
  • 9篇张鹏程

传媒

  • 73篇西安建筑科技...
  • 24篇世界地震工程
  • 22篇工程力学
  • 2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9篇建筑结构
  • 17篇工业建筑
  • 12篇土木工程学报
  • 8篇中国建筑学会...
  • 6篇地震工程与工...
  • 4篇河海大学学报...
  • 3篇振动与冲击
  • 3篇第五届全国土...
  • 2篇哈尔滨建筑大...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四川建筑科学...
  • 2篇钢结构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6篇2013
  • 22篇2012
  • 12篇2011
  • 20篇2010
  • 19篇2009
  • 25篇2008
  • 38篇2007
  • 31篇2006
  • 16篇2005
  • 13篇2004
  • 21篇2003
  • 19篇2002
  • 14篇2001
  • 11篇2000
  • 8篇1999
  • 5篇1998
3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型钢高强混凝土结点受剪承载力及其数值模拟计算
分析了型钢高强混凝土结点的受剪承载力及破坏机理.采用ANSYS通用分析软件,用APDL参数化程序编写命令流,建立了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结点的有限元模型.引入高强混凝土材料的本构关系,计算了型钢高强混凝土结点的受剪承载力. ...
薛建阳高翔赵鸿铁陈宗平
关键词:型钢高强混凝土受剪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文献传递
古建木结构榫卯连接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71
2006年
通过对典型榫卯连接的力学分析和模型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榫卯的半刚性连接特性和刚度退化的规律.试验得到榫卯连接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并拟合出了榫卯节点恢复力模型.将榫卯连接比拟为变刚度杆单元,理论推导了变刚度和相对柔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木结构的榫卯连接刚度随荷载变化而呈非线性变化,刚度在0.3062~23.6054之间变化.研究结果可为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和修缮加固提供理论基础.
姚侃赵鸿铁葛鸿鹏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木结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榫卯连接半刚性刚度退化
碳纤维布及扁钢加固古建筑榫卯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9
2008年
通过对2个严格按照宋代《营造法式》有关大木作要求制作的木构架模型及其分别用CFRP布和扁钢加固榫卯节点的构架模型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深入分析了加固前后木构架榫卯节点滞回性能、骨架曲线特性、延性、耗能、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从对试验结果分析看,榫卯节点采用CFRP布和扁钢加固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古建筑的抗震设计和加固提供理论依据。
于业栓薛建阳赵鸿铁
关键词:榫卯节点碳纤维布扁钢滞回曲线
型钢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及构造方法被引量:78
2002年
根据8个型钢混凝土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型钢混凝土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及刚度退化等力学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连接构造方法。
薛建阳赵鸿铁杨勇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延性刚度
型钢混凝土粘结损伤本构模型被引量:4
2005年
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损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其损伤机理很少有人研究。将概率引入损伤的定义 ,首次提出了基于概率统计的型钢混凝土粘结损伤本构模型 ;并用两个推出试验展现了型钢混凝土粘结损伤的发展演化过程。
李俊华赵鸿铁薛建阳杨勇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粘结本构模型概率统计
SRC-RC转换柱滞回性能与变形能力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通过12个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具有不同型钢延伸长度SRC-RC转换柱的抗震性能。具有不同型钢延伸长度的转换柱表现出不同的滞回性能和变形能力:随着型钢延伸长度的增加,强度衰减现象越发严重,滞回曲线向"捏拢"形发展;随着型钢延伸长度的增加,转换柱的极限侧移角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在延伸长度为0.6倍的柱高时达到最大值。所有试件的极限侧移角均超过0.02,满足相关规范的抗震要求,部分试件超过了0.03,表现出较好的抗倒塌能力。
伍凯薛建阳赵鸿铁刘义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转换层滞回性能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维修加固研究现状与展望
木材自身的缺陷以及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古建木结构的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建筑都亟待维修加固,而没有适合的加固材料和方法是古建木结构加固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对国内外古建木结构维修加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总结,包括木梁...
谢启芳赵鸿铁薛建阳
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轴压比限值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有限元数值积分法编写了型钢混凝土(SSC)异形柱轴压比限值的计算机程序,利用该程序可以计算任意荷载角、任意配钢形式的SSC异形柱的轴压比限值。对不同配钢形式、不同配钢率、不同截面尺寸、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荷载角作用下的SSC异形柱的轴压比限值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荷载角、配钢形式、截面尺寸对轴压比限值有明显影响;合理配钢的SSC异形柱的轴压比限值比钢筋混凝土(RC)异形柱有所提高;箍筋约束混凝土作用对轴压比限值有明显提高。
赵鸿铁陈宗平薛建阳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异形柱轴压比限值有限元数值分析
钢管混凝土粘结滑移问题综述分析被引量:36
2006年
钢管混凝土中钢管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和滑移性能是工程界较为关心的问题.着重分析了国内外钢管混凝土粘结强度的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和比较.对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及钢管混凝土粘结强度、粘结滑移本构关系中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为进一步研究粘结强度对钢管混凝土强度和变形能力的影响及钢管混凝土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康希良赵鸿铁薛建阳陈宗平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结构粘结强度粘结滑移
古建木构铺作层侧向刚度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8
2010年
通过对单铺作、两铺作、四铺作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枓栱侧向刚度的退化规律。试验得出了单铺作、两铺作、四铺作的力-位移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通过试验可以看出铺作层的变形是以水平滑移为主。摩擦滑移具有耗能、隔振作用,这也是古建筑木结构有着良好的抗震性能的重要因素。试验模型的滞回曲线呈平行四边形,滞回面积饱满。这说明铺作层具有良好的滞回耗能特性。铺作层的力学模型属于线性强化弹塑性模型。根据试验得出的恢复力模型反应了铺作层的恢复力特性及刚度变化规律,适应于同类木结构的静力传递和结构动力分析计算研究。
隋赵鸿铁薛建阳谢启芳刘义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刚度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