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宗平

作品数:453 被引量:1,876H指数:26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3篇期刊文章
  • 81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4篇建筑科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65篇混凝土
  • 145篇型钢
  • 130篇再生混凝土
  • 109篇型钢混凝土
  • 93篇钢管
  • 78篇载力
  • 78篇承载力
  • 69篇混凝土柱
  • 62篇异形柱
  • 62篇抗震
  • 54篇轴压
  • 53篇混凝土异形柱
  • 47篇高温后
  • 43篇承载力计算
  • 42篇高强
  • 41篇静力
  • 40篇受力
  • 40篇抗震性
  • 39篇静力试验
  • 38篇型钢混凝土异...

机构

  • 420篇广西大学
  • 106篇西安建筑科技...
  • 25篇广西科技大学
  • 17篇河南理工大学
  • 17篇教育部
  • 15篇广西交通职业...
  • 15篇南宁学院
  • 14篇同济大学
  • 10篇福州大学
  • 8篇国家电网公司
  • 7篇宁波大学
  • 7篇南京工业大学
  • 7篇苏州科技学院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5篇西南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3篇北部湾大学
  • 2篇广西电力工业...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2篇汕头大学

作者

  • 452篇陈宗平
  • 158篇薛建阳
  • 88篇陈宇良
  • 85篇苏益声
  • 80篇徐金俊
  • 49篇赵鸿铁
  • 30篇张向冈
  • 27篇柯晓军
  • 24篇周春恒
  • 20篇王妮
  • 17篇陈德钊
  • 12篇余兴国
  • 11篇许安邦
  • 11篇范杰
  • 11篇叶培欢
  • 9篇李军涛
  • 8篇钟铭
  • 8篇张士前
  • 8篇李卫宁
  • 8篇郑述芳

传媒

  • 45篇建筑结构学报
  • 38篇工业建筑
  • 35篇混凝土
  • 27篇土木工程学报
  • 25篇工程力学
  • 24篇广西大学学报...
  • 19篇建筑结构
  • 14篇应用基础与工...
  • 12篇实验力学
  • 9篇西安建筑科技...
  • 8篇应用力学学报
  • 8篇建筑材料学报
  • 7篇地震工程与工...
  • 7篇消防科学与技...
  • 6篇防灾减灾工程...
  • 5篇世界地震工程
  • 4篇振动与冲击
  • 4篇四川建筑科学...
  • 4篇复合材料学报
  • 4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25篇2023
  • 24篇2022
  • 24篇2021
  • 27篇2020
  • 17篇2019
  • 32篇2018
  • 18篇2017
  • 48篇2016
  • 42篇2015
  • 55篇2014
  • 47篇2013
  • 19篇2012
  • 7篇2011
  • 12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21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4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混凝土异形柱——型钢混凝土异形柱的概念体系初探被引量:26
2006年
针对型钢混凝土异形柱体系特点,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分析其特点及具有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并提出了若干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陈宗平张喜德苏益声赵鸿铁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异形柱
一种装配式的海洋工程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的海洋工程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由预制基础砼块、预制型钢砼柱、预制型钢砼梁、预制基础连梁和楼板组成,所述预制基础砼块置于地面上,所述预制基础连梁与预制基础砼块之间采用预埋螺栓连接,所述预制型钢砼...
陈宗平姚如胜经承贵刘祥
文献传递
方钢管螺旋筋复合约束混凝土轴压短柱破坏机理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为研究方钢管螺旋筋复合约束混凝土轴压短柱破坏机理,完成了12个试件的轴心受压试验。观察了试件外观破坏情况、核心混凝土破坏形态及螺旋筋失效模式,并分析了受力过程中螺旋筋、纵筋、方钢管的应力发展和内力分配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方钢管、螺旋筋、纵筋及核心混凝土四者能协同工作,各种材料强度均能充分发挥;螺旋筋在弹性受力阶段发挥的作用较小,不能延缓方钢管发生局部鼓曲,而主要在弹塑性及流塑阶段发挥约束作用,能显著提高轴压短柱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方钢管和螺旋筋对核心混凝土形成双重约束机制,当方钢管发生鼓曲后螺旋筋能有效补充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进而改善了方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约束不均匀的特性。
经承贵陈宗平周山崴徐金俊
关键词:螺旋筋约束混凝土轴心受压试验
型钢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滑移推出试验及其本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为研究型钢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对9个型钢高强混凝土试件进行推出试验,分别考虑混凝土强度、配箍率、保护层厚度和型钢锚固长度对型钢高强混凝土界面黏结性能的影响。观察试件的加载过程和裂缝发展形态,分析了试件破坏形态,得到试件加载端荷载-滑移曲线。通过分析沿型钢锚固方向应变和界面黏结应力的分布规律,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黏结应力计算式,并推导出荷载-滑移曲线关系表达式。讨论了影响界面滑移损伤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试件加载端荷载-滑移曲线走势基本相同;灰色关联理论能够较好地反映黏结应力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其中保护层厚度与黏结应力相关性最好;推导的黏结应力算式的计算精度能达到98%;提出的黏结应力-滑移的本构关系数学表达式拟合度较好;界面损伤发展程度与各影响因素关系紧密。
陈宗平应武挡
关键词:型钢高强混凝土黏结强度
内配PVC管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3根内配PVC管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和1根钢筋高强混凝土短柱的拟静力试验,揭示了内配PVC管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的破坏机理,分析了PVC管径高比和轴压比对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构件均发生剪切斜压破坏;与钢筋高强混凝土短柱相比,内配PVC管约束高强混凝土短柱的滞回曲线饱满,抗剪承载力提高,变形能力增强,能满足结构抗震的延性需求(μ≥3);当PVC管径高比D/h由0.375增至0.550时,构件的抗剪承载力增幅为1.49%,位移延性系数降幅为22.99%,建议PVC管径高比D/h控制在0.50左右;当轴压比n由0.25增至0.45时,构件的抗剪承载力提高了22.61%,位移延性系数降低了7.61%。
柯晓军陈宗平薛建阳苏益声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PVC管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受弯试验及承载力计算被引量:5
2014年
为揭示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SRRAC)梁的受弯破坏机理,以高温温度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变化参数对12个试件进行不同温度作用后(20,200,400,600℃)的静力单调加载试验,观察并获得不同温度后试件的外观变化以及受力破坏过程和形态,获取了荷载-挠度曲线、截面应变分布和极限荷载等重要信息,然后对各变化参数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弯破坏形态与常温下基本相同,表现为弯曲破坏、黏结破坏和斜压破坏三种。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仍具有较好的后期变形性能,但600℃高温后,梁抗弯承载力下降明显,且全再生混凝土梁承载力下降幅度最大。最后给出了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剩余抗弯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陈宗平郑巍薛建阳姚侃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型钢梁剩余承载力
配角钢骨架的T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角钢骨架的T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包括T形混凝土异形柱,T形混凝土异形柱内配置型钢,型钢由角钢通过钢缀件连接成为T形格构式空间角钢骨架。本发明解决柱肢端部沿肢宽方向配实腹钢端板的T形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施工时...
徐金俊陈宗平苏益声薛建阳李伊
文献传递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界面黏结失效的推出试验研究被引量:33
2013年
为研究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界面黏结的失效机理,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长径比为变化参数,设计了4组共15个圆钢管再生混凝土试件进行推出试验。通过试验获取了界面黏结的荷载-滑移曲线、黏结应变和黏结力分布规律。运用相关计算模型对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的黏结强度进行对比计算,回归得到圆钢管再生混凝土的黏结强度计算式。研究结果表明:加载端首先出现滑移,此后滑移发展至自由端;在加载初期和加载后期的圆钢管纵向应变分别呈负指数分布和线性分布;长径比较大试件的峰值荷载均大于长径比较小的试件;界面黏结损伤的发展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提前;界面埋置长度的增加有利于其黏结滑移能量耗散。
徐金俊陈宗平薛建阳苏益声
关键词:黏结强度耗能
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研究高温后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剪性能,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温度、混凝土强度等级3个变化参数,设计了17个试件进行不同高温后的静力加载试验。通过试验测试到不同高温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物理及力学性能指标,并观察了该类梁高温后的受力破坏过程及形态,获取了其极限承载力以及受力破坏全过程的荷载-挠度曲线等重要资料,并分析了各变化参数对高温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初始刚度、峰值荷载、延性系数及能量耗散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型钢再生混凝土梁的质量变轻、初始刚度和峰值荷载降低,延性系数、能量耗散值则先减小再增大。取代率对各力学性能指标影响不大。随着混凝土强度的增大,初始刚度和峰值荷载增大,延性系数变小,能量耗散值基本不变。
陈宗平王欢欢薛建阳陈宇良
关键词:高温取代率受剪性能
钢管再生混凝土轴压短柱受力性能的试验与理论分析被引量:56
2013年
为了研究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性能,以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和套箍指标为主要变化参数设计了22个试件进行轴压试验,观察了试件的受力全过程和破坏形态,获取了试件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分析了骨料替代率、套箍指标对其承载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破坏形态与普通钢管混凝土相似,再生粗骨料替代率对钢管再生混凝土影响不大,套箍指标对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影响明显。并分别用统一强度理论,套箍混凝土理论和叠加计算理论对试件的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统一强度理论和叠加计算理论计算值小于试验值,而套箍混凝土理论计算值略大于试验值,最后对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拟合分析,提出了试件的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研究结果可供钢管再生混凝土短柱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参考。
陈宗平张士前王妮薛建阳陈宝春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替代率套箍指标
共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