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亮

作品数:22 被引量:94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静脉
  • 6篇下肢
  • 4篇血栓
  • 3篇血管
  • 3篇血栓形成
  • 3篇术后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足
  • 3篇静脉血
  • 3篇并发
  • 2篇大隐静脉
  • 2篇导丝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硬化
  • 2篇动脉硬化闭塞
  • 2篇动脉硬化闭塞...
  • 2篇隐静脉
  • 2篇造影
  • 2篇造影术

机构

  • 2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赵亮
  • 15篇张杰
  • 10篇耿佩强
  • 3篇纪智礼
  • 2篇赵冬
  • 2篇杜亚丽
  • 2篇王金凤
  • 2篇谢海梅
  • 2篇张志鹏
  • 1篇彭如臣
  • 1篇王宇
  • 1篇蔡建华
  • 1篇高杰
  • 1篇林丽丽
  • 1篇吴伟伟

传媒

  • 6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 1篇中国血管外科...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2篇200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膜后良性畸胎瘤致内瘘一例
2011年
患者女,49岁,主因“上腹部疼痛2d”入院。患者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重,以左上腹部为著,伴左腰部放射,伴恶心、返酸,未呕吐,无发热、腹泻及便血等。
赵亮
关键词:良性畸胎瘤腹膜后上腹部疼痛内瘘持续性钝痛左腰部
可塑形射频导管在迂曲大隐静脉射频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可塑形射频导管在迂曲大隐静脉射频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21年1~12月我科对11例大隐静脉主干迂曲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利用Fcare可塑形射频导管通过迂曲大隐静脉主干进行热消融治疗,功率输出25 W,工作频率4 MHz。观察即刻技术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9例顺利完成手术,2例通过主干根部高位结扎的补救方法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例大腿穿刺点周围疼痛,1例皮下淤血,并发症发生率18.2%(2/11),症状均于1周内缓解,未出现水肿、静脉血栓、感染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1、6个月CEAP分级均为C0级1例,C1级8例,C2级2例,与术前(C3级1例,C3级6例,C5级4例)比较有明显改善(Z=-3.127,P=0.002)。术后1、6个月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分别为(3.9±0.5)、(1.1±0.5)分,显著低于术前(6.9±1.0)分(均P=0.000)。结论可塑形射频导管应用于迂曲大隐静脉的射频治疗可行,安全有效。
闫昌葆刘大方张杰耿佩强赵亮
运动训练综合康复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探究包含运动训练的综合康复对下肢动硬化脉闭塞症(PAD)支架植入患者术后血管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支架植入术后的老年PAD患者74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观察组采用包含运动训练的综合康复。观察并比较2组的术后血管功能[踝肱指数(ABI)、血管生存质量量表(VascuQOL)和跛行距离(DOC)]及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康复1年,2组ABI、VascuQOL和DOC指标值均显著高于同组康复前(P<0.05),而2组ABI、VascuQOL和DOC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和遵医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血管再狭窄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包含运动训练的综合康复方案能够有效改善老年PAD患者支架植入术后的血管功能和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杜亚丽吴伟伟张杰赵亮
关键词: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功能
孤立性自发性内脏动脉夹层1例
2020年
内脏动脉夹层按照病因可以分为主动脉夹层累及内脏动脉分支和自发性内脏动脉夹层[1]。主要包括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其中主动脉夹层导致者较常见[2],然而与主动脉夹层无关的,内脏动脉的孤立性自发夹层(spontaneous dissection of the splanchnic arteries,SDSA)较罕见的[1/3]。其中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夹层是最常见的[1]。
闫昌葆张杰耿佩强赵辉王艳阳刘大方顾纵横赵亮
关键词:心脏外科手术
限制性门腔分流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体会
2000年
纪智礼蔡建华赵亮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
血管外科临床教学难点与对策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相对于血管外科学的快速发展,血管外科临床教学总体滞后。本文总结分析血管外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回顾血管外科教学中的多种教学模式改革并总结其优缺点,进一步提出适合血管外科教学发展的策略方向。
赵辉赵亮张杰闫昌葆耿佩强王艳阳顾纵横刘大方耿一鹤
关键词:血管外科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晶体手术住院费用构成因子分析
目的:找出影响晶体手术住院费用的公因子,提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北京某三级综合医院2014年全年住院患者信息,使用BJ-DRGs平台,将其反馈的DRGs组为CB39(晶体手术)的555例患者对应的...
林丽丽赵亮尹超邦王金凤陈世景谢海梅
关键词:医院管理住院费用
双导丝球囊治疗股腘动脉病变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2019年
目的:评价双导丝球囊治疗股腘动脉病变的近期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中心股腘动脉病患者67例,随机分为双导丝球囊组(35例)及普通球囊组(32例)分别进行介入治疗。两组患者间性别比例、年龄、术前踝肱指数(ABI)、Rutherford分级2/3/4/5、病变长度、吸烟比例、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支架置入率,术后ABI增加值、卢瑟福分级改善率、再狭窄率、LLL及TRL。结果:双导丝球囊组支架置入率为62.9%低于普通球囊组的84.4%;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双导丝球囊组ABI增加值0.31(0.16,0.39)及卢瑟福分级改善率88.6%均高于普通球囊组,而再狭窄率17.1%、LLL 0.5(0.1,0.9)mm及TRL11.4%均低于普通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截肢率及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导丝球囊治疗股腘动脉病变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
闫昌葆张杰赵亮王艳阳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左髂静脉压迫并发急性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治疗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索包括抗凝、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机械性血栓清除、髂静脉球囊成形支架植入、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在治疗左髂静脉压迫并发急性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13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1例左髂静脉压迫并发急性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传统治疗方案组(抗凝或抗凝联合CDT组)、综合治疗方案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组患者的短期静脉通畅率评分、远期左股静脉近端瓣膜功能之间的差异,采用生存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组患者远期下肢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综合治疗方案组患者短期静脉通畅率评分高于传统治疗方案组(t=9.872,P<0.001)。综合治疗方案组PTS发生率低于传统治疗方案组(χ2=7.146,P=0.008)。综合治疗方案组左股静脉瓣膜功能优于传统治疗组(χ2=23.834,P<0.001)。结论抗凝基础上的包括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机械性血栓清除、髂静脉球囊成形支架植入、CDT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可有效减少左髂静脉压迫并发急性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远期下肢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张杰刘大方赵辉闫昌葆耿佩强王艳阳赵亮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血管成形术机械溶栓
左髂静脉压迫并发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综合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索左髂静脉压迫并发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治疗方案,并评价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我科收治32例左髂静脉压迫并发急性髂股静脉血栓患者。根据治疗效果将其分为Ⅰ到Ⅴ级。术后随访1,6,12个月和24个月行CTV。评估静脉血流通畅情况,支架断裂受压及通畅情况。根据Villalta评分标准评估血栓后综合征及分级。在综合治疗方案中,选择电话、门诊或住院进行血管超声及血管造影或者下肢CTV的方法进行随访,观察下肢深静脉通畅率,肢体肿胀情况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24个月,髂静脉支架通畅率为100%,其中3例为支架内附壁血栓,支架内血流仍通畅,术后下肢遗留轻度肿胀,均能耐受。术后左下肢肿胀症状均快速减轻或消失,造影显示左股静脉至髂静脉血栓基本完全消除,下肢血管CTV检查示:髂静脉支架均通畅,随访3~24个月临床疗效满意。32例患者术后均恢复静脉血流,治疗效果评价:Ⅰ级28例,Ⅱ级4例,无Ⅲ~Ⅴ级。所有患者术后下肢肿胀症状均缓解,无围手术期出血、肺栓塞等并发症及死亡。平均随访8个月(1~24个月),下肢静脉均血流通畅,无复发,3例患者于6个月后出现轻度血栓后综合征。结论: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明显增加减溶效果,缩短溶栓药物用量和使用时间,减少出血并发症,同时显著减少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率。
张杰赵亮王艳阳刘大方赵辉耿佩强闫昌葆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