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慧敏
- 作品数:60 被引量:18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Notch-1和Jagged-2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1年
- 目的研究先天性巨结肠症(HD)患儿各段肠管中Notch-1及Jagged-2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Notch-1及Jagged-2表达与HD发生的可能关系。方法选取2005-2010年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手术治疗的HD患儿结肠标本共30例.将HD患儿正常段肠管设为对照组.移行段及痉挛段肠管设为实验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blot及RT-PCR法观察Notch-1及Jagged-2在各肠段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示HD患儿正常段肠管的神经节细胞中有大量Notch-1及Jagged.2阳性细胞的表达.而在痉挛段肠管中没有这两种细胞的表达.移行段肠管中可见少量Notch-1及Jagged-2阳性细胞的表达。Westeinblot结果显示Notch-1和Jagged-2蛋白在痉挛段肠管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9±0.02和0.13±0.04.明显少于移行段肠管和正常段肠管(0.58±0.05和0.52±0.04;0.72±0.04和0.69±0.04)(P〈0.05)。RT—PCR结果显示,Notch-1及Jagged-2的mRNA水平与蛋白表达一致。结论HD患儿痉挛段肠管中Notch-1及Jagged-2的表达缺失可能与HD的发生有关。
- 贾慧敏韩秀芳白玉作王维林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症NOTCH-1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快速康复与系统化干预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及系统化干预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90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90例患者均按照干预的措施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5例。对照组患者的干预方法为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的干预方法为快速康复及系统化干预。生活质量调查采用SF-36,营养风险评分使用NRS2002。结果研究组的体能、体能影响、身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活动、心理健康及精神影响各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拔除胃管时间、拔腹腔引流管时间、拔尿管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排便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研究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及有营养风险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及系统化干预能够显著地提高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推广。
- 朱黎明贾慧敏
- 关键词:直肠癌快速康复生活质量
- 影响肝母细胞瘤儿童术后生存的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分析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诊治方案及经验,探讨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肝母细胞瘤患儿26例,均有完整的辅助检查资料。针对疾病不同分期采用化疗联合手术的个体化规范化治疗并完成随访。结果26例患儿中,男17例(65%),女9例(35%),平均年龄26个月,中位年龄16个月(5个月~12岁)。26例患儿死亡4例,中位随访时间43个月(8~88个月)。26例患儿中24例疾病初期AFP增高(92%),2例正常。病理学分型为胚胎型、小细胞未分化型和混合型患儿较胎儿型患儿生存率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母细胞瘤患儿高危组生存率明显低于极低危组、低危组和中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6例患儿初诊时LDH值为(525.7±475.39)U/L,最高值为2387U/L,最低值为158U/L,中位数为378U/L。ROC曲线示:准确性中等,分界值为389.5U/L(P=0.047),提示初诊LDH数值与预后具有相关性。结论监测血清AFP仍是判断肝母细胞瘤预后和复发的关键指标。血清LDH水平升高可能与肝母细胞瘤预后不良有关。肝母细胞瘤危险度分层与临床治疗决策及预后密切相关。
- 王大斌张可仞贾慧敏白玉作王维林杨中华
-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儿童预后
- 儿童腹部少见实体恶性肿瘤引发急腹症四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总结儿童腹部少见实体恶性肿瘤引发急腹症并施行急诊手术治疗的病例特点及相关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4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4例腹部恶性肿瘤引发急腹症患儿的病例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肿瘤特点、术后随访情况等,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儿(均为女性)来院时均有腹膜炎体征,全身症状可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完善检查后提示腹腔肿物,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回报:2例为胰腺体部和尾部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1例为横结肠系膜的胃肠道间质瘤,1例为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结论尽管儿童腹部实体恶性肿瘤发病率不高,但一旦自发破裂、出血或感染而出现急腹症表现时,会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早期行急诊手术为治疗首要原则。
- 曲媛梁星池周新张可仞王维林贾慧敏
-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胃肠道间质瘤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儿童急腹症
- CT在儿童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儿童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PNET)的CT表现,结合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例儿童(男∶女=2:4)pPNET的CT表现,6例均行CT平扫,其中4例又行增强检查。结果 :6例pPNET均为软组织肿物,2例位于胸壁,2例位于腹膜后,1例位于手掌背侧,1例位于骨盆。软组织pPNET多表现为较大的、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物,伴或不伴邻近的骨质破坏。肿物内密度不均匀,伴有囊变、坏死及分隔,增强后多呈不均匀强化。6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完整切除肿物,术后病理回报均考虑pPNET。结论:pPNET目前仍为少见病例,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要依靠病理组织检查及免疫组化,但CT检查在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来源、血供情况以及邻近组织有否受累等具有较明确的提示。在儿童中,当CT检查提示巨大的、界限不清的软组织肿物包含囊变、坏死及分隔时,应高度怀疑pPNET。HE染色镜下可见Homer-Wright菊形团结构,免疫组化染色肿瘤均表达CD99,更能进一步提示pPNET。
- 曲媛梁星池周新张可仞王维林贾慧敏
- 关键词:神经外胚瘤外周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lncRNA AC119762.8-201在乙烯硫脲诱导大鼠胚胎肛门直肠畸形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 2021年
- 目的验证lncRNA AC119762.8-201在乙烯硫脲(ethylene thiourea,ETU)诱导的大鼠胚胎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中的差异表达;研究干扰及过表达lncRNA AC119762.8-201后对大鼠小肠隐窝上皮细胞株(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 line,IEC-6)的细胞增殖、迁移(上皮-间质转换)及Wnt5a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体重250~300 g的健康成年未育的Wistar大鼠30只,其中雌鼠24只,雄鼠6只;雌雄大鼠按4∶1的比例于晚上合笼过夜,次日晨雌鼠做阴道涂片,在光镜下见到精子或阴道栓即确认已交配,当日为孕0 d(E0),选取明确受孕的18只雌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大鼠ETU-ARM致畸组(9只)和大鼠生理盐水对照组(9只)。孕10 d(E10)时,将大鼠ETU-ARM致畸组一次性灌胃注入1%ETU(125 mg/kg),大鼠生理盐水对照组灌入等量生理盐水。在孕16 d(E16)、17 d(E17)和19 d(E19),对两组孕鼠剖宫并取出胎鼠。无菌操作下,从大鼠ETU-ARM致畸组中共取得162只胎鼠,根据肉眼及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若胎鼠出现无尾或短尾畸形,且肛门与外界不相通,直肠末端与尿道之间有瘘管连通,则纳入胎鼠ARM组(简称ARM组),ARM组共122只致畸胎鼠,致畸率为75.31%(122/162);从大鼠生理盐水对照组取得141只胎鼠,胎鼠尾部均正常,无肛门直肠畸形,肛门与外界相通且直肠末端与尿道之间无瘘管连通,为胎鼠正常组(简称正常组)。解剖显微镜下,在无菌条件下取出ARM组和正常组胎鼠的直肠末端组织置于-80℃冰箱保存备用。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ficational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lncRNA AC119762.8-201的表达;提取IEC-6细胞质和细胞核RNA,通过qRT-PCR检测lncRNA AC119762.8-201在细胞中的定位;采用siRNA序列或过表达质粒转染的方法下调或上调IEC-6细胞中lncRNA AC119762.8-201的表达,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上皮-间�
- 戈舞刘丹曹正浓廉鹏沈苗苗贾慧敏
- 关键词:肛门直肠畸形长链非编码RNA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 Notch-1及Jagged-2基因在肛门直肠畸形大鼠直肠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检测Notch-1及Jagged-2基因在肛门直肠畸形(ARM)胎鼠直肠肠壁的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肠壁神经肌肉发育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正常与乙烯硫脲致畸的ARM胎鼠直肠末端组织Notch-1及Jagged-2蛋白的定位及定量表达,应用RT-PCR方法检测Notch-1及Jagged-2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 Notch-1/Jagged-2在正常大鼠胚胎直肠发育过程中,在肠壁肌间神经丛(MP)、肠壁平滑肌及黏膜层均有表达,随着胚胎发育,表达强度逐渐增强,胚胎晚期主要集中在肠壁平滑肌及神经丛处;ARM组E17~E21表达均较正常组减弱,E19~E21表达与正常组差异更为显著。正常胎鼠直肠末端壁内中Notch-1及Jagged-2总蛋白量及mRNA明显高于畸形组(P<0.05)。结论 Notch-1/Jagged-2基因在肛门直肠畸形的神经肌肉发育过程中表达下调,可能与其发育不良有一定关系。
- 贾慧敏王晓东陈青江张涛王维林
- 关键词:NOTCH通路肛门直肠畸形肠神经系统
- 胰腺乳头状囊实性肿瘤的病理与临床特点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胰腺乳头状囊性实性肿瘤(solid cystic papillary tumor,SCPT)的病理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小儿外科手术及病理确诊的8例患儿,同时分析同期在成人外科手术及病理确诊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男1例,女14例。10-20岁8例,20-30岁4例,30-40岁3例。平均年龄15.8岁,中位年龄16岁。该肿瘤多以腹胀、腹痛和腹部包块为首发症状,多数肿瘤位于胰头或胰尾。3例行肿瘤切除术,8例行远端胰腺切除术,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仅取病理行活检术。随访3个月-4年,15例患者生存至今,2例复发。镜下观察15例肿瘤均以实性区、囊性区及乳头状突起为其特征。α抗胰蛋白酶免疫组化阳性率100%(15/15),波形蛋白80%(12/1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53.3%(8/15)。15例均诊断为胰腺囊性实性乳头状瘤。结论:胰腺乳头状囊性实性肿瘤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和年轻妇女,组织病理来源不清,属低度恶性,具有良性临床病程,手术治愈率高,预后良好。
- 张可仞贾慧敏舒红邱芳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 环状RNAs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相关基因及通路的研究进展
- 2019年
-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ongenital 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s)是小儿外科常见消化道畸形之一,其发病率为1/(5000~1500)[1],产前诊断多难发现,大部分在新生儿期才可做出诊断。据统计,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2],且50%以上患儿常合并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及胃肠道畸形[3-4]。ARMs是由多个基因与数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支配肛门直肠形成过程中的任何基因或通路发生突变或异常都可能导致ARMs[5]。
- 刘丹贾慧敏
-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泌尿生殖系统消化道畸形新生儿期肛门直肠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与开胸治疗小儿纵膈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及护理
- 杨素梅贾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