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维林

作品数:249 被引量:844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2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4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1篇先天
  • 88篇先天性
  • 78篇肛门
  • 71篇直肠
  • 70篇畸形
  • 64篇肛门直肠
  • 57篇直肠畸形
  • 57篇肛门直肠畸形
  • 57篇肠畸形
  • 51篇结肠
  • 47篇巨结肠
  • 43篇儿童
  • 42篇先天性巨结肠
  • 40篇基因
  • 34篇小儿
  • 33篇外科
  • 28篇先天性肛门直...
  • 27篇术后
  • 23篇细胞
  • 20篇排便

机构

  • 248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市第一中...
  • 3篇中国协和医科...
  • 3篇吉林市儿童医...
  • 3篇北京市丰台区...
  • 2篇浙江省台州医...
  • 2篇沈阳市第四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辽宁大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作者

  • 248篇王维林
  • 79篇白玉作
  • 51篇袁正伟
  • 49篇高红
  • 47篇张志波
  • 37篇黄英
  • 32篇张树成
  • 32篇王大佳
  • 31篇王伟
  • 30篇贾慧敏
  • 17篇张可仞
  • 15篇张涛
  • 15篇曲日斌
  • 14篇苏朋俊
  • 12篇王练英
  • 11篇张海兰
  • 11篇王慧贞
  • 10篇吕良英
  • 10篇张世伟
  • 10篇李正

传媒

  • 93篇中华小儿外科...
  • 15篇中国医科大学...
  • 14篇临床小儿外科...
  • 11篇中国当代儿科...
  • 8篇中国实用儿科...
  • 8篇中国小儿急救...
  • 7篇中华胃肠外科...
  • 6篇中华普通外科...
  • 6篇国际儿科学杂...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小儿急救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实用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11篇2014
  • 10篇2013
  • 8篇2012
  • 14篇2011
  • 23篇2010
  • 17篇2009
  • 28篇2008
  • 15篇2007
  • 16篇2006
  • 15篇2005
  • 14篇2004
  • 11篇2003
  • 8篇2002
2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当代小儿外科青年医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5年
今年是中华医学会成立100周年,中华医学会的百年历史代表了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历程。我国小儿外科事业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老一辈小儿外科专家几十年的无私奉献,医学会的大力支持,为小儿外科的今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年医生承载着小儿外科的未来和希望,时代的进步也给青年医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快速成长,关系着小儿外科医学事业未来的发展,也是每个青年医生应该思考的问题。
王维林杨屹
关键词:小儿外科生面青年医生外科专家
Notch-1和Jagged-2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1年
目的研究先天性巨结肠症(HD)患儿各段肠管中Notch-1及Jagged-2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Notch-1及Jagged-2表达与HD发生的可能关系。方法选取2005-2010年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手术治疗的HD患儿结肠标本共30例.将HD患儿正常段肠管设为对照组.移行段及痉挛段肠管设为实验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blot及RT-PCR法观察Notch-1及Jagged-2在各肠段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示HD患儿正常段肠管的神经节细胞中有大量Notch-1及Jagged.2阳性细胞的表达.而在痉挛段肠管中没有这两种细胞的表达.移行段肠管中可见少量Notch-1及Jagged-2阳性细胞的表达。Westeinblot结果显示Notch-1和Jagged-2蛋白在痉挛段肠管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9±0.02和0.13±0.04.明显少于移行段肠管和正常段肠管(0.58±0.05和0.52±0.04;0.72±0.04和0.69±0.04)(P〈0.05)。RT—PCR结果显示,Notch-1及Jagged-2的mRNA水平与蛋白表达一致。结论HD患儿痉挛段肠管中Notch-1及Jagged-2的表达缺失可能与HD的发生有关。
贾慧敏韩秀芳白玉作王维林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症NOTCH-1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Wnt1、MyoD在正常及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大鼠胚胎盆底肌发育中表达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便功能障碍与盆底横纹肌的异常发育密切相关,然而ARMs盆底肌发育异常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已对骨骼肌的发育机制进行了初步阐述,生肌调节因子被认为在肌肉发育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目前认为Wnt、Shh、Bmp等对于生肌调节因子(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MRFs)都有影响,其中Wnt信号通路是激活giNs的重要因素;wnt经典信号通路和非经典信号通路(激酶依赖通路)都对MRFs的激活起着重要作用;也有研究表明,wnt信号可能通过参与染色质构象的改变而影响MRFs的活性。wnt信号对于生肌调节因子的调节作用,已从最初的单一的线性调节通路发展到目前的网络样调节通路,从而通过多种调节途径对胚胎期的肌发育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张世伟白玉作张涛张丹王大佳张树成王维林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异常发育盆底肌大鼠胚胎MYOD
结肠传输时间测定和直肠肛管测压在儿童便秘中的意义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 小儿便秘的病理生理基础目前尚不清楚,该文对结肠传输时间和直肠肛管测压在儿童便秘 中应用的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对28例便秘儿童(便秘组)和43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全胃肠传输时间 (TGITT)、左半结肠传输时间(LCTT)、右半结肠传输时间(RCTT)和直肠乙状结肠传输时间(RSTT)测定和直肠肛 管向量测压(包括肛管压力、向量容积和对称指数)。根据结肠传输时间是否超过对照组均值加两个标准差将28 例便秘儿童分为传输时间正常型便秘组和传输时间延长型便秘组。结果 便秘组儿童TGITT、LCTT和RSTT较对 照组均显著延长(92±56hvs29±8h,17±13hvs7±4h,62±29hvs13±6h)(P均<0.01),肛管最大收缩压显 著升高(216±44mmHgvs190±38mmHg)(P<0.05),对称指数显著降低(0.71±0.06vs0.84±0.08)(P< 0.05),两组RCTT正常。传输时间正常型便秘组和传输时间延长型便秘组儿童肛管最大压力、向量容积和对称指 数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便秘儿童的结肠传输功能和/或直肠肛管动力存在不同程度异常;无论结肠传输时间 正常与否,所有便秘患儿均应进行直肠肛管测压检查。
张树成王维林白玉作袁正伟
关键词:便秘结肠直肠胃肠传输时间测压儿童
重视小儿实验外科 提高临床研究水平被引量:9
2007年
小儿外科学研究包括临床研究、临床基础和基础性研究三种,前者以直接解决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为目的,基础性研究则侧重生命科学,以实验外科技术为主要手段,大多在实验室进行,需要可靠的动物模型、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精密的研究手段,为临床外科医生认识疾病、处理患儿和改进或创新术式提供启迪和依据,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基础、储备和支撑。小儿外科医生仅仅依靠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技术就能胜任外科临床工作的岁月已经成为过去。因此,重视小儿实验外科,提高临床研究水平是21世纪小儿外科发展的重要内容。
王维林
关键词:实验外科小儿临床外科医生外科临床工作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神经外胚层肿瘤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2010年
目的从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神经外胚层肿瘤(Central nervous system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 CNS-PNET)中分离并鉴定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方法应用无血清的干细胞培养基,分离CNS-PENT的细胞球细胞,应用二代细胞球形成分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以及不同亚群肿瘤细胞裸鼠颅内接种等方法,进行CSCs鉴定。结果2种CNS-PNET细胞在干细胞培养条件下均形成了细胞克隆球,部分细胞球细胞均表达了神经干细胞标记抗体Sox2和Nestin。原代细胞球在连续传代培养中均可形成2代细胞球,且也能表达Sox2和Nestin。在血清的刺激下细胞球细胞可分化为多种形态的细胞,分化细胞亚群免疫染色均为阳性。10。个CNS-PNET细胞球细胞在颅内接种后几乎全部裸鼠形成肿瘤,相反,同等数量的原代肿瘤细胞接种后未见肿瘤生长。结论使用无血清的干细胞培养条件可以简便快捷的培养并分离出CNS-PNET的悬浮细胞克隆球体,具备自我更新、多向分化、体内成瘤的基本特征,并能表达于细胞的标记抗体,可以作为理想的CSCS进行一系列的后续研究。
赵红宇蔡炜嵩金辉王维林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细胞分离
肛门直肠畸形大鼠盆底肌异常发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8年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s,ARM)是小儿外科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便秘和便失禁是ARM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盆底肌发育异常是影响ARM术后患儿排便的重要因素。本文综合PubMed以及中国知网上检索到的ARM大鼠盆底肌异常发育的文章,分别从分子生物学机制和当前的治疗进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描述,旨在理清ARM大鼠盆底肌异常发育机制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以帮助提高我们对于ARM发病机制的认识,促进治疗的临床转化。
耿园园王维林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肌卫星细胞细胞移植
形态发生因子与肛门直肠畸形
2009年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发病率约1/5000活婴,其病理改变除肛门直肠缺陷外,还常合并其他畸形,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复杂疾病,目前该病发生的分子学机制还不清楚。
张娟王维林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消化道畸形分子学机制病理改变复杂疾病
产时手术在治疗出生缺陷儿及改善其预后中的价值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 探讨产时手术在治疗出生缺陷儿及改善其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2008年8月至2009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母胎医学中心通过彩色三维多普勒超声(彩超)筛查出有胎儿出生缺陷(淋巴管瘤和脐膨出各3例,膈疝和腹裂各2例,骶尾部畸胎瘤1例)的11例病例,通过MRI检查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明确为可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先天性疾病.11例产妇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及产时手术治疗出生缺陷儿,其中将胎儿取出宫外不断脐带的产时胎儿手术3例(膈疝修补术2例、骶尾部畸胎瘤切除术1例);子宫外产时处理(EXIT)后行产房外科手术6例(腹裂和巨型脐膨出修补术各2例、颈部和面部淋巴管瘤切除术各1例);分娩后立即行产房外科手术2例(脐膨出修补术和胸壁淋巴管瘤切除术各1例).对产妇进行常规的产后复查.随访出生缺陷儿手术后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态.结果 (1)手术结果:11例产妇均行剖宫产术娩出胎儿行产时手术治疗.其中3例实施产时胎儿手术治疗,手术时间平均为89 min;6例先对胎儿实施EXIT,在保持胎儿胎盘循环的情况下完成气管插管,EXIT平均时间为5.5 min,然后切断脐带,实施新生儿产房外科手术治疗;2例实施单纯产房外科手术,平均时间为37 min.除重度膈疝新生儿术后3.5 h死亡外,其他10例出生缺陷儿术后均存活至今.11例产妇剖宫产术及出生缺陷儿手术的母体平均失血量为275 ml,11例产妇术后均无发热及感染征象,子宫复旧良好,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所有病例均未输血治疗,术后3~5 d出院.(2)随访结果:10例出生缺陷儿术后分别于1~18个月到我院儿科发育门诊随访,患儿体质量及身长等发育正常.其中,1例腹裂患儿术后1个月由于肠管旋转不良,喂养不耐受,体质量小于同龄婴儿,给予体位疗法治疗后,现喂养良好,体质量增加,术后4个月发育至正常水平.轻度
张志涛刘彩霞周阳子李秋玲王维林黄英陈卫民毛健
关键词:先天畸形外科手术预后
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经皮骶神经电刺激在治疗儿童常见排便障碍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介绍一种用于便秘,便失禁和特发性污便等儿童排便障碍的治疗方法,即:生物反馈疗法和骶神经电刺激的联合应用,分享154 例患者的治疗经验与体会.方法 154 例患者中,男性79 例,女性45 例,年龄范围4-28 岁....
张树成王维林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