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德安

作品数:56 被引量:221H指数: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2篇动脉
  • 27篇冠状
  • 25篇冠状动脉
  • 13篇心脏
  • 12篇介入
  • 11篇血管
  • 10篇桡动脉
  • 9篇心病
  • 9篇心肌
  • 9篇藜芦
  • 9篇介入治疗
  • 9篇冠心病
  • 9篇白藜芦醇
  • 8篇细胞
  • 8篇内皮
  • 6篇动脉介入治疗
  • 6篇动脉粥样硬化
  • 6篇经皮冠状动脉...
  • 6篇病变
  • 5篇手术

机构

  • 48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福建省立医院
  • 4篇北京市心肺血...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新汶矿业集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唐山市丰润区...

作者

  • 56篇贾德安
  • 45篇周玉杰
  • 31篇杨士伟
  • 28篇胡宾
  • 21篇赵迎新
  • 15篇刘宇扬
  • 14篇史冬梅
  • 14篇韩红亚
  • 10篇周志明
  • 9篇王志坚
  • 7篇朱鹏立
  • 6篇方哲
  • 6篇聂斌
  • 5篇沈阳辉
  • 5篇申华
  • 5篇余惠珍
  • 5篇葛海龙
  • 5篇王建龙
  • 5篇阮景明
  • 5篇马茜

传媒

  • 5篇心肺血管病杂...
  • 5篇中国介入心脏...
  • 5篇中国医药
  • 4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2篇中华高血压杂...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国外医学(老...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6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藜芦醇减轻内皮细胞损伤与活性氧的表达被引量:1
2009年
背景白藜芦醇是红葡萄酒中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最重要的物质,可通过其强大的抗炎作用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或sCD40L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活力和活性氧簇(ROS)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白藜芦醇(1~50μmol/L)预孵育2h后,加入TNF-α(10μg/L)或sCD40L(10μg/L)刺激4h。用MMT法检测各组内皮细胞的活力;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HUVEC内活性氧的表达。结果TNF-α和sCD40L均可损伤HUVEC,使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分别为对照组的32.7%和26.0%,P<0.05),ROS表达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3.4倍和4.9倍,P<0.05),而白藜芦醇(10、50μmol/L)可有效预防TNF-α和sCD40L对HUVEC的损伤(P<0.01)和抑制HUVEC内ROS的产生(P<0.01)。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HUVEC内ROS的产生,降低TNF-α或sCD40L对细胞的氧化损伤,发挥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沈阳辉朱鹏立贾德安阮景明余惠珍陈慧
关键词:白藜芦醇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活性氧簇
慢性肾脏病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高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高龄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成功行PCI术且完成随访的536例≥80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患者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2组:观察组eGFR<60 ml/(min·1.73 m^(2)),199例;对照组eGFR≥60 ml/(min·1.73 m^(2)),337例。eGFR<60 ml/(min·1.73 m^(2))定义为CKD。比较2组性别、年龄、合并症、冠心病家族史、既往史、心功能和应用药物情况等术前基线临床资料,以及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发生情况,分析CKD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年龄,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既往心肌梗死史、脑卒中史和左心室射血分数<50%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男性、血脂异常、冠心病家族史、PCI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史和应用药物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22±5)个月,观察组MACE、全因死亡、TVR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27.6%(55/199)比14.0%(47/337)、16.1%(32/199)比5.3%(18/337)、13.6%(27/199)比6.2%(21/337)](均P<0.05),2组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性别、年龄、合并症、冠心病家族史、既往史、心功能和应用药物情况后,CKD仍为接受PCI高龄冠心病患者术后发生MACE(比值比=1.517,95%置信区间:1.005~2.289,P=0.047)、全因死亡(比值比=2.094,95%置信区间:1.147~3.821,P=0.016)和TVR(比值比=2.098,95%置信区间:1.176~3.745,P=0.013)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不是发生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KD是行PCI术高龄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胡宾贾硕成万钧杨士伟贾德安翟光耀王建龙刘宇扬史冬梅周玉杰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慢性肾脏病
血管活性物质与桡动脉痉挛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桡动脉痉挛是经桡动脉介入诊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初步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和桡动脉痉挛的关系,为临床桡动脉痉挛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为仅接受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按照性别相同,年龄相差2岁以内进行1:2配对。痉挛的判断使用临床桡动脉痉挛的定义。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内皮素-1、前列环素、血栓素A2、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并多因素回归分析桡动脉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60例发生桡动脉痉挛的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配对入选120例未发生桡动脉痉挛的单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痉挛组和对照组中一氧化氮[(63.5875±21.2763)μmol/L比(55.6425±18.1542)μmol/L,F=7.442,P=0.351]和血栓素A2[(0.9768±0.1953)ng/ml比(0.7824±0.2051)ng/ml,F=1.058,P=0.284]浓度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内皮素-1[(298.5839±65.3291)ng/ml比(81.4391±20.4283)ng/ml,F=2.034,P<0.001]和去甲肾上腺素[(202.3721±38.3829)ng/ml比(56.4828±15.6025)ng/ml,F=39.267,P=0.005]高于对照组,前列环素[(8.8294±2.5322)pg/ml比(15.5430±4.8267)pg/ml,F=14.586,P=0.038]低于对照组。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内皮素-1(OR2.954,95%CI1.569~5.354,P=0.005)和去甲肾上腺素(OR4.642,95%CI2.619~8.332,P=0.018)是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的危险因素。结论内皮素-1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是术中桡动脉痉挛发生的危险因素。
贾德安周玉杰史冬梅赵迎新杨士伟刘晓丽胡宾
关键词:桡动脉痉挛内皮缩血管肽1去甲肾上腺素
白藜芦醇对内皮细胞CD40途径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内皮细胞CD40途径活化后CD40和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方法:白藜芦醇(10μmol/L)预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后,以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10μg/ml)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CD40分子的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E-选择素和CD40基因的转录。结果:sCD40L诱导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CD40基因的显著转录和表达(P均<0.01),白藜芦醇显著抑制E-选择素和CD40基因的转录和表达(P<0.05~<0.01)。结论:结果提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抑制CD40途径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沈阳辉朱鹏立贾德安阮景明余惠珍
关键词:白藜芦醇内皮细胞动脉硬化E选择素
冠状动脉斑块旋磨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术对不同年龄段老年钙化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严重钙化患者的年龄对冠状动脉旋磨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内旋磨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治疗的19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65岁组116例和<65岁组82例,比较两组旋磨治疗的基线特征、并发症、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因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及死亡。结果≥65岁组和<65岁组围术期合并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8.9%、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2)。两组患者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0)。结论冠状动脉内旋磨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老年冠心病严重钙化的效果及安全性,不受患者的年龄影响。
胡宾周玉杰贾德安秦政许晓晗杨士伟周志明
关键词:旋磨术药物洗脱支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种便携式医疗打孔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医疗打孔器,所述打孔器包括带有凹槽的底座和带有打孔头的手柄,所述凹槽设在底座的上表面,用于放置需要打孔的医疗导管;所述手柄前端的下表面安装至少一个打孔头,打孔头垂直向下,并与凹槽位置对应;所述底座的...
杨士伟周玉杰赵迎新王建龙高海贾德安胡宾
文献传递
t:白藜芦醇抑制可溶性CD40配体作用下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抑制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作用下对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佛波酯诱导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依次给予白藜芦醇和可溶性sCD40L孵育细胞,利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明胶酶谱法检测巨噬细胞内MMP-9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基因的转录、蛋白表达和酶活性.结果 给予sCD40L刺激后巨噬细胞内MMP-9基因转录增多(1.53±0.04与0.75±0.01,P〈0.05),蛋白分泌明显增加(244 930.8±31 268.6与192 976.8±20 223.1,P〈0.05) 白藜芦醇可抑制巨噬细胞MMP-9基因转录及蛋白分泌(P〈0.01),降低MMP-9酶活性(P〈0.05),升高巨噬细胞TIMP-1基因转录和蛋白分泌(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以抑制CD40途径活化的巨噬细胞内MMP-9的表达,调节MMP-9的活性,这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机制之一.
朱鹏立贾德安沈阳辉阮景明余惠珍陈慧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缬沙坦/氨氯地平或氨氯地平单药治疗高危高血压患者被引量:30
2013年
目的比较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对高危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与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开放标签、随机研究。初诊未服药的高危高血压患者324例随机接受缬沙坦/氨氯地平(V/A)或氨氯地平(Am)单药治疗。服药第4和第8周时进行门诊随访,根据血压情况调整用药。结果 161例患者被分入V/A组,163例患者被分入Am组。第4周随访,V/A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幅均明显超过Am组[收缩压降幅:(28.5±5.3)比(10.8±2.6)mmHg;舒张压降幅:(16.4±3.2)比(6.9±1.9)mmHg;均P<0.01];V/A组血压达标率高于Am组(60.9%比15.3%,P<0.01)。第8周随访,V/A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幅超过Am组[收缩压降幅:(32.3±5.8)比(17.4±3.1)mmHg;舒张压降幅:(17.5±3.3)比(10.1±2.2)mmHg;均P<0.01],V/A组血压达标率高于Am组(68.3%比39.9%,P<0.01)。不良反应记录显示,V/A组1例患者轻微咳嗽,Am组踝部水肿3例,头痛1例。结论对于高危高血压患者,与氨氯地平单药治疗相比,起始治疗使用缬沙坦/氨氯地平单片复方制剂降压效果更明显,血压达标率更高,且不良反应较小,耐受性好。
贾德安王志坚杨士伟方哲胡宾杨丽霞赵迎新周玉杰
关键词:氨氯地平高血压
白藜芦醇对血管内皮细胞CD40途径的影响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内皮细胞CD40途径活化后CD40和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自藜芦醇(10μmol/L)预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后,以sCD40L(10μg/ml)刺激,流式细胞术...
贾德安周玉杰朱鹏立阮景明沈阳辉俞兆希
文献传递
批阅三载 增删十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诞生记被引量:35
2010年
自2007年受卫生部政法司委托,拟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010年正式颁布,历时三年时间。标准制定过程中的所作修改不下十余次,其过程可谓是百转千回,至今历历在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发布的报告,心脏病目前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
周玉杰贾德安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诊断心肌梗死心血管病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