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翔
- 作品数:98 被引量:411H指数:19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中华大蟾蜍成体的两性异形和配偶的形态相关性
- 研究浙江淳安中华大蟾蜍成体的两性异形和配偶的形态学相关。雌性成体显著大于雄性成体。特定SUL的雌性个体的头长、头宽、前肢长和后肢长均显著大于雄性个体,其他局部特征无显著的两性差异。成体6个形态特征变量的主成分分析(Eig...
- 林植华计翔张军陈策丁先龙金银洁朱吉峰丁艺超
-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两性异形配偶选择
- 文献传递
- 浙江丽水中国石龙子卵孵化温度效应的进一步研究被引量:9
- 2003年
- 在 3个恒定温度 (2 4、 30、 32℃ )和 1个自然波动温度 (2 2 0~ 36 2℃ )下孵化中国石龙子 (Eu meceschinensis)卵。结果表明温度对孵化成功率和孵出幼体的疾跑速无影响 ,对孵化期有显著影响 ;2 4℃和波动温度下孵出幼体的湿重和躯干干重较大 ,剩余卵黄干重较小 (即卵黄利用率较高 ) ;32℃高温对幼体形态发育有负面影响 ,但卵在自然波动温度下 (包括短暂的高温相 )
- 陈雪君林植华计翔
- 关键词:中国石龙子幼体特征
- 一种多疣壁虎幼体性别的控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疣壁虎幼体性别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收集到的多疣壁虎卵的外观和颜色进行仔细检查,选择具有完整的易碎卵壳、颜色呈乳白色并微粉红的卵,排除未受精卵和已经具成形胚胎的卵;2)将符合要求的多疣壁虎卵放...
- 丁国骅计翔
- 文献传递
- 实验围栏内越冬眼镜蛇体温调节和低温耐受性的无线电遥测被引量:5
- 2002年
- 用SB 2T内置热敏无线电发射器、HOBO和TINYTALK数据记录块等电子设备研究实验室围栏内越冬眼镜蛇 (Najaatra)的体温调节和低温耐受性。围栏内总平均气温 (10 6℃ )与总平均巢温 (10 9℃ )无显著差异 ,但气温变化幅度 (- 2 0~ 37 4℃ )大于巢温变化幅度 (6 5~ 14 5℃ )。眼镜蛇体温变化幅度 (3 4~34 1℃ )介于气温和巢温的变化幅度之间 ,平均体温的个体间差异显著 ,总平均体温 (15 0℃ )大于平均气温和平均巢温。最低体温的平均值为 8 9℃ ,与经验估测的眼镜蛇低温耐受极限 (9 0℃ )相近。白天气温高于15℃时能见到巢外调温个体 ,其体温记录次数约占处于此条件下的个体总体温记录次数的 2 9%。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高于处于晚间和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 ,亦高于处于白天 15℃以上气温但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处于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低于晚间个体的体温。处于白天 15℃以上气温但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与处于晚间和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无显著差异。处于晚间和白天 15℃以下气温个体的体温与气温呈显著的正相关 ,表明眼镜蛇在低温和缺乏热斑块的环境中是体温调节的顺应者。气温高于 15℃时 ,进行巢外调温和不进行巢外调温个体的体温均与气温无关 ,表明眼镜蛇在气温?
- 计翔陈慧丽杜卫国朱炳全
- 关键词:体温调节无线电遥测
- 舟山眼镜蛇对光暗周期加热光源反应所导致的体温变化(英文)被引量:1
- 2005年
- 用 7条舟山眼镜蛇 (Najaatra)研究动物对光暗周期加热光源反应所导致的体温变化。设计两项实验 ,每项实验历时 9d。实验一光照期覆盖整个白天 ,实验二光照期覆盖整个晚上。眼镜蛇仅在加热光源开启期间进行体温调节 ,但光照期内任何阶段都未发现所有个体同时处于热活动状态。两项实验中热活动个体百分比的时间变化显著 ,实验二热活动个体百分比波动相对大于实验一。在加热光源开启期间 ,实验一热活动眼镜蛇的百分比总体上大于实验二。在两项实验中 ,热活动眼镜蛇体温的时间变化都不显著。实验一热活动眼镜蛇的体温高于实验二 ,而两项实验中不处于热活动状态的眼镜蛇的平均体温无显著差异。实验一热活动眼镜蛇 (31 1±0 8°C)选择的体温上限高于实验二眼镜蛇 (2 6 0± 0 9°C)。在两项实验的任何时间段内 ,眼镜蛇的体温都不低于环境温度。
- 林隆慧计翔陆洪良罗来高
- 关键词:眼镜蛇体温变化体温调节百分比光照
- 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与时空格局被引量:4
- 2022年
- 两栖动物因为其独特的习性和生活史,可作为评判环境质量的指示生物。为了解海南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现状和时空格局,共设置11条涵盖小溪、河流和农田3种生境类型的观测样线,于2018年4、6和8月分别进行调查,共记录两栖动物9种535只,隶属于1目5科7属,其中,记录到的海南特有种脆皮大头蛙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濒危(EN)等级,泽陆蛙为优势物种;各调查月份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但4月和6月两栖动物个体数量明显高于8月;不同生境类型物种多样性间存在显著差异,农田生境两栖动物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通过此次调查对鹦哥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现状和分布格局有了一定了解,并结合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当地两栖动物多样性保护提出相关建议。
- 陈君琼刘其则陈忠荫马文汉陈奕武杜宇林炽贤计翔
- 关键词: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
- 中国石龙子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被引量:8
- 2004年
-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中国石龙子附睾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顶体囊前部扁平、由皮质和髓质组成 ,穿孔器中度倾斜、顶端尖 ,穿孔器基板塞子状 ,细胞核长形 ,核内小管缺 ,核前电子透亮区小 ,核肩圆 ,核陷窝锥形。颈段具片层结构 ,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的长轴呈直角 ,9束外周致密纤维与远端中心粒相应的 9束三联微管相联 ,向后与轴丝相应的 9束双联微管相联 ,中央纤维与 2个中央单微管相联。中段短 ,多层膜结构缺 ,含有线状嵴的柱状线粒体 ,不规则卵状致密体组成不连续的环状结构 ,纤维鞘伸入中段 ,具终环。线粒体与环状结构的模式为 :rs1 /mi1 ,rs2 /mi2 ,rs3/mi3,rs4 /mi4。主段前面部分具薄的细胞质颗粒区。纤维 3和 8至主段前端消失。轴丝呈“9+2”型。中国石龙子精子超微结构具有塞子状的穿孔器基板、致密体形成不连续的环状结构和纤维鞘始于ms2等特征与巨石龙子群和蜓蜥 -胎生群不同。
- 张永普胡健饶计翔
- 关键词:中国石龙子石龙子科附睾精子超微结构
- 卵孵化温度对中国石龙子Plestiodon chinensis幼体个性的影响
- 动物的个性特征指的是同一物种动物在不同时间和环境下表现出一致的动物个体行为学差异,如动物的胆量特征已经被证实是可遗传的而且易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如捕食者压力)。然而,人们对动物发育早期阶段所处的环境对动物个性特征的影响还知...
- 李宏梁世媛年睿屈彦福计翔
- 关键词:中国石龙子孵化温度胆量
- 海南变色树蜥个体发育中形态和食性的变化被引量:19
- 2001年
- 研究变色树蜥 (Calotesversicolor)头、尾大小和食性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以及头、尾大小两性异形的个体发生。成体体长 (SVL)无显著的两性差异 ,两性异形主要表现为雄性个体有较大的头部 (头长和头宽 )和尾部。头、尾大小的两性异形在初生幼体就已存在 ,并随个体发育的进行变得更加显著。不同年龄组两性个体头长以及雌体头宽随SVL呈同速增长 ;雄性头宽随SVL呈异速增长 ,表现为雄性头宽的增长速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大。头、尾部的相对大小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显著的变化 ,初生幼体头部相对较大、尾部相对较小 ,这种形态特征是胚胎优先保证生态学意义更为显著的部分 (如头部 )生长的结果 ,有利于初生幼体的早期生存和生长。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变色树蜥摄入食物的种类及各种食物在摄入食物中所占的比例有一定程度的差别 ,因而食物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有一定程度的差别 ,然而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头部大小的两性异形能导致两性食物生态位的明显分离。
- 邱清波马小梅计翔
- 关键词:变色树蜥两性异形食性
- 以蛇类为模式动物研究有鳞类剩余卵黄的繁殖模式相关性
- 有鳞类爬行动物的胚胎发育可以在体外(卵生物种)或者母体内(卵胎生物种)完成,这两种不同繁殖模式的胚胎发育所需能源均来自于母体最初对每个卵细胞的卵黄分配。为了缓冲胚胎发育环境的不可预测性,母体通常分配较多的剩余卵黄给后代,...
- 吴延庆王雪霁屈彦福计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