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扬达
- 作品数:79 被引量:254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咽癌生物治疗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生物治疗(biotherapy)是手术、放疗和化疗后的第四类肿瘤治疗方法,有细胞生物治疗和非细胞生物治疗,该文对鼻咽癌生物治疗的临床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覃扬达司勇锋
- 关键词:鼻咽癌生物治疗
- 应用FQ-PCR技术测定鼻咽癌患者血浆EB病毒DNA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应用FQ-PCR技术测定鼻咽癌患者血浆中游离EB病毒DNA拷贝,探讨血浆EB病毒DNA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32例鼻咽癌患者,取其外周血样本,其中84例治疗前血样,48例治疗后血样(放疗或加化疗)。另收集60例健康血样作为正常对照。使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基因诊断中心提供(Cat.#DA-061)的EB病毒DNA-PCR试剂盒,测定鼻咽癌患者血浆中游离EB病毒DNA拷贝,阴性对照为空白PCR反应液,阳性对照为10~6、10~4、10~2拷贝/ul的阳性模板。结果鼻咽癌组治疗前84例样本,阳性率为67.86%,鼻咽癌组治疗后48例样本阳性率为35.42%,正常对照者30例样本阳性率仅为8.33%,鼻咽癌组治疗前血浆游离EB病毒D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11.497,P=0.001);鼻咽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血浆游离EB病毒DNA的阳性率比较,差异较显著(χ~2=6.782,P=0.018);鼻咽癌组治疗前血浆中游离EB病毒-DNA阳性率约是治疗后的2倍,差异显著(χ~2=6.271,P=0.023)。鼻咽癌组治疗前血浆游离EB病毒DNA拷贝中位数为522.0 copies/ml,治疗后中位数为0.0,对照组中位数为0.0,鼻咽癌组治疗前的血浆游离EB病毒DNA拷贝数显著高于治疗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350.0,P=0.029),而且与正常对照组拷贝数比较,差异亦显著(U=274.0,P=0.001)。Ⅰ~Ⅱ期患者的血浆游离EB病毒DNA水平显著低于Ⅲ~Ⅳ期患者(U=141.0,P=0.039)。N_0+N_1期患者的血浆EB病毒DNA水平显著低于N_2+N_3期患者(U=147.0,P=0.031)。结论 FQ-PCR技术具有快速、精确和高灵敏性的特点,比其它传统检测手段更实用。血浆EB病毒DNA的定量PCR分析对鼻咽癌的筛选检查具有应用价值。
- 李冰司勇锋覃扬达张政
- 关键词:FQ-PCR技术鼻咽癌EB病毒DNA定量分析
- 环杓关节脱位的病因及预防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麻醉后病人出现环杓关节脱位的病因。方法通过改进拔管时机避免环杓关节脱位,对照观察三组病人麻醉后出现环杓关节脱位的资料。结果习惯插管及拔管的对照组(第一组)行气管插管麻醉病人1061例,出现8例环杓关节脱位;改进插管操作的观察组(第二组)行气管插管麻醉病人1012例,出现9例环杓关节脱位;改进拔管时机观察组(第三组)做气管插管麻醉病人1328例,未出现环杓关节脱位。第三组与前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在全麻诱导和肌松状态下行气管插管麻醉的病人出现环杓关节脱位与在清醒状态下拔管有关。在病人喉部对刺激不敏感的状态下进行插管及拔管操作,可以有效避免环杓关节脱位。
- 覃扬达黄斌梁建平朱习平尹曼莉
- 关键词:环杓关节脱位病因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 鼻咽癌治疗前后EB病毒DNA载量的动态观察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通过研究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载量预测复发及远处转移的发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分子学指标。方法:对54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浆EBV DNA载量,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复查,评价其远期疗效,计算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血浆EBV DNA载量能较好地反映患者的临床特征;远处转移者治疗前血浆EBV DNA载量及治疗后EBV DNA检出率均高于持续缓解者(均P<0.05);以治疗前20 000copies/ml为界限,EBV DNA低载量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均高于高载量患者(P<0.01和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浆EBV DNA载量能一定程度地预测远处转移的发生。
- 王勇利司勇锋何宁覃扬达张政孙金杰杨涌
- 关键词:鼻咽肿瘤肿瘤转移EB病毒荧光定量PCR个体化治疗
- 侵皮的鼻咽癌颈部复发灶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 目的总结侵皮的鼻咽癌颈部复发灶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侵皮的鼻咽癌颈部复发灶的临床特点,所有病例均行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胸大肌血管肌皮瓣修复手术治疗,21例进行术后放化疗。
- 兰桂萍司勇锋覃扬达何宁张政黄波陆锦龙
- 咽旁颞下区巨大良性肿瘤手术入路的选择
- 2014年
- 目的:探讨咽旁颞下区巨大良性肿瘤的手术径路。方法17例巨大咽旁颞下区良性肿瘤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其中采用颈侧入路手术4例,上颌骨外旋入路3例(其中1例联合翼点双入路切除颅内肿瘤),鼻侧切入路2例,面中部翻揭入路1例,经鼻鼻内镜切除7例。结果17例患者咽旁颞下区肿瘤均完全切除,术后随访9~51个月无复发。术后出现腭瘘1例,误咽、吞咽困难1例,进行功能训练3个月后无改善而行喉全切除;溢泪1例,经鼻腔泪囊造孔术后治愈。结论手术是治疗咽旁颞下区巨大良性肿瘤安全和有效手段。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性质、部位和血供。
- 陆锦龙司勇锋覃扬达翁敬锦孙金杰
- 关键词:咽旁颞下区肿瘤侧颅底肿瘤手术入路
- 鼻息肉组织总IgE表达与IgE介导Ⅰ型变态反应的关系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es with nasal polyp,CRSWNP)伴鼻息肉患者鼻息肉组织中总IgE表达与IgE介导Ⅰ型变态反应的关系。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40例CRSWNP患者(CRSWNP组,其中合并变应性因素亚组和无变应性因素亚组各20例)的鼻息肉组织和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对照组)的中鼻甲组织中总IgE表达,并与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RSWNP组总IgE阳性细胞数为(14.65±3.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0±1.27)(P<0.01);合并变应性因素与无变应性因素患者间总IgE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SWNP组鼻窦CT的Lund-Mackay评分为(12.35±4.26),与IgE的表达呈正相关(r=0.464,P<0.05)。结论鼻息肉组织总IgE高表达参与CRSWNP的发病,其导致的局部炎症反应也许存在与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不同的作用途径。
- 何宁梁建平陈俊覃扬达张金桃韦海明
- 关键词:鼻息肉变态反应和免疫学免疫球蛋白E
-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被引量:1
- 2006年
- 司勇锋覃扬达陈世强兰桂萍黄波陆锦龙
- 睡眠障碍对中老年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睡眠障碍对中老年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纳入符合标准的315例NPC患者,其中睡眠障碍组42例,非睡眠障碍组273例。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生存曲线的比较,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睡眠障碍组复发/转移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40. 48%vs 26. 01%,P <0. 05)。3年总生存率非睡眠障碍组为87. 75%,睡眠障碍组为77. 59%(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治疗方式、放疗方式和睡眠情况是影响NPC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T分期、N分期和治疗方式是影响NPC患者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睡眠障碍是影响NP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睡眠障碍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干预。
- 翁敬锦韦嘉章李敏陆锦龙覃扬达江河瞿申红
- 关键词:鼻咽癌睡眠障碍预后
- 鼻咽癌放疗后诱发肉瘤单中心回顾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鼻咽癌在放射治疗后出现的头颈部放射性诱发肉瘤(radiation-induced sarcoma,RIS)的临床发病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2013年1月-2022年10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鼻咽癌RIS患者。描述其发生时间、发生部位、病理亚型、影像学特征及治疗结果,随访统计总生存期水平。结果本研究纳入10例患者,鼻咽癌和RIS之间的间隔时间为2~27年,RIS好发于鼻咽部,病理学类型以骨肉瘤为主。总体中位生存期18个月,联合化疗组中位生存期40个月,单纯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期12个月。1年及2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8%和36%。预后分析显示性别、发病年龄、放疗后肉瘤发生时间、治疗情况与临床预后无明确相关性,骨肉瘤较其他病理类型预后更差。结论RIS是鼻咽癌患者最严重的远期不良反应。RIS预后差,手术完全切除肿瘤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手术无法完全切除肿瘤的情况下,放疗或者化疗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 谢思芳张金桃覃扬达李敏兰桂萍王勇利黄波翁敬锦韦嘉章瞿申红
- 关键词:鼻咽肿瘤肉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