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淑云

作品数:132 被引量:541H指数:14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唐山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0篇灌注
  • 70篇再灌注
  • 66篇肢体
  • 62篇肢体缺血
  • 56篇缺血
  • 52篇灌注损伤
  • 47篇再灌注损伤
  • 42篇肢体缺血再灌...
  • 26篇内皮
  • 26篇大鼠肢体
  • 25篇牛磺
  • 25篇牛磺酸
  • 25篇磺酸
  • 23篇细胞
  • 20篇皮素
  • 20篇内皮素
  • 20篇大鼠肢体缺血...
  • 16篇休克
  • 16篇血管
  • 14篇凋亡

机构

  • 101篇华北煤炭医学...
  • 34篇北京医科大学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华北理工大学
  • 5篇唐山职业技术...
  • 4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武警医学院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兰州生物制品...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煤碳医学...
  • 1篇唐山中医医院

作者

  • 132篇董淑云
  • 111篇张连元
  • 57篇门秀丽
  • 33篇唐朝枢
  • 31篇赵利军
  • 25篇李宏杰
  • 19篇杨全会
  • 15篇苏静怡
  • 15篇汤健
  • 15篇张之玮
  • 15篇张一兵
  • 14篇孔小燕
  • 13篇张娜
  • 12篇王银环
  • 10篇赵琪
  • 10篇景有伶
  • 9篇段国贤
  • 9篇要瑞莉
  • 8篇彭军
  • 8篇胡永奇

传媒

  • 19篇华北煤炭医学...
  • 18篇中国应用生理...
  • 13篇中国病理生理...
  • 6篇中国药理学通...
  • 6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中华创伤杂志
  • 4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山东医药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生理学报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现代应用药学
  • 2篇Journa...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4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9篇2007
  • 10篇2006
  • 12篇2005
  • 9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10篇1996
  • 2篇1995
  • 5篇1994
  • 8篇1993
  • 13篇1992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牛磺酸对高血压和血管活性物质影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被引量:5
1994年
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大鼠腹主动脉狭窄和高盐摄入引起高血压的模型上,观察到口服牛磺酸治疗4周后能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和收缩压,42.2%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并能抑制EH患者和高血压大鼠血浆内皮素(ET)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的升高,增加高血压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主动脉组织中的牛磺酸含量。以上结果表明牛磺酸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伴有缩血管物质的降低和舒血管物质的增加,这为牛磺酸抗高血压辅助用药提供依据。
石湘芸赵云涛徐洪涛费宇行陈玉广孙鯤丁殿勋孙忠实杨晔董淑云牛大地吴建明唐朝枢汤健
关键词:高血压牛磺酸内皮素CGRP
牛磺酸在大鼠止血带休克后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大鼠止血带休克 (ToS)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大鼠止血带休克模型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 (control)、止血带休克组 (ToS)、牛磺酸 +止血带休克组 (Tau +ToS) ,分别测定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 ,肺系数 (LI)和肺通透指数 (LPI)以及肺组织黄嘌呤氧化酶 (XOD)、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过氧化氢酶 (CAT)及活性氧 (ROS)、组织Ca2 + 含量、丙二醛 (MDA)和髓过氧化物酶 (MPO)的含量 .结果 :po牛磺酸可有效地改善肺呼吸功能 [PaO2 (1 1 .7± 1 .6 )kPavs (8.5± 0 .7)kPa ,P <0 .0 1 ],降低自由基生成酶的活性[XOD (6 7± 7) μkat/gvs (79± 1 3) μkat/g;(76± 1 1 ) μkat/gvs(1 0 9± 2 6 ) μkat/g ,P <0 .0 5或 P <0 .0 1 ],增加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 [SOD (4 8± 8) μkat/gvs (2 0± 3) μkat/g;CAT (38± 8)vs (1 9± 6 ) μkat/g ;GSH PX (86± 2 ) μkat/gvs (2 3± 4 ) μkat/g,P <0 .0 1 ],抑制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发生 [MDA (1 0 8± 1 7)μmol/gvs (1 4 7± 2 3) μmol/g ,P <0 .0 5 ;(1 32± 1 3) μmol/gvs(1 5 1± 1 9) μmol/g ,P <0 .0 5 ],减轻组织水肿及中性粒细胞的聚集 [MPO (0 .0 1 7± 0 .0
门秀丽张连元董淑云张一兵赵利军杨全会要瑞莉
关键词:牛磺酸止血带休克自由基
肝素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肝素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LI/R)过程中肠系膜微循环的动态变化和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探讨肝素减轻LI/R损伤的可能机制,为LI/R损伤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采用本室常规方法复制大鼠LI/R模型,正常雄性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n=10):肝素组(H组)和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两组动物均于再灌注损伤后2h时动态观察肠系膜微血管管径、血流速度、白细胞黏附、白微栓及微血管壁的完整性(管周出血)等情况,同时测定各组动物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清中P-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值。结果:肠系膜微动、静脉管径扩张,血流速度减慢,微血管中大量白细胞贴壁、粘附,白微栓形成增多,与I/R组比较,H组大鼠肠系膜微动脉血流速度(AFV)和微静脉血流速度(VFV)显著下降(P<0.01);血浆黏度(ηp)、全血低切还原黏度(Lηre)、全血高切还原黏度(Hηre)、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血沉方程K值(ESRK)、红细胞刚性指数(TK)均显著下降(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EDI)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P-选择素、ICAM-1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肝素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P-选择素和ICAM-1的水平而改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全身微循环状态。
孔小燕宓士军赵霞董淑云王银环张娜门秀丽张连元
关键词:肠系膜微循环肝素血流变
山莨菪碱对实验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1993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临床常见危症,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发生机制尚未彻底阐明,近年来氧自由基与疾病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董淑云张连元景有伶杨秋张之玮郑俊国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山莨菪碱成人
内皮素-1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中的作用及BQ123的保护效应被引量:1
2006年
①目的探讨内皮素A(ETA)受体拮抗剂BQ123对其病理过程的保护机制。②方法实验用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缺血组(I),缺血再灌组(IR):包括IR 0.5、IR2、IR4、IR6、IR10小时5组,BQ123+IR4小时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浆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脑组织ET-1、MDA、XOD、SOD、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③结果LIR后血浆及脑组织ET-1含量增加,在IR4小时组达到最高,以后有所下降。脂质过氧化物MDA及LDH、CK和组织MPO增加,SOD活性降低,ET-1变化趋势能较好地反映组织的损伤性变化。给予ETA受体阻断剂BQ123后,血浆及脑组织中ET-1水平均下降,脑损伤减轻。④结论LIR后ET-1的增加可能是导致脑损伤发生重要因素,应用BQ123阻断其作用,可有效地减轻LIR所致的脑损伤。
胡永奇周洪霞段国贤李宏杰彭军董淑云门秀丽赵利军张连元
关键词:脑损伤后肢内皮素BQ123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管组织一氧化氮产生途径及其机制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血管组织一氧化氮(NO)产生的途径和机制。方法采用Rosenthal方法复制大鼠肢体I/R损伤模型。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和I/R组。分别测定血浆中、主动脉孵育液中NO-2含量和主动脉组织中cGMP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观察主动脉组织3H-L-精氨酸(3H-L-Arg)的含量。结果(1)I/R组大鼠血浆和主动脉条孵育液中NO-2明显增加,主动脉cGMP含量也增高;(2)I/R组大鼠血管总NOS(tNOS)活性增高,其中主要是诱导型NOS(iNOS)活性增加;(3)I/R时血管组织中3H-L-Arg的含量增多。结论肢体I/R后,血管组织L-Arg跨膜转运加强,iNOS活性增加,导致非内皮源性NO生成增多。
张连元董淑云张之玮姚兴海苏静怡唐朝枢
关键词: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L-精氨酸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聚精寡肽的EDRF样效应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根据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的研究进展,设计并合成聚2-精氨酸寡肽.离体和整体动物试验表明,L-Arg-Arg-OH产生期望的血管舒张作用,该作用不依赖于血管内皮细胞,并呈确切的量效依赖关系.L-Arg-Arg-OH的EDRF样效应为该类药物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优秀的光导化合物.
顾鸣镝彭师奇蒋秀荣郭雪清蔡孟深张力董淑云张连元唐朝枢
关键词:血管舒张
心得舒导向脂质体的实验治疗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以心得舒作为归巢装置导向脂质体分布于富含β受体的组织器官。结果表明,应用这种心得舒脂质体携载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有效地治疗异丙基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坏死。提示,受体配基作为归巢装置是增强脂质体特异靶向性的有效方法。
张灵芝陈岳祥宋良文董淑云汤健苏静怡唐朝枢
关键词:脂质体心得舒心肌缺血谷胱甘肽
赖氨酰氧化酶在2型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壁的表达
本文旨在观察赖氨酰氧化酶在2型糖尿病大鼠冠状动脉壁的表达,了解赖氨酰氧化酶在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作用。正常健康Wistar大鼠40只,220~250 g,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20),每日予以脂肪乳灌胃一次,20 ...
孔小燕董淑云门秀丽赵利军张连元
关键词:赖氨酰氧化酶2型糖尿病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
文献传递
原婚家庭高血压家庭聚集性研究
1997年
以74例高血压患者为先证者进行了家庭系调查。用3种方法估算了遗传度(h^2)。除组内相关法舒张压h^2为50.40%外,其他方法h^2均>62%。经检验,高血压患者在家系中的发生呈家庭聚集现象。提示在高血压家庭聚集性中,遗传因素比环境因素的作用相对更重要。
张之玮刘瑛张连元赵晓芬赵晓曦董淑云韩向午孙乃诚周洪荣曾宪敏
关键词:高血压遗传度家庭聚集性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