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宏杰

作品数:89 被引量:344H指数:10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8篇灌注
  • 36篇再灌注
  • 35篇缺血
  • 26篇肢体
  • 26篇肢体缺血
  • 24篇灌注损伤
  • 23篇细胞
  • 21篇再灌注损伤
  • 18篇肢体缺血再灌...
  • 16篇蛋白
  • 12篇大鼠肢体
  • 12篇大鼠肢体缺血...
  • 10篇肠缺血
  • 9篇脂质过氧化
  • 9篇生理学
  • 9篇过氧
  • 9篇过氧化
  • 8篇凋亡
  • 8篇动脉
  • 8篇脂质

机构

  • 57篇华北煤炭医学...
  • 28篇河北联合大学
  • 9篇唐山职业技术...
  • 9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武警医学院
  • 3篇承德医学院附...
  • 3篇河北联合大学...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唐山市人民医...
  • 1篇河北省煤矿卫...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东丽医院
  • 1篇唐山市协和医...

作者

  • 89篇李宏杰
  • 44篇张连元
  • 44篇门秀丽
  • 31篇孔小燕
  • 30篇赵利军
  • 25篇董淑云
  • 15篇景有伶
  • 14篇刘丽华
  • 13篇吴静
  • 11篇段国贤
  • 10篇李常颖
  • 9篇畅继武
  • 9篇胡永奇
  • 9篇张硕森
  • 9篇赵春秀
  • 8篇崔和勤
  • 8篇要瑞莉
  • 7篇彭军
  • 7篇章广玲
  • 6篇赵琪

传媒

  • 1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0篇华北煤炭医学...
  • 10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山东医药
  • 4篇陕西医学杂志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天津医药
  • 3篇中华劳动卫生...
  • 3篇承德医学院学...
  • 3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肿瘤学杂志

年份

  • 2篇2015
  • 6篇2014
  • 12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8篇2006
  • 1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主性拓展学习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3年
医学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医学生需要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自主性学习能力和超越课本的拓展学习能力。缺氧和休克是病理生理学中两个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但仅乏氧性缺氧和失血性休克被详细讨论,而其他类型的缺氧和休克也值得深入探讨。文章从缺氧和休克入手,探讨了自主性拓展学习在病理生理学教学工作中的实施方案,讨论了该教学法的优势,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解决方案。
吴静李宏杰赵利军孔小燕刘丽华门秀丽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教学方法自主性学习
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2
2013年
虚拟仿真实验系统是以计算机虚拟现实和数码仿真技术为核心,生物仿真引擎、处理因素数据库、虚拟环境界面等多种技术为支撑的虚拟现实系统。该系统主要是使实验者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运用各种虚拟实验器械和设备,对"实验动物或标本"进行虚拟操作,完成各种预定的实验项目,起到学习训练的作用,而且由于不受试验动物、试剂的制约,学生在预习、复习或拓展训练时采用虚拟实验比实时实验有更大的优越性,尤其是在比较抽象的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门秀丽赵利军孔小燕李宏杰吴静刘丽华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
内皮素-1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中的作用及BQ123的保护效应被引量:1
2006年
①目的探讨内皮素A(ETA)受体拮抗剂BQ123对其病理过程的保护机制。②方法实验用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缺血组(I),缺血再灌组(IR):包括IR 0.5、IR2、IR4、IR6、IR10小时5组,BQ123+IR4小时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浆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脑组织ET-1、MDA、XOD、SOD、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③结果LIR后血浆及脑组织ET-1含量增加,在IR4小时组达到最高,以后有所下降。脂质过氧化物MDA及LDH、CK和组织MPO增加,SOD活性降低,ET-1变化趋势能较好地反映组织的损伤性变化。给予ETA受体阻断剂BQ123后,血浆及脑组织中ET-1水平均下降,脑损伤减轻。④结论LIR后ET-1的增加可能是导致脑损伤发生重要因素,应用BQ123阻断其作用,可有效地减轻LIR所致的脑损伤。
胡永奇周洪霞段国贤李宏杰彭军董淑云门秀丽赵利军张连元
关键词:脑损伤后肢内皮素BQ123
蛋白激酶C在缺血预适应中的作用(综述)被引量:1
2006年
一、缺血预适应1.概念早在1936年,Hans Selye就发现动物在受到急性损伤后,机体会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神经内分泌反应,Selye将其称为STRESS(应激),并将应激反应的基本过程分为3期:警觉期、抵抗期、适应或衰竭期。在抵抗期中,动物对外来刺激的抵抗能力增强,即产生耐受现象,这是预适应概念产生的基础。此后许多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70年代提出“热耐受现象”(Thermotolerance);80年代提出“热休克反应”(Heat shockr espone)。
要瑞莉李宏杰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蛋白激酶C神经内分泌反应热休克反应HANS急性损伤
丹参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多器官水肿的预防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丹参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多器官水肿的预防作用。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丹参预处理组(SM组)。用橡皮带结扎动物双后肢根部4h,然后松解橡皮带恢复血流灌注4h制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SM组在再灌注前30min经尾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5mL/kg。手术取血处死动物,准确留取每只动物的心、肝、肾、肺、脑、肠及骨骼肌组织各1g。恒温烘干后称其干重并计算各标本的湿干重比值(W/D)。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光镜下观察各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LIR后各组织W/D均增加(P<0.05),血浆SOD活性降低,而XOD活性和MDA水平增加(P<0.05),镜下可见各组织出现结构紊乱、组织间隙增宽和炎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而SM组与I/R组比较,血浆SOD活性回升,而XOD活性和MDA水平降低(P<0.05),镜下组织病理学变化有所减轻。结论:LIR可导致多器官水肿,氧化应激是其重要机制之一。丹参可通过抗氧化发挥抗组织水肿的作用。
赵利军孔小燕门秀丽李宏杰吴静刘丽华张连元
关键词:丹参四肢水肿黄嘌呤氧化酶WISTAR
一种用于研究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模型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复制L-6TG大鼠肌母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模型。方法:将培养的L-6TG大鼠肌母细胞随机分为2组:①正常对照组(C组),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观测了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黄嘌呤氧化酶(XOD)、Ca2+含量的变化;采用MTT法检测线粒体的功能;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6TG大鼠肌母细胞IR4h后培养上清中LDH、细胞内XOD、Ca2+含量明显增加,细胞内SOD及线粒体呼吸功能明显降低,细胞严重受损,明显圆缩,并有脱落现象。结论:应用模拟缺血液和再灌液可成功复制L-6TG大鼠肌母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模型。
李宏杰章广玲张连元董淑云门秀丽
关键词:细胞培养
蛋白激酶C活化对L-6TG大鼠肌母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蛋白激酶C(PKC)活化对L-6TG大鼠肌母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L-6TG大鼠肌母细胞随机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C组);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③PMA+缺血/再灌注组(PMA组)。观测了细胞内SOD、XOD、Ca2+含量的变化;采用MTT法检测线粒体的功能;利用流式细胞仪和细胞DNA电泳结果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aspase-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合自动图像分析系统对其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蛋白激酶C活化可显著降低L-6TG大鼠肌母细胞I/R 4 h后细胞内XOD、Ca2+含量及凋亡细胞百分率,增加细胞内SOD活性及线粒体呼吸功能,DNA电泳无梯状条带出现,caspase-3的表达明显下调。结论:蛋白激酶C活化可明显减轻L-6TG大鼠肌母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细胞凋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损伤、调节细胞内钙稳态、减轻线粒体损伤、减少caspase-3表达有关。
李宏杰孔小燕张连元董淑云门秀丽赵利军
关键词:蛋白激酶C细胞凋亡
一种用于研究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模型
目的:复制L-6TG大鼠肌母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细胞模型。方法:将培养的L-6TG大鼠肌母细胞随机分为2组:①正常对照组(C组),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观测了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李宏杰章广玲张连元董淑云门秀丽
关键词:细胞培养
文献传递
中医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概况被引量:3
2014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属于中医“消渴目病”范畴,相当于中医学的“视瞻昏渺”、“萤星满目”、“血灌瞳仁”、“暴盲”等,《证治要诀》有“三消久之,精血既亏,
唐国芬王东华刘畅刘海英王瑞霞李宏杰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中药
肢体缺血再灌注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改变及其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被引量:9
2001年
目的和方法 :在家兔肢体缺血再灌注 (I/R)损伤模型上观察缺血预适应 (PC )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机理。结果 :家兔肢体I/R后RBC变形能力明显降低 ,PC可以减轻I/R引起RBC变形性的改变 ,即RBC最大变形指数 (DI) max、积分变形指数IDI与对照组相比都未见显著差异 ;并抑制脂质过氧化的发生。结论 :PC对家兔I/R红细胞膜有保护作用。
门秀丽张连元宋立川董淑云景有伶李宏杰赵琪
关键词: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红细胞变形性缺血预适应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