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扣麟

作品数:31 被引量:345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6篇基因
  • 10篇水稻
  • 9篇植株
  • 8篇外源
  • 7篇转基因
  • 7篇外源基因
  • 6篇原生质
  • 6篇原生质体
  • 6篇质体
  • 5篇叶肉
  • 4篇叶肉原生质体
  • 4篇植株再生
  • 4篇赤豆
  • 4篇大麦
  • 3篇转基因植株
  • 3篇绿苗
  • 3篇绿苗分化
  • 3篇马铃薯
  • 3篇基因工程
  • 3篇基因植株

机构

  • 29篇复旦大学
  • 4篇杭州大学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斯坦福大学

作者

  • 30篇葛扣麟
  • 27篇杨金水
  • 7篇王光清
  • 4篇徐明良
  • 4篇王蕴珠
  • 4篇袁妙葆
  • 4篇程宁辉
  • 4篇马伯军
  • 3篇高燕萍
  • 3篇黄培铭
  • 3篇谈家桢
  • 2篇严成其
  • 2篇王蓓
  • 2篇恩和巴雅尔
  • 2篇聂志平
  • 2篇胡容霞
  • 1篇张冬生
  • 1篇汪训明
  • 1篇黄健秋
  • 1篇叶建江

传媒

  • 7篇复旦学报(自...
  • 5篇上海农业学报
  • 3篇实验生物学报
  • 2篇Acta B...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遗传
  • 1篇自然杂志
  • 1篇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浙江师大学报...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华南植物学报

年份

  • 1篇1998
  • 4篇1997
  • 10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3
  • 3篇1992
  • 5篇1991
  • 2篇1989
  • 1篇1988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刀豆(Canavallia ensiformis)叶肉原生质体培养与植株再生被引量:3
1991年
用刀豆原生质体为材料,从培养分化开始,经过无菌苗的培养、酶解、原生质体分离、原生质体培养及愈伤组织培养五个阶段,长成完整植株,整个周期为217d。本文对整个培养过程中的条件作了详细探索和讨论。
严成其边自雄张冬生杨金水葛扣麟
关键词:刀豆豆科原生质体植株
含Gus基因的工程质粒转化马铃薯细胞
1992年
应用“三亲株杂交”法,将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NPT-Ⅱ基因)和β-葡糖苷酸酶(Gus)基因的双向质粒pBI121转移到根癌农杆菌LBA4404(内含mini-Ti质粒中),得到由mini-Ti质粒和pBI121组成的双元载体系统(LBA4404/pBI121).用类似叶盘转化的茎盘转化法,将农杆菌LBA4404*pBI121感染马铃薯无菌苗茎段.通过选择培养基筛选,获得具有K_M^R表型的愈伤组织,且能分化成芽.经Gus和NPT-Ⅱ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在抗性愈伤组织和再生芽中表达.
应燕如叶建江杨金水葛扣麟汪训明
关键词:质粒马铃薯GUS基因
水稻BT型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的酶切电泳带型被引量:14
1992年
采用加长组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有效地分辨水稻BT型不育系(寒丰A)和保持系(寒丰B)线粒体DNA HindⅢ,BamH Ⅰ和Sal Ⅰ酶切片段的数目和分子量。寒丰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DNA最小长度约300kb,无显著差异。用9个玉米和水稻线粒体基因探针与酶切条带杂交发现,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的相同大小酶切片段含有相似的顺序。两种mtDNA均存在rrn18S的重复顺序。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 HindⅢ,BamH Ⅰ和Sal Ⅰ酶切产生的相同片段分别为70%,64%和71%。
杨金水葛扣麟Virginia Walbot
关键词:水稻线粒体基因组酶切图谱
外源基因对水稻部分酶解小细胞团的转化研究(简报)
1991年
采用PEG法成功地将GUS及NPT-Ⅱ基因(质粒pBI 121)转入部分酶解的水稻小细胞团,获得表达,从而表明绕过原生质体,以部分酶解小细胞团作为水稻外源基因转化的另一种受体系统是切实可行的。由于细胞团易于操作,成活率高,对于某些原生质体培养特别困难的植物种属或基因型不失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杨金水葛扣麟王蕴珠王蓓谈家桢Nancy LecDouglas Testa
关键词:水稻基因转移
赤豆叶肉原生质体愈伤组织再生植株被引量:5
1989年
来源于赤豆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愈伤组织,在含有3mg/12,4—D和0.2mg/l6—BA的D_(2a)或MS培养基上扩增培养约3个月,随后,转移到含有0.1mg/lIAA、O.2mg/1NAA和5mg/16-BA或无生长素而含有1mg/1 6-BA的MS固体培养基上分化长出了嫩绿的小芽,但在前一培养基中分化出的小芽不能进一步发育。当在后一培养基中分化出的芽长至3—5厘米时,将其从愈伤组织上切下,转移至无激素的MS减半培养基,或含1mg/1IAA的MS固体培养基中,经过一星期的培养均诱导出了根,从而形成了完整的植株。
黄培铭葛扣麟
关键词:赤豆植株原生质体愈伤
玉米杂种一代与亲本基因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55
1996年
杂种优势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生物学现象,很久以来即被厂泛用于农业、畜牧业、园艺及水产等众多的生产领域.尽管杂种优势利用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人们对杂种优势机理的认识却始终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早在1910年Bruce即已提出显性互补学说用以解释杂种优势形成的原因,其后Shull等又提出超亲优势与显性上位作用理论进一步说明杂种优势产生的遗传机制,但是迄今为止,这些假设与学说大多仍停留在理论模型阶段,未能从实验上加以证实.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特别是对基因产物比较分析技术——差异展示法(differential display)的问世。
程宁辉杨金水高燕萍徐明良钱旻葛扣麟
关键词:基因表达杂种优势玉米杂种一代亲本
大麦遗传转化新技术的研究
1997年
利用大麦的愈伤组织小细胞团为受体,研究了使用PEG+电击法进行遗传转化的技术途径。作者认为:转化参数为PEG+1.5KV/cm电击是合适的,同时研究还表明转化前的一系列预处理对提高遗传转化效率是+分有效的。
马伯军袁妙葆王光清杨金水葛扣麟
关键词:大麦转基因
转基因水稻外植体的诱导和绿苗分化与酶带分析
1995年
本文对转报告基因水稻的种子、叶片、茎尖和处于不同发育期的幼穗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了最佳外植体的选择,摸索由外植体诱导而来的愈伤组织高频绿苗的再生,以及不同日龄的水稻愈伤组织过氧化物酶、脂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同工酶条带分布的差异与再生能力的关系。
严成其应成波毛根富庞立潮葛扣麟杨金水汪光清
关键词:绿苗分化
低压脉冲电泳介导的外源基因转化部分酶解的水稻小细胞团
1992年
开发了一类新型的低压脉冲电泳法介导外源基因进入水稻细胞的转化系统。本系统以水稻部分酶解小细胞团为受体,采用低压脉冲电泳推动质核DNA进入水稻细胞。以报告基因GUS酶活性为指标,借以测定转化了的水稻细胞。最佳的组合处理可以获得8.2%的转化频率。文中对低压脉冲电泳转移外源基因的条件亦作了讨论。
杨金水葛扣麟王蕴珠王蓓谈家桢
关键词:水稻外源基因育种技术
外源基因在绿豆、赤豆叶肉原生质体中的表达被引量:1
1991年
目前,高等植物遗传工程的飞速发展已经使将外源基因直接引入植物细胞或原生质体中成为可能。豆科植物因为其特有的固氮功能,一直是国内外植物生理学家热衷研究的对象。近些年来,许多科研工作者都在致力于建立一些有效的转化系统(如用PEG法、电击、
黄健秋葛扣麟杨金水
关键词:外源基因豆科植物转化受体PHASEOLU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