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玉颖

作品数:33 被引量:8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星形
  • 7篇星形胶质
  • 7篇细胞
  • 7篇胶质
  • 7篇儿童
  • 6篇电图
  • 6篇星形胶质细胞
  • 6篇增殖
  • 6篇脑电
  • 6篇脑电图
  • 6篇胶质细胞
  • 5篇氧糖剥夺
  • 5篇原代大鼠
  • 5篇缺血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5篇白血病抑制因...
  • 4篇缺氧
  • 4篇癫痫
  • 3篇新生大鼠

机构

  • 3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东北大学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儿童医院医学...

作者

  • 33篇范玉颖
  • 24篇王华
  • 17篇张俊梅
  • 5篇刘雪雁
  • 5篇赵晓春
  • 4篇赵桂锋
  • 3篇赵亚娟
  • 3篇刘波
  • 3篇周晓薇
  • 3篇于涛
  • 3篇杨凤华
  • 2篇孟琭
  • 2篇吴琼
  • 1篇李成
  • 1篇吴秀英
  • 1篇曹庆隽
  • 1篇顾敏
  • 1篇魏克伦
  • 1篇姚庆云
  • 1篇安平

传媒

  • 5篇解剖科学进展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的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制备EAE模型。在发病第1天应用立体定向侧脑室注射的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不同剂量BMSCs,分别为1×104个(组1),1×105个(组2),1×106个(组3),1×107个(组4)移植到EAE大鼠体内;对照组注射等量达氏修正伊氏培养基(DMEM)-12细胞培养液。每日观察记录神经功能评分,并于移植后14 d处死大鼠,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Bielschowsky银染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细胞移植后14 d,在神经功能评分方面,组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2较组1明显降低(P<0.05),组3较组2明显降低(P<0.05),组4与组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对照组脑白质区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在血管周围形成袖套样结构,并可见轴突损伤。组1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组2的病变程度和范围较组1减轻,组3较组2减轻,而组4较组3改变不明显。结论 BMSCs能改善EAE大鼠的症状,减轻脑组织的病理损害,其程度呈现移植细胞剂量依赖性。
张俊梅范玉颖王华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骨髓移植
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头部磁共振成像研究
2008年
目的了解小儿化脓性脑膜炎(化脑)不同分期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及动态变化,探讨MRI在化脑诊治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诊断的化脑患儿中,按头部MRI至少检查2次的标准,共选出9例患儿,对其临床资料及不同分期头部MRI成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头部MRI检查结果正常,5例头部MRI检查结果异常。依据不同分期头部MRI的动态变化诊断出脑梗死、脑软化、脑积水、硬膜下积液、硬膜下积脓及硬膜下与硬膜外出血等并发症及合并症。结论MRI不同分期表现能反映化脑患儿头部并发症情况,同时反映出上述病变的发展变化。化脑患儿临床病情轻重与头部MRI结果不平行,其病情严重度评价应结合临床表现及头部MRI等进行综合分析。
范玉颖张俊梅王华孙冬梅范国光冀旭
关键词: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磁共振成像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例
2006年
范玉颖陈丹毛健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新生儿甲状腺不肿大收缩期杂音眼球突出心脏听诊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267例合并脑积水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神经内科化脓性脑膜炎且年龄<14岁的267例患儿,收集符合入组标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资料均应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计收集267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其中脑积水的发生率为9.36%(25/267),在25例并发脑积水患儿中,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个月以内,从发病到确诊脑积水的时间多为1~4周。并发脑积水患儿中15例有明确病原学检查结果:大肠埃希菌6例、肺炎链球菌2例、葡萄球菌2例、B组溶血性链球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2例、李斯特菌1例。梗阻性脑积水占48%(12/25)。56%(14/25)的患儿经历了抗生素提早治疗方案。并发脑积水患儿预后:存活12例、死亡1例、失访12例。并发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包括:居住农村(OR:17.64;95%CI 1.23~252.86)、意识改变(OR:7.59;95%CI1.09~52.86)、首次脑脊液中蛋白>2 g/L(OR:177.02;95%CI 3.53~8866.51)、C反应蛋白>100mg/L(OR:52.29;95%CI 3.26~840.19)、初始治疗采用两种抗生素(OR:0.06;95%CI 0.01~0.62)、使用地塞米松(OR:149.47;95%CI 2.56~8713.78)以及入院前应用过抗生素(OR:36.28;95%CI 2.84~462.78)。结论脑积水是化脓性脑膜炎的严重并发症。严重的临床表现以及显著异常的实验室指标是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发生脑积水的重要预测因素。
霍亮姜春颖范玉颖高健王华
关键词:儿童化脓性脑膜炎脑积水
为七年制医学生搭建科研角色平台的实践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刚进入临床实习阶段(选择专业前)的七年制儿科班学生搭建科研角色平台,进行早期科研训练,实施新的培养计划,并对培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进入科研角色平台训练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综合评分高于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同期学生,选择专业后新培养计划下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搭建科研角色平台为加强七年制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范玉颖尚云晓胡瑜张慧杨妮顾敏
关键词:医学生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诊治被引量:4
2022年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S)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局灶性癫痫综合征。BECTS的发病涉及复杂多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呈多因素遗传模式。BECTS病程中可演变为BECTS变异型,二者均可合并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BECTS的治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进行个体化风险效益评估,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应重视早期识别诊断BECTS患儿共患认知功能损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BECTS儿童最常见的心理行为共患病。BECTS共患ADHD应尽早开始正规治疗。BECTS的临床诊疗依然存在困惑和挑战,文章介绍近年来该病诊治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为BECTS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范玉颖刘雪雁王华
关键词: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共患病
健康儿童睁闭眼不同状态下多频段大脑磁活动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健康儿童睁眼和闭眼不同状态下的多频段大脑磁活动特征。方法记录24名健康儿童睁眼和闭眼时的脑磁图数据。应用累积源成像方法,对大脑磁活动在多个频段进行分析,包括δ(1~4 Hz)、θ(4~8 Hz)、α(8~12 Hz)、β(12~30 Hz)、低γ(30~55 Hz)和高γ(65~90 Hz)频段。结果纳入研究24名,平均年龄(10.3±2.4)岁,男14名、女10名。闭眼状态组儿童的α和β频段脑磁源绝对强度较睁眼状态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睁眼状态组相比,闭眼状态组儿童α和β频段脑磁源相对强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闭眼状态组的δ、低γ和高γ频段脑磁源相对强度较睁眼状态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频段的脑磁源位置分布在睁、闭眼状态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大脑活动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发生显著变化。闭眼可以调节多种频率范围内的大脑生理活动。在脑磁图或脑电图的研究中,应考虑睁眼闭眼的基线条件差异。
范玉颖向敬刘雪雁王华
关键词:脑磁图睁眼闭眼
內源性白血病抑制因子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新生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新生大鼠脑组织内源性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并低氧(6%O2 4 h)处理建立3日龄Wistar大鼠缺氧缺血(HI)PVL模型。HI后1 d、3 d、7 d、14 d和28 d处死动物,应用Real-Time 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脑组织LI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方法检测LIF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共表达情况。结果 HI后1、3、7 d PVL组脑组织LIF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PVL组脑组织LIF蛋白表达量于HI后3 d达到高峰,明显高于同组其他时间点(P<0.01),随后降低。LIF mRNA的变化趋势与LIF蛋白一致。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显示LIF与GFAP存在共表达。结论 PVL新生大鼠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LIF mRNA与蛋白的表达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LIF可能参与了PVL病变的修复过程。
范玉颖于涛张俊梅王华赵桂锋刘波
关键词:白血病抑制因子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新生大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神经功能和病理改变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以豚鼠全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为抗原免疫Wistar大鼠,制备EAE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EAE模型组、假性治疗组及BMSCs治疗组。BMSCs治疗组在发病第1天应用立体定向侧脑室注射的方法将体外培养的BMSCs(1×106个)移植到EAE大鼠体内。每日观察记录神经功能评分,移植后14 d处死大鼠,应用HE染色及Bielschowsky银染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EAE模型组及假性治疗组相比,BMSCs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在EAE急性期,脑白质区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在血管周围形成袖套样结构,并可见轴突损伤。BMSCs治疗组病变程度和范围明显减轻。结论 BMSCs能改善EAE大鼠的症状,减轻脑组织的病理损害。
张俊梅范玉颖王华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骨髓祖代细胞
婴儿痉挛症成串痉挛发作期头皮脑电图高频振荡分析
范玉颖邓瑶张俊梅王华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