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华

作品数:304 被引量:1,085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47篇期刊文章
  • 5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70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6篇儿童
  • 68篇癫痫
  • 34篇细胞
  • 27篇神经系
  • 27篇神经系统
  • 26篇综合征
  • 25篇小儿
  • 25篇基因
  • 23篇患儿
  • 21篇蛋白
  • 21篇预后
  • 20篇婴儿
  • 19篇缺血
  • 19篇免疫
  • 19篇脑电
  • 18篇电图
  • 18篇脑电图
  • 17篇缺氧
  • 15篇影像
  • 15篇突变

机构

  • 30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0篇北京大学第一...
  • 8篇复旦大学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6篇中南大学
  • 4篇牡丹江医学院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深圳市儿童医...
  • 4篇生物化学教研...
  • 3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大庆油田总医...
  • 3篇武汉市儿童医...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郑州大学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山东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02篇王华
  • 31篇张俊梅
  • 24篇范玉颖
  • 23篇于涛
  • 18篇胡春辉
  • 16篇刘雪雁
  • 16篇杨凤华
  • 16篇吴琼
  • 15篇曹庆隽
  • 15篇周晓薇
  • 13篇李春
  • 13篇吴保敏
  • 11篇王龙飞
  • 10篇霍亮
  • 10篇吴琼
  • 8篇于一兵
  • 7篇蔡艳华
  • 7篇韩玉昆
  • 7篇姜玉武
  • 7篇孙丹

传媒

  • 48篇中国实用儿科...
  • 42篇中国小儿急救...
  • 3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5篇中国当代儿科...
  • 15篇第十五届全国...
  • 12篇小儿急救医学
  • 11篇第十四届全国...
  • 10篇实用儿科临床...
  • 10篇中华实用儿科...
  • 6篇卫生职业教育
  • 6篇中华儿科杂志
  • 5篇临床儿科杂志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实用药物与临...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新生儿科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4篇2022
  • 8篇2021
  • 15篇2020
  • 17篇2019
  • 10篇2018
  • 17篇2017
  • 16篇2016
  • 11篇2015
  • 10篇2014
  • 35篇2013
  • 15篇2012
  • 35篇2011
  • 8篇2010
  • 13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12篇2006
  • 6篇2005
3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春期癫痫女孩应用丙戊酸钠对垂体促性腺轴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青春期癫痫女孩由癫痫或丙戊酸钠单药治疗对垂体促性腺轴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组包括41个女性癫痫患者年龄8-14岁(23名初潮前,18名初潮后)。其中18名患者在纳入研究范围时已进行丙戊酸钠治疗为干预组,23名明...
蔡艳华王华
关键词:癫痫丙戊酸钠睾酮
文献传递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对儿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lectrical status epilepticus during sleep,ESES)的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患儿35例,其中初诊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儿19例(TLE组),初诊TLE伴ESES患儿16例(ESES组);同一时期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儿童21例(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间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口服抗癫痫药治疗无效的ESES患儿,共32例,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 d,通过治疗前后自身对比,探讨其疗效及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抗癫痫药治疗无效的ESES患儿病程越长,预后越差。与正常对照组相比,ESES组患儿NK细胞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LE组患儿相比,ESES组患儿IL-6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癫痫药治疗无效的ESES患儿,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外周血B淋巴细胞比例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比例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L-2、IL-4、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IL-6、IL-17、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中IL-6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脑电图棘波指数(SWI)明显下降,部分患儿生长发育及认知功能得到改善,所有患儿无严重感染、高血压、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与免疫指标变化的相关性在NK细胞(r=0.50,P<0.01)、B淋巴细胞(r=0.35,P=0.04)、IL-6(r=0.46,P=0.01)水平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为正相关。结论ESES患儿本身即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可能存在NK细胞过度失活及IL-6水平升高,先天性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在ESES的发病、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均起一定作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明显降低ESES患儿非快动眼期放电指数,作用机制可能主要与IL-6水平明显降低有关;也可能与重分布各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细胞分化,平衡各种�
李慧王华
关键词: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甲泼尼龙
小儿病毒性脑干脑炎九例临床分析
2005年
蒋英姿王华
关键词:小儿回顾性分析病毒感染生命中枢脑实质
额叶癫痫患儿发作期临床症状在癫痫源区定位中的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额叶癫痫患儿发作期临床症状在癫痫源区定位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神经内科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确诊的30例额叶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结果30例额叶癫痫患儿共监测到76次具有明确脑电图起源的临床发作,其中眶额区发作11次(14.5%),背外侧额区发作33次(43.4%),近中央额区发作32次(42.1%)。发作期患儿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眼偏转发作(47次,61.8%)、不对称强直发作(32次,42.1%)及怪异动作发作(29次,38.2%),相关性分析表明发作多提示癫痫源区位于背外侧额区与近中央额区,但在此两区域间发作发生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58、9.67、11.55,P均〉0.05)。发声、手足自动症及情绪症状多提示癫痫源区位于背外侧额区与眶额区;且情绪症状在两区域间的发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8,P〈0.001),提示情绪症状为眶额区特征性发作的临床表现。结论额叶癫痫患儿发作期临床症状在判断癫痫源区定位中具有一定意义,特别是情绪症状性发作,可以认为是眶额区的特征性发作,具有重要的定位诊断意义。
吴琼于涛王华
关键词:视频脑电图癫痫发作
不明原因早发性癫痫脑病62例临床特点及相关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早发性癫痫脑病(EOEE)患儿的临床表型特点,进行癫痫基因二代测序,寻找致病性突变。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62例不明原因EOEE患儿详细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应用疾病基因靶向二代测序技术进行癫痫基因测序分析,寻找可疑致病性突变,被证实的突变均用Sanger测序验证并明确突变的父母来源。结果62例不明原因EOEE患儿包括非特异性癫痫脑病37例(61%),婴儿痉挛症17例(27%),Dravet综合征6例(10%),大田原综合征1例(1%),早期肌阵挛脑病1例(1%)。17例婴儿痉挛症患儿未发现可疑致病突变。37例非特异性癫痫脑病患儿中,7例发现可疑致病突变,其中3例为PCDHl9基因错义突变,2例为CDKL5基因插入移码和剪切位点突变,1例为KCNQ2基因无义突变,1例为GRIN2A基因错义突变。1例KCNQ2基因无义突变患儿死亡。6例Dravet综合征患儿中,2例发现SCNIA基因插入移码突变(其中1例为新发突变),1例SCNlA基因错义突变,1例SCN9A基因错义突变,1例SCNlA基因合并SCN9A基因错义突变,突变位点在国际上均有相关报道。1例大田原综合征患儿发现STXBPl基因无义突变,为新发突变。1例早期肌阵挛脑病患儿未发现可疑致病突变。经治疗22例患儿癫痫控制,40例患儿癫痫未控制。结论不明原因EOEE患儿临床表型多样,国内发现致病基因SCNlA、SCN9A、STXBPl、PCDHl9、CDKL5、KCNQ2、GRIN2A基因与国际上已报道致病基因一致,部分基因突变为新发突变,SCN9A基因可能为Dravet综合征致病基因,KCNQ2基因无义突变可为致死性突变。
胡春辉王龙飞王华
关键词:DRAVET综合征婴儿痉挛症大田原综合征基因突变
额叶癫痫患儿发作期临床症状在癫痫源区定位中的意义
吴琼于涛王华
关键词:额叶癫痫视频脑电图
文献传递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第9讲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二)被引量:2
2006年
范国光王华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影像学诊断常见疾病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儿童淋巴组织
43例灰质异位儿童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灰质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儿科2009年至2012年8月门诊及住院部共43例灰质异位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43例灰质异位症中室管膜下型16例,皮质下型16例,板带型2例,混合型...
沈彦文王华
关键词:灰质异位症儿童患者影像学特征
小儿癫癎的免疫学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癫癎为儿科常见疾病。近年来,关于癫癎的免疫学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以体液免疫方面的报道多见。癫癎患儿体液免疫异常主要包括细胞因子、自身抗体及免疫球蛋白等因素的变化。抗癫癎药物治疗对癫癎患儿体液免疫功能也有影响。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可能减轻癫癎症状。随着癫癎免疫机制的进一步揭示,针对性免疫治疗将逐渐开展,为癫癎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王华郑广群
关键词:免疫丙种球蛋白儿童
HCN和Kv4通道在癫痫中的研究进展
2016年
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对于细胞的兴奋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HCN是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阳离子通道家族的简称,Kv4家族成员是海马神经元中产生瞬间外向钾电流的最主要成分,上述两个家族均为电压门控性离子通道。HCN通道及其介导的111电流可以影响细胞膜静息电位,控制神经元兴奋性、突触电位和突触传递,参与心脏起搏和某些神经元的节律性活动。瞬间外向钾电流(IA)是动作电位复极化早期外向钾离子电流的主要成分,主要调节突触的输入和动作电位的反向传播,Kv4通道可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研究表明两种通道的突变均可导致癫痫的发生。该文简要介绍HCN和Kv4通道的结构、分布、功能,并对两者在癫痫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李春王华
关键词:HCN瞬间外向钾电流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