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斌

作品数:5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抗氧化
  • 4篇抗氧化活性
  • 4篇活性
  • 2篇多糖
  • 2篇体外
  • 1篇靛玉红
  • 1篇动力学
  • 1篇玄参
  • 1篇乙酸
  • 1篇乙酸乙酯
  • 1篇乙酯
  • 1篇银花
  • 1篇原花青素
  • 1篇体外抗氧化
  • 1篇体外抗氧化活...
  • 1篇体外清除
  • 1篇葡萄皮
  • 1篇青黛
  • 1篇热力学
  • 1篇自由基

机构

  • 5篇吉首大学

作者

  • 5篇陈莉华
  • 5篇肖斌
  • 2篇谭林艳
  • 2篇龙进国
  • 2篇朱健
  • 2篇贺诚志
  • 1篇廖微
  • 1篇张俊生
  • 1篇王晓静
  • 1篇朱士龙
  • 1篇廖薇
  • 1篇吴孝涛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林产化学与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年份

  • 5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金樱子与葡萄皮中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从金樱子和葡萄皮中提取原花青素并进行纯化,比较了两种纯化液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亚硝酸盐(NO2-)体系的清除作用以及对油脂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0.5 g/L时,金樱子中原花青素对·OH、O2-.及NO2的清除率分别是98.32%、95.93%、96.39%,而葡萄皮中原花青素对.OH、O2-.及NO2-的清除率分别是42.21%、24.42%、38.51%,金樱子和葡萄皮中原花青素对植物油的过氧化值分别为0.098和0.103 mmol/kg,表明金樱子中的原花青素抗氧化效果均强于葡萄皮中的原花青素。
陈莉华谭林艳肖斌贺诚志朱健
关键词:金樱子葡萄皮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
节节草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被引量:24
2013年
从节节草中提取多糖并进行纯化,分别研究其多糖粗品及纯化品对.OH、O2-.、NO2-的清除作用和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并与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多糖对.OH、O2-.及NO2-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清除效果与多糖质量浓度均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节节草多糖粗品的清除能力强于纯化品,对油脂氧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两种多糖抗氧化效果均弱于VC。
张俊生陈莉华朱士龙吴孝涛肖斌
关键词:多糖抗氧化活性
玄参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3
2013年
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提取玄参多糖,通过脱脂、除色素、除脱蛋白、醇沉等步骤纯化得到部分纯化的玄参多糖,研究了部分纯化的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亚硝酸盐(NO_2^-)的清除作用和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并与抗坏血酸对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部分纯化的玄参多糖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以及亚硝酸盐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能力,清除效果与多糖浓度均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对油脂具有抗氧化作用,对植物油的抗氧化能力强于抗坏血酸。
陈莉华廖微肖斌龙进国
关键词:玄参多糖抗氧化活性
青黛中靛玉红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超声波辅助乙酸乙酯提取青黛中靛玉红,考察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对油脂氧化的抑制效果,并与柠檬酸和Vc作比较.用乙酸乙酯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0(g/mL),在40W超声功率、13kHz超声频率及250 W加热功率的条件下超声50min,提取率达到0.12%.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能增加植物油的抗氧化能力,相同条件下对油脂的抗氧化效果强于Vc、柠檬酸.
陈莉华王晓静廖薇肖斌谭林艳龙进国
关键词:超声波乙酸乙酯青黛靛玉红抗氧化活性
大孔吸附树脂对金银花叶茎藤总黄酮的吸附性能被引量:9
2013年
从金银花叶茎藤中提取总黄酮并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研究了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总黄酮的吸附及解吸附特性。结果表明,D-101树脂对金银花叶茎藤总黄酮分离纯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液黄酮浓度0.538 mg/mL,静置吸附时间80 min,料液比1∶5(g∶mL),pH 2,流速为2 mL/min,以60 mL 75%的乙醇溶液洗脱,黄酮解吸率为94.5%,纯化后黄酮纯度为84.5%,是粗提液黄酮含量(16.8%)的5倍。金银花叶茎藤总黄酮在D-101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热力学参数表明吸附过程为自发、放热过程,吸附动力学可用Pseudo-second-order模型较好地拟合,30℃时其表观吸附速率常数为1.034×10-2g/mg.min。
陈莉华肖斌贺诚志朱健
关键词:总黄酮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