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峰
- 作品数:68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重点资助项目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肝肾联合移植1例报告(英文)
- 2009年
- 对1例32岁的肝硬化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受体施行一期同种异体肝肾联合移植。供受体血型等组织配型相匹配,肝移植采用经典的原位移植技术,肾移植采用常规移植方法,将移植肾置于右髂窝。移植前予以赛尼哌行免疫诱导,移植后采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甲强龙三联疗法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受体移植后肝肾立即发挥作用,移植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移植肝肾功能恢复良好。提示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肝肾同时衰竭的有效方法,良好的组织配型、完善的移植技术、免疫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及移植后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是移植成功的关键。
- 罗文峰时军孟栋良李新长徐志丹龙成美
- 关键词:器官移植
- 围手术期不同营养方式对肝移植术后早期感染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不同营养方式对肝移植受者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寻找降低肝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合理营养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7年7月于江西省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行肝移植治疗的104例受者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PN)组(51例)和非TPN组(53例)。TPN组营养方式为术后第1天起经深静脉导管行TPN,连续7 d,术后第8至14天根据受者恢复情况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非TPN组营养方式为术后第1天肠外营养(PN),第2天起采取部分肠内营养(EN)加PN再逐步向完全肠内营养(TEN)过渡。监测术后2周内感染发生率及菌株分布情况,包括呼吸道(肺部)、腹腔、胆道、泌尿道、深静脉导管以及消化道等处细菌和真菌感染分布情况。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年龄和术前体质量,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受者原发病和术前营养状况等基线资料、术后2周内细菌和真菌感染发生率及不同部位细菌和真菌感染百分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肝移植受者性别、年龄、术前体质量、原发病、营养状况、Child-Pugh分级等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PN组和非TPN组术后2周内细菌和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47%(24/51)和34%(18/53)、25%(13/51)和11%(6/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032、0.041,P均<0.05)。TPN组和非TPN组深静脉导管细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0%(10/51)和2%(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76,P<0.05);消化道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2%(11/51)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79,P<0.05)。结论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EN加PN,再逐步向TEN过渡的营养方式,较TPN术后感染发生率更低。
- 丁利民李新长罗文峰黄小梅徐志丹
- 关键词:肝移植营养支持全胃肠外营养肠外营养肠内营养
-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应用(附17例报告)被引量:11
- 2004年
- 袁喜红周凯罗文峰厉鼎琦
- 关键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老年人腹股沟嵌顿疝手术方法
- 肝移植术后近期黄疸的病因分析与治疗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近期黄疸的病因与处理。方法:采用临床生化、肝穿剌活检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实施的25例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肝移植术后近期黄疸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25例肝移植受者术后1周内血总胆红素均进行性升高,2周左右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绝大多数4周内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25例肝移植受者中1例因原发性供肝无功能于术后14d死亡,1例因术后肝癌复发并全身转移于术后5个月死亡,其余受者术后近期黄疸临床均治愈。结论:肝移植术后近期黄疸的主要病因是供肝保存损伤,其次是急性排斥反应、药物性肝损害、感染、原发病复发、手术技术因素及胆道并发症、术前黄疸等原因。对术后近期黄疸首先要进行病因鉴别,而肝穿剌活检是最直接最可靠的诊断手段,针对其病因进行综合治疗,常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罗文峰时军徐志丹李新长龙成美
- 关键词:肝移植黄疸病因
-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移植56例报告
- 杨华罗文峰龙成美丁利民杨锦然张友福罗来邦李新长
- 儿童脑死亡供肝成人肝移植1例报告
- 目的:探讨脑死亡儿童供肝成人移植的临床可行性,总结1例脑死亡儿童供肝成人移植的临床体会。方法:受者为39岁女性,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供者为脑肿瘤脑死亡的8岁儿童,供肝采用快速联合脏器切取方法获得;...
- 时军罗文峰丁利民徐志丹王永刚李新长罗来邦龙成美
- 关键词:肝移植脑死亡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原位肝移植41例报告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肝动脉重建方式与肝动脉栓塞或吻合口出血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2007年11月完成的41例肝移植临床资料。供、受者动脉寻找到动脉主干与血管分叉处,剪开分叉处呈喇叭状,注意保护动脉内膜不受损伤。对供肝右肝动脉存在变异者作整形、重建4例,选择动脉内径较粗、内膜完整、口径相匹配的血管进行吻合。结果:1例肝移植术后第6天出现肝动脉吻合口出血,再次手术吻合口修补止血治愈;1例术后第8天肝动脉吻合口血栓形成,经DSA溶栓治疗后吻合口出血,再手术止血,最终死于肝衰竭及DIC;其余39例患者彩超证实未发生肝动脉栓塞或狭窄并存活。结论:肝动脉并发症的防治重点是吻合口的选择、变异血管的重建、操作精细、血管内膜完整、无张力吻合和适当地应用抗凝药物。
- 徐志丹时军王永刚罗文峰李新长罗来邦龙成美
- 关键词:肝移植肝动脉并发症
- 肝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随机对比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维持和改善肝移植术后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30例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1~7 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EN,每组各15例,各组营养支持均为等热量和等氮量。各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8天检测营养指标,测定术后每天氮平衡并计算累计氮平衡,统计术后感染及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术后第8天,EN组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显著高于PN组(P<0.05);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比较,EN组显著低于PN组(P<0.01);EN组的血糖水平及胆汁引流量显著优于PN组(P<0.05)。术后第4天起,患者每日氮平衡比较,EN组显著优于PN组(P<0.05);术后7 d累计氮平衡比较,EN组显著优于PN组(P<0.01)。术后早期感染比较,EN组显著低于PN组(P<0.05)。肛门排气时间和平均营养支持费用比较,EN组显著低于PN组(P<0.01)。EN组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PN组(P<0.05)。EN组无严重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的肠内营养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与PN相比,EN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移植肝的功能恢复,降低术后感染率和医疗费用。
- 周凯洪华章王俊罗文峰时军
- 关键词:肝移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 62例亲属活体供者术后围手术期安全的评估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供者术后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方法术前对62例供者的一般状况、重要脏器功能、配型、双肾功能和解剖学进行评估,除外糖尿病、高血压及传染病等。观察术前、术后第1、7天供者的肾功能、术后第1、7天尿常规及发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62例供者术前血肌酐平均为(63.26±13.82)μmol/L,术后第1、7天的血肌酐分别平均为(93.41±25.71)、(85.94±22.63)μmol/L,除3名供者的血肌酐稍高于正常值,余血肌酐均下降至正常范围。62例供者中,术后第1天出现蛋白尿24例,占38.6%;除1例于术后2周时正常外,均于第7天时复查正常。2例术中发生胸膜损伤,经适当处理痊愈。结论亲属活体供肾移植应重视供体安全,术前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全面的评估,术中操作规范,术后加强观察和护理,活体供者在围手术期是安全的。
- 龙成美李新长孟栋良徐志丹罗文峰王永刚罗来邦
- 关键词:肾移植亲属活体供者围手术期
-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围手术期尿路感染分析(附11例报道)
- 杨锦然龙成美杨华罗文峰丁利民张友福罗来邦李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