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丽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生物材料与仿生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理学更多>>
- 一种可促进成骨细胞黏附和生长的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材料被引量:4
- 2008年
- 用氨基封端聚乙二醇(H2N-PEG-NH2)对聚乳酸(PLA)进行了本体改性,通过FITC荧光标记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对材料的抗非特异性蛋白吸附性能进行了检测,在材料上体外培养Wistar大鼠成骨细胞,检测了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与聚乳酸相比,得到的产物聚乙二醇改性聚乳酸(PPLA)明显降低了对牛血清白蛋白的非特异性吸附,仅为PLA的37.3%,显著促进了成骨细胞的黏附和生长。由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可降解性、细胞相容性及可反应性,预计在组织工程和药物缓释中有潜在应用。
- 糜丽潘君赵明媚刘颖王彬王远亮
- 关键词:聚乳酸聚乙二醇细胞相容性
- 两亲性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胶束的制备及特性被引量:5
- 2010年
- 制备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PPLA)聚合物胶束,探讨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可行性和稳定性。溶剂挥发法制备PPLA胶束并对其表征。萘普生为模型药物,单因素考察了投药量、丙酮用量、加样顺序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PLA临界胶束质量浓度(CMC)低,为3×10-4g/L;胶束呈球形、平均粒径小于200nm;在室温、稀释、碱性条件下稳定;最佳载药条件为:材料与药物同时溶于丙酮后滴入水中、丙酮与水的体积比1∶10,萘普生与PPLA质量比0.8∶10,PPLA胶束质量浓度1.0g/L。37℃时载药胶束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可缓慢持续释放5d以上。结果证明,制备的聚乙二醇接枝改性聚乳酸聚合物胶束可用作疏水性药物的缓释给药载体。
- 张晓喜潘君严好糜丽江伟民任慧卿王润光
- 关键词:胶束自组装萘普生医药原料
- 抗非特异性蛋白吸附的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对成骨细胞黏附、生长和分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在前期成功合成聚乙二醇接枝的聚乳酸材料[poly(ethyleneglycol)graftpoly(D,L-lacticacid),PPLA]的基础上,以聚乳酸为对照,进一步考察该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方法:实验于2006-10在重庆大学生物材料与仿生工程实验室进行。①以FITC荧光标记牛血清白蛋白检测聚乳酸及自制的PPLA材料的抗非特异性蛋白吸附性能。②在体外聚乳酸和PPLA聚合物膜上培养Wistar新生鼠成骨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试细胞黏附和增殖情况,并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评价细胞分化程度。结果:①与聚乳酸相比,PPLA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吸附明显降低,仅为聚乳酸的37.3%。②与聚乳酸相比,在接种成骨细胞后,PPLA材料上的细胞黏附量更多,细胞数量更高;经过8d的培养后,PPLA材料上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聚乳酸。结论:与聚乳酸相比,PPLA材料具有更强的抗非特异性蛋白吸附作用,并能显著地促进细胞黏附、生长及分化,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
- 糜丽潘君赵明媚刘颖王彬王远亮
- 关键词:聚乳酸细胞相容性生物材料
- 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的自组装纳米微球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15
- 2008年
- 对制备的新型聚乙二醇(PEG)接枝聚乳酸(PLA)在水中的自组装性能进行研究,探讨其作为纳米药物载体的可行性和稳定性.目测法得到其溶解度为(2.16~4.32)×10-2mg·mL-1;荧光法得到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为1.12×10-3mg·mL-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该聚合物在水中的自组装聚集体为纳米级球形;动态激光光散射测试微球的粒径和Zeta电位发现,在微球的制备过程中,聚合物的亲/疏水性比例、水相介质及水溶液的pH值对它影响显著;而制备后,稀释和冷冻对它无显著影响,改变微球的环境pH值至酸性,出现聚集,至碱性无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该聚合物在水和磷酸钠盐缓冲液中可形成稳定的纳米微球,通过微球的制备条件和存在环境可控制其粒径和Zeta电位,因此根据应用需要,通过控制其粒径和Zeta电位,可能提高微球的在体血液循环时间并实现靶向缓释.
- 王彬潘君刘颖糜丽张廷秀
- 关键词:聚乳酸聚乙二醇接枝自组装纳米微球
- PPLA纳米微球的溶血率与粒径相关性研究
- 2013年
- 目的研究新型聚乙二醇接枝聚乳酸(PPLA)自组装纳米微球浓度、微球粒径对溶血率的影响。方法研究按照国家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ISO10993.1-1997和GB/T16886.1-2001标准和要求进行,采用透析法,用动态激光光散射仪(DLS)进行粒径及Zeta电位检测,制备不同浓度、不同行粒径的PPLA自组装纳米微球。就制备的纳米微球采用水浴法及测量540 nm处光密度值并计算出纳米微球的溶血率。结果随着微球浓度的增加,溶血率增加,粒径为960.8 nm的微球,在浓度为2.0 mg/mL时出现了轻度溶血;相同浓度(1.0 mg/mL或1.5 mg/mL)的微球,随着粒径(200~300 nm)的减小,溶血率增加,但都小于5%,可作注射用;在0.9%NaCl溶液中,PPLA纳米微球的临界溶血浓度为1.5~2.0 mg/mL,在此范围符合国家药物溶血标准。结论纳米药物的纳米效应对其临床应用存在负面影响,粒径在纳米微球的溶血及其他性能评价存在显著影响,相同浓度下,微球的粒径越大,溶血率越小。
- 肖伟王敏潘君刘超张廷秀王彬钟冬火张晓喜糜丽刘颖
- 关键词:纳米微球溶血粒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