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神山秀雄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日本原子力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2篇黄土
  • 2篇黄土包气带
  • 2篇包气带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调查
  • 1篇野外
  • 1篇野外试验
  • 1篇野外试验场
  • 1篇水分
  • 1篇水分运移
  • 1篇水文地质
  • 1篇水文地质调查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测定
  • 1篇浅层
  • 1篇含水量
  • 1篇核素迁移

机构

  • 3篇中国辐射防护...
  • 3篇日本原子力研...

作者

  • 3篇神山秀雄
  • 2篇马炳辉
  • 2篇郭择德
  • 1篇韩月琴
  • 1篇独仲德
  • 1篇王志明
  • 1篇胡遵素
  • 1篇马如维
  • 1篇李明香
  • 1篇樊耀国
  • 1篇程金茹
  • 1篇毛永
  • 1篇夏晓彬
  • 1篇金月如
  • 1篇张秀珍
  • 1篇赵英杰
  • 1篇刘锦峰
  • 1篇贾长在

传媒

  • 3篇辐射防护

年份

  • 3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黄土包气带中核素迁移的直接测定被引量:1
2000年
野外试验场核素迁移试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示踪核素投放后不同时间在试验坑取土样 ,测定不同深度处的核素比活度分布。本文介绍了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野外试验场包气带土壤中核素迁移而开发的直接测定方法 ,主要介绍测量原理、装置、刻度及部分测定结果。试验所用的示踪核素源层为布放在地表下 1m深处体积为 55mm× 6 mm的85Sr、13 4Cs、60 Co与黄土的混合物。直接测量装置包括测井用探头 [ 50 mm× 30 mm的 Na I(Tl)探测器及其铅屏蔽体 ]、探头升降及深度测读部分、数据获取系统和测井四部分。文中给出了在天然条件 (C坑 )和人工喷淋条件 (F坑 )下示踪核素投放后不同时间的85Sr的垂向活度分布曲线。试验结果表明 ,F坑中示踪核素投放后第 2 6 4天 85Sr峰位向下迁移了 5cm左右 ,第 4 30天已向下迁移了约 8cm;而在 C坑 ,在约 2年试验期内85Sr的峰位几乎仍在原处。本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上与采集土芯样测量的结果相符。
金月如马如维樊耀国郭择德张秀珍夏晓彬毛永韩月琴胡遵素神山秀雄下冈谦司
关键词:核素迁移土壤测定黄土包气带
黄土包气带水分运移的现场研究被引量:20
2000年
本文主要介绍在核素迁移试验现场进行的黄土包气带水分运移研究的方法和主要结果。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场建有一座 9.0 m深的负压计观测竖井和二个 2 8.0 m深的中子仪测管。分别采用 WM- 1型负压计系统和 IHiii型土壤中子水分仪测量黄土剖面的基质势和含水量。一组负压计和中子仪测管在天然条件下测量 ,连续观测 2年多 ,用于水分运移特征研究 ;另一组测量停止淹灌后的水分再分配过程 ,连续观测 7个月 ,用于非饱和渗透系数测定。结果表明 :(1)降雨入渗主要影响深度、蒸发影响深度在 1.0 m以上 ;(2 )水分运移可分为 4个带 :1.0 m深度以上为强交替带 ,含水量、水势和水势梯度随时间变化快、变幅大 ,液态水的运移比较明显 ;1.0~ 7.2 m深度上为含水量和水势随时间变化小的弱交替带 ,除黄土颗粒大小变化较大的深度处 ,一般来说 ,水势梯度方向单向向下 ,其中 :含水量和水势在 1.0~ 1.6 m深度上随时间变化较大 ,液态水的运移也比较明显 ;在 5.0~ 7.2 m深度上 ,水分变化很小 ,基本趋于稳定状态 ,液态水的运移很不明显 ,微弱的热水汽扩散显现出来 ;在 7.2~ 2 3.0 m深度上 ,含水量除在黄土 -古土壤 -钙质结核层组合交界处有变化外 ,其余则基本保持与黄土颗粒大小变化相对应的稳定状态 ,为水分运移的传递带 ;2 3.
李明香马炳辉刘锦峰贾长在郭择德王志明神山秀雄向井雅之下冈谦司
关键词:包气带含水量水分运移
野外试验场浅层水文地质调查被引量:9
2000年
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区域水文地质调研、试验场浅部含水层水文地质钻探试验、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和地下水水化学成分分析 ,给出了本院野外试验场浅部含水层的分布状况 ,包括各含水层的埋深、厚度、固相介质组成及相应的地下水动力学参数。
独仲德赵英杰马炳辉程金茹神山秀雄下冈谦司
关键词:水文地质调查野外试验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