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炳辉
- 作品数:53 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技术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几种主要建筑石材的放射性与居室辐射环境
- 1997年
- 本文论述了作为建筑石材的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的成因、用途和放射性核素含量,对其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及空气中的吸收剂量率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居室氧浓度含量不仅取决于建筑石材中氡母体的含量,而且还与氧的发射系数有关;指出氡的迁移服从气体运动定律,受气压、温度、重力、水流的影响,因此,可以采用合理的室内装饰有效地屏蔽建材的外照射率,限制氡的发射系数,配合良好的通风设施减小室内氡浓度,避免或减轻建材中放射性核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最后,为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合理开发天然石材资源,建议加强对天然石材放射性核素的监测与评价,控制超标石材的生产和使用。
- 吴继伟郭志明马炳辉
- 关键词:花岗岩石材建筑石材天然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水平大理岩外照射
- 核设施外环境中核素在动植物生态转移的现场实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设施外环境中核素在动植物生态转移的现场实验方法,涉及核设施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核场址外环境进行生态系统调查,确定动植物优势种;调查动植物转移参数背景资料;S2、选择代表...
- 韩宝华曹少飞冯青靓李建国马炳辉张超曹俏张晟于志翔乔新燕刘强强
- 一种模拟放射性核素降雪途径沉降的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放射性核素降雪途径沉降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受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的放射性降雪系统和辅助系统;所述放射性降雪系统包括位于低温降雪舱外的水箱、自循环冷却系统和投源系统,以及位于低温降雪舱内的喷淋系统;水箱中的...
- 王慧娟李建国马炳辉韩宝华张超曹少飞王学文
- 非人类物种辐射影响评价中植物的辐射剂量率估算
- 关于非人类物种辐射影响的评价,ICRP在91号报告中给出了"评价非人类物种电离辐射影响的框架",在此基础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起了比较成熟的方法。我国核设施所处环境不同,核环境管理要求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应当建立起自己...
- 王慧娟李建国韩宝华黄鹏马炳辉刘杰
- 关键词:植物电离辐射剂量率
- 文献传递
- 野外试验场浅层水文地质调查被引量:9
- 2000年
- 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区域水文地质调研、试验场浅部含水层水文地质钻探试验、地下水水位动态观测和地下水水化学成分分析 ,给出了本院野外试验场浅部含水层的分布状况 ,包括各含水层的埋深、厚度、固相介质组成及相应的地下水动力学参数。
- 独仲德赵英杰马炳辉程金茹神山秀雄下冈谦司
- 关键词:水文地质调查野外试验场
- 我国某核场址非人类物种辐射影响评价中陆生参考生物的选择
- 2009年
- 介绍了非人类物种辐射影响评价方法中参考生物的选择目的、准则等,选取了符合我国西南地区某核场址环境生态系统特征的多种陆生参考生物。参考动物包括鼠、鸟、蜜蜂,参考植物选取梧桐、柳杉、夹竹桃、荆条、野艾蒿,给出了上述各参考生物的生物学性状,为进一步评估其辐射剂量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最后给出此方面工作的建议。
- 韩宝华李建国马炳辉
- 我国南方某厂外环境非人类物种辐射剂量评价研究
- 本文针对我国南方某厂址外环境,选取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鸭子(旱鸭和水鸭)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作为参考生物,通过对上述生物的放射生态学调查,获得了相关的生物学特...
- 李建国韩宝华黄鹏耿莉马炳辉韩学垒尚红莲
- 文献传递
- 一种模拟放射性核素湿沉积的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放射性核素湿沉积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降雨人工气候室、和通过降雨系统布水管道与所述降雨人工气候室相连的污染水箱以及和所述降雨人工气候室电连接的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所述降雨人工气候室内包括降雨系统、温湿度...
- 韩宝华李建国马炳辉王慧娟曹少飞王学文张超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居民食物最大消费量的剂量估算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居民食物最大消费量的剂量估算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对核电站预设半径范围内的居民进行食谱调查,调查得到居民对各种食物的周消费量,计算得到居民对各种食物的年消费量;S2、对个人的食物年消费量进行升序...
- 韩宝华郭书扬张超曹少飞王慧娟张晟马炳辉王学文
- 文献传递
- 黄土包气带水分运移的现场研究被引量:20
- 2000年
- 本文主要介绍在核素迁移试验现场进行的黄土包气带水分运移研究的方法和主要结果。包气带水分运移试验场建有一座 9.0 m深的负压计观测竖井和二个 2 8.0 m深的中子仪测管。分别采用 WM- 1型负压计系统和 IHiii型土壤中子水分仪测量黄土剖面的基质势和含水量。一组负压计和中子仪测管在天然条件下测量 ,连续观测 2年多 ,用于水分运移特征研究 ;另一组测量停止淹灌后的水分再分配过程 ,连续观测 7个月 ,用于非饱和渗透系数测定。结果表明 :(1)降雨入渗主要影响深度、蒸发影响深度在 1.0 m以上 ;(2 )水分运移可分为 4个带 :1.0 m深度以上为强交替带 ,含水量、水势和水势梯度随时间变化快、变幅大 ,液态水的运移比较明显 ;1.0~ 7.2 m深度上为含水量和水势随时间变化小的弱交替带 ,除黄土颗粒大小变化较大的深度处 ,一般来说 ,水势梯度方向单向向下 ,其中 :含水量和水势在 1.0~ 1.6 m深度上随时间变化较大 ,液态水的运移也比较明显 ;在 5.0~ 7.2 m深度上 ,水分变化很小 ,基本趋于稳定状态 ,液态水的运移很不明显 ,微弱的热水汽扩散显现出来 ;在 7.2~ 2 3.0 m深度上 ,含水量除在黄土 -古土壤 -钙质结核层组合交界处有变化外 ,其余则基本保持与黄土颗粒大小变化相对应的稳定状态 ,为水分运移的传递带 ;2 3.
- 李明香马炳辉刘锦峰贾长在郭择德王志明神山秀雄向井雅之下冈谦司
- 关键词:包气带含水量水分运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