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人炳

作品数:97 被引量:1,153H指数:2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6篇经济管理
  • 78篇社会学
  • 7篇文化科学
  • 4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人口
  • 13篇农村
  • 12篇计划生育
  • 11篇性别比
  • 11篇教育
  • 10篇养老
  • 8篇农民
  • 8篇出生性别
  • 8篇出生性别比
  • 7篇生育
  • 7篇生育率
  • 7篇生育行为
  • 7篇流动人口
  • 7篇老龄化
  • 7篇婚姻
  • 6篇老年照料
  • 5篇人口控制
  • 5篇农民工
  • 5篇民工
  • 5篇计划生育工作

机构

  • 6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7篇湖北大学
  • 7篇中国人民大学
  • 5篇中南财经政法...
  • 4篇四川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95篇石人炳
  • 8篇熊波
  • 6篇陈宁
  • 5篇严梅福
  • 3篇罗艳
  • 2篇王俊
  • 2篇李明
  • 2篇诸晓玲
  • 1篇陈宁
  • 1篇林丛
  • 1篇宋涛
  • 1篇胡仕勇
  • 1篇赵二影
  • 1篇江丽娜
  • 1篇章洵
  • 1篇薛君
  • 1篇石玲
  • 1篇李欣欣
  • 1篇熊波
  • 1篇郭轩宇

传媒

  • 13篇人口学刊
  • 13篇人口研究
  • 8篇人口与经济
  • 8篇南方人口
  • 7篇湖北大学学报...
  • 5篇人口与发展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国人口科学
  • 2篇比较教育研究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市场与人口分...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外国教育研究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决策与信息
  • 1篇西北人口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社会学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对农村老年照料危机——从“家庭支持”到“支持家庭”被引量:13
2013年
人口普查数据和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表明,在人口老龄化的同时,我国残疾老人不仅数量迅速增加,而且占全部残疾人口的比例升高,这预示老年照料需求迅速增加。与此同时,由于福利模式、市场模式等老年照料模式发展的不足,亲情模式的不断弱化,农村老年人照料需求得不到满足,老年照料面临严重危机。建议通过政府或村民自治组织主导实施"支持支持者计划"、"困难家庭养老支持计划"、"老年照料市场培育计划"和"互助邻里计划",实现从"家庭支持"向"支持家庭"的转变,以应对农村老年照料危机。
石人炳宋涛
关键词:老龄化老年照料家庭支持
虚拟养老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探被引量:15
2016年
虚拟养老院是信息技术打造的居家养老服务的升级版,成为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解决老年人养老服务问题的新方法。本研究首先对虚拟养老院进行概念界定,在居家养老服务没有统一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情况下,借鉴经典的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理论和方法,结合虚拟养老院的特点,对SERVQUAL模型中的五大维度和具体指标进行调整和适用性修改,探索虚拟养老院中信息服务中心和服务提供机构的服务质量维度和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从重要性评价和服务质量表现评价两个方面运用新的维度和指标,最终形成对虚拟养老院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虚拟养老院服务质量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罗艳石人炳
关键词:虚拟养老院养老服务
'单独二孩政策'的人口学影响及计划生育工作应对
本文阐述了“单独二孩政策”的影响和“单独二孩政策”对生育数或生育率影响的特点。政策调整本身导致的生育反弹,或称为“政策性反弹”。不排除政策调整初期可能出现的因为群众对政策调整的误解以及相关部门政策执行力度弱化导致的政策外...
石人炳
关键词:人口学计划生育
中国分性别婚姻推迟及其补偿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人口出现了明显的婚姻推迟现象。婚姻推迟与补偿问题不仅关系婚姻家庭本身,而且与生育水平紧密相关,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以往相关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对于婚姻推迟仅仅是人口步入婚姻的“进度”上的减慢,还是随着结婚年龄的推迟最终导致相当比例的人终身不婚这一问题,现有研究持不同观点,需要进一步检验。第二,以往相关研究多关于女性,但在中国婚姻挤压非常严重的人口结构背景下,分析比较两性婚姻推迟与补偿的特点更具有意义。第三,以往研究在方法上多使用净婚姻表分析其主要指标,但净婚姻表因纳入了死亡因素反而不能反映婚姻的“净变化”。鉴于此,文章利用我国最新普查数据,采用粗婚姻表以及婚姻补偿指数等多个统计指标,从队列和时期视角探讨近30年来中国婚姻推迟趋势及其补偿效应,特别关注在婚姻挤压背景下婚姻推迟与补偿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的婚姻推迟程度不断加深,近20年男性婚姻推迟程度高于女性;男女婚姻推迟的补偿效应不断减弱,且男性婚姻推迟的补偿效应低于女性。根据男女婚姻推迟与补偿、终身未婚比例的变化趋势,未来15-20年我国男性将过渡到晚婚不婚模式,而女性还将保持在晚婚普婚模式。我国婚姻推迟与补偿的性别差异与婚姻挤压有密切关系。
石人炳柯姝琪
关键词:性别差异
城-城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被引量:32
2015年
文章使用2013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城一城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个人特征方面,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参保行为显著相关,男性相比女性参保率较高;25~34岁组参保可能性最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参保可能性越大。第二,经济社会因素中,单位性质为外资企业的流动人口参保可能性最大;收入越高,参保率越高;拥有商品房或自建房的相对于租住私房的参保率更高。第三,流动因素中,流入区域、时间和流动范围对参保行为影响显著,中部相对于东部、西部参保可能性最小;市内跨县流动者相对于省内跨市、跨省流动者参保可能性更大;流入时间越长参保可能性越大。
石人炳陈宁
关键词:养老保险参保行为
迁移流动人口生育特点及相关理论——中外研究述评被引量:16
2011年
人口迁移和流动对生育的影响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国外一些研究发现,妇女迁移流动往往导致生育率降低。但也有研究认为,第一代迁移妇女的生育水平与原居住地没有迁移妇女的生育水平接近。对于上述现象学者们给出了多种理论解释:中断假说、适应假说、社会化假说、选择假说等。国内关于人口迁移和流动对生育的影响有"多生论"和"少生论"两种结论。导致矛盾结论的原因主要是不同研究选取的测量指标不同和比较的标准不同所致。中国"流动人口生育水平更低"究竟是"进度效应"还是"水平效应",有待进一步检验。
石人炳熊波
关键词:人口迁移人口流动生育
美国远距离老年照料及其借鉴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石人炳
关键词:老年照料现代社会养老方式成年子女家庭成员
我国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62
2003年
20世纪的最后 3 0年 ,我国人口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人口变动已经并将继续影响我国教育的发展 :生育率的下降使小学在校生规模缩小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使不同年龄层次人口对不同教育层次的需求发生变化 ,人口分布的变动要求教育网点分布作相应改变。在部分地区 ,教育的发展未能充分考虑人口的变动已经带来不良后果。文章建议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 ,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人口的教育需求 ,一要高度重视理论研究 ,二要科学进行教育决策 ,三要及时调整教育投资结构 。
石人炳
关键词:教育发展年龄结构人口流动
中国离婚丧偶人口再婚差异性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根据对再婚率指标的考察,我国不同可再婚人口群体的再婚可能性存在一定差异性。总体而言,女性再婚可能性大于男性,低文化程度女性再婚可能高于高文化程度女性,高文化程度男性有相对较高的再婚可能。上述差异性可能与初婚市场上的婚姻挤压、再婚市场上的婚姻梯度以及高文化程度男性参与初婚市场上婚姻资源的分配有关。
石人炳
关键词:再婚婚姻挤压
从运行机制看流动人口的计生管理问题被引量:4
2006年
研究表明,我国当前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如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率低、流动人口违法生育所占的比例高、对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处结难等。本文从计划生育管理运行机制的角度着眼,针对现行的“两地”共管、部门配合和“三同”中的问题,提出推行“一地”管理,以目标责任和科学考评促部门协调,突出服务,“同”“异”结合。
石人炳
关键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