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宁

作品数:10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保险
  • 2篇养老
  • 2篇养老保险
  • 2篇人口老龄化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农民
  • 2篇农民工
  • 2篇流动人口
  • 2篇民工
  • 2篇老龄化
  • 1篇代际差异
  • 1篇独生
  • 1篇独生子
  • 1篇独生子女
  • 1篇性别比
  • 1篇养老保险基金
  • 1篇医疗福利
  • 1篇意愿
  • 1篇职工基本养老...

机构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江汉大学

作者

  • 10篇陈宁
  • 6篇石人炳
  • 2篇熊波
  • 2篇安平平

传媒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人口研究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学习与实践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卫生政策...
  • 1篇人口与社会

年份

  • 1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等教育教育回报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0)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利用明瑟工资方程及其扩展方程,采取多元线性回归的研究方法,通过与非高等教育群体的教育回报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高等教育教育回报的影响因素。研究得出高等教育教育回报的影响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和制度,包括工作单位的类型和城乡差异;另一类是个体特征,包括受教育年限、性别、工作经验等。研究认为引起当今高等教育教育回报影响因素变化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带来的结果。
安平平陈宁熊波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回报
不同人口变动路径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影响研究——基于“全面二孩”政策调整后的人口模拟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带来了挑战。文章通过构建人口预测模型和基金收支模型,研究了"全面二孩"政策调整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财务收支关系的变化。研究发现:第一,"全面二孩"政策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进程,到预测期末,政策调整生育率低、中、高方案下老龄化水平比基准方案分别降低1.8、4.7和8.1个百分点;第二,基准方案下,社会统筹基金将分别在2025年和2032年出现当期缺口和累计缺口;第三,"全面二孩"政策能够改善统筹基金财务状况,预测期末,政策调整生育率低、中、高方案下基金收入比基准方案分别增加4.53%、12.59%和25.1%;第四,进一步分析发现,在维持原生育政策不变下的财务收支状况时,统筹基金缴费率可以从20%下降至17.8%-19.52%。
石人炳陈宁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社会统筹
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践、经验启示与发展走向——基于青岛和南通模式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8
2017年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应对日益增长的老年长期护理需求的制度支撑,将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文章围绕青岛、南通两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地方实践的现实背景、模式特征、制度设计进行比较分析。在总结经验启示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顶层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安平平陈宁熊波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
“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完善被引量:2
2017年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战略转向,"全面两孩"政策的正式实施,必然要求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作出必要的调整。通过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梳理,分析了不同类型利益导向政策存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结合"全面两孩"政策调整提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应当坚持"老人"老办法,增设"新人"生育奖励计划、强化计生家庭福利保障和风险补偿政策为基本走向的改革建议。
陈宁
关键词:计划生育独生子女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中国三十多年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一些研究认为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是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学术界对生育政策放宽如何影响出生性别比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但这些观点缺乏实证研究的检验。本文用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中部四个省的生育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政策调整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对出生性别比影响的方向是升高,但影响程度十分有限。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是单独二孩性别比在多数地区高于全部出生人口性别比,但单独二孩出生数占全部出生数的比重很小。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对控制出生性别比偏高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应对。
石人炳陈宁
关键词:出生性别比
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再迁移决策研究——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文章使用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经济新常态下影响农民工再迁移决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农民工再迁移决策呈现代际差异,年龄与选择留城的可能性呈倒U形分布,46~59岁组农民工回流返乡可能性最大。第二,人力资本是强化农民工留城决策的重要因素,教育人力资本和技能人力资本对农民工留城决策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农民工再迁移意愿分布呈现"就业分化",建筑制造类行业农民工回流返乡可能性较大,个体工商类行业农民工就地留城意愿强烈;享有职工养老保险者更倾向于就地留城;收入越高,就地留城的可能性越大。第四,与子女同住和具有城市认同感的农民工更倾向于就地留城。
石人炳陈宁
关键词:农民工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8
2017年
我国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的现实背景下,政策调整究竟能够对人口老龄化产生多大的影响,需要有科学的人口预测才能够说明。文章利用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历年统计年鉴等数据,采用年龄移算和队列要素分析等人口预测方法,对"全面二孩"政策调整影响人口老龄化的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可以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进程,预测期末,政策调整生育率低、中和高方案下老龄化水平比基准方案分别降低了约2.2、5.96和8.12个百分点;同时"全面二孩"政策有助于降低老年抚养比,稀释劳动力供养负担。但是政策调整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的强度取决于育龄妇女对政策调整的响应程度。
陈宁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城-城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参保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被引量:32
2015年
文章使用2013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城一城流动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个人特征方面,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参保行为显著相关,男性相比女性参保率较高;25~34岁组参保可能性最大;受教育程度越高,参保可能性越大。第二,经济社会因素中,单位性质为外资企业的流动人口参保可能性最大;收入越高,参保率越高;拥有商品房或自建房的相对于租住私房的参保率更高。第三,流动因素中,流入区域、时间和流动范围对参保行为影响显著,中部相对于东部、西部参保可能性最小;市内跨县流动者相对于省内跨市、跨省流动者参保可能性更大;流入时间越长参保可能性越大。
石人炳陈宁
关键词:养老保险参保行为
就业质量对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影响及其代际差异被引量:21
2018年
基于2014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分析了就业质量对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的影响及其代际差异。结果表明: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并不强烈,只有42%的第一代农民工和48%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落户城市;劳动报酬对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具有提升作用,但对第一代农民工影响不显著;无论是第一代农民工还是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工会、参与培训、职业地位等对其城市落户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超时劳动、签订合同等具有负向影响;不同社会保障的影响程度存在代际差异,拥有养老、医疗保险的第一代农民工城市落户的可能性更大,拥有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落户的可能性更大。
章洵陈宁石人炳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质量代际差异
流动老人健康差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9
2017年
老年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主题,但是鲜有研究将之放置在城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文章从老年人口流动的视角,利用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监测数据,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着重从社会支持和医疗福利角度分析影响流动老人健康差异的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个体特征方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健康行为、慢性病史等特征对流动老人健康自评具有显著影响;第二,社会支持方面,流入地的配偶支持、家庭经济支持以及朋友数量对流动老人健康自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医疗福利对健康自评有显著影响,公平享受流入地公共医疗服务的流动老人健康自评较为积极。建立有效的社区支持和均等化的健康促进体系,成为应对流动老人健康风险的政策选择。
陈宁石人炳
关键词:社会支持医疗福利健康自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