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逸兴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脂肪胺
  • 2篇脂肪腈
  • 2篇铵盐
  • 2篇季铵
  • 2篇季铵盐
  • 1篇山苍子
  • 1篇山苍子核仁油
  • 1篇十八烷基
  • 1篇碳链
  • 1篇酮类
  • 1篇酮类化合物
  • 1篇微波辅助提取
  • 1篇相转移
  • 1篇相转移催化
  • 1篇相转移催化剂
  • 1篇氯化铵
  • 1篇吗啉
  • 1篇类化
  • 1篇类化合物
  • 1篇化合物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 1篇杭州大学

作者

  • 7篇王逸兴
  • 3篇路亦景
  • 1篇李靖
  • 1篇吴百乐
  • 1篇董传万
  • 1篇闫强
  • 1篇董良云
  • 1篇朱京平
  • 1篇蔡奇雄
  • 1篇朱京科

传媒

  • 4篇日用化学工业
  • 2篇浙江化工
  • 1篇生物质化学工...

年份

  • 1篇2006
  • 1篇1994
  • 1篇1992
  • 1篇1990
  • 3篇198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TLC扫描密度法定量及斑点面积半定量测定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
1989年
本文介绍用TLC测定样品中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含量,经与常用的高氨酸滴定法相比,斑点面积的标准曲线法和计算法的最大误差分别为-13.5%及-6%,而扫描密度法则为±5%。
路亦景王逸兴娄晓芬汪岫芝
关键词:二甲基氯化铵TLC
用薄层色谱分离长碳链脂肪胺及其季铵盐被引量:1
1989年
本文报道薄层色谱法分离长碳链脂肪胺及其季铵盐的研究结果。本方法采用CHCl_3—H_2O—NH_3—CH_3OH溶剂体系作为展开剂,不论对分离和鉴定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王逸兴徐子兰路亦景
关键词:脂肪胺季铵盐
新型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被引量:6
1989年
为寻找更好的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含有乙氧基的季铵盐,并对其催化剂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结果证明,该催化剂的合成反应属二级反应,其速度常数k值随EO数的不同和有无溶剂存在,均在0.045~0.095之间。通过二氯卡宾对己烯加成反应中的应用,证明该催化剂的性能优于普通季铵化合物催化剂。
路亦景吴百乐王逸兴
关键词:催化剂
开发山苍子核仁油生产十二腈的研究被引量:3
1990年
山苍子核仁油在常压、温度180~290℃、氨气流中进行氨化催化脱水反应,实现一步法生产脂肪腈。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腈和副产物甘油水同时被蒸出,分离后精腈产率高于80%。反应温度此传统方法低100℃左右;操作过程更简单;适宜于工业性生产。
王逸兴来京科徐子兰江彩英
关键词:山苍子脂肪腈
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高级脂肪腈
1992年
IR中,脂肪腈~三氯甲烷溶液在2250cm^-1波数处显示特征的吸收。应用基线法测定其吸光度,可快速、简便地定量分析高级脂肪腈。
朱京平朱京科王逸兴
关键词:红外光谱脂肪胺脂肪腈
不对称二烷基吗啉鎓的合成
1994年
不对称二烷基吗啉鎓的合成二烷基吗啉型季铵盐具有一般阳离子季铵盐的特性,如抗静电、柔软、杀菌等。并且有很大的HLB值,因此比一般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拥有更大的亲水性。二烷基吗啉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可用于制造阳离子型乳液,在棉毛织物,造纸,层压板生产...
王逸兴李靖
关键词: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微波辅助提取杨梅果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被引量:12
2006年
研究了在微波辅助下,以乙醇为萃取剂提取杨梅果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分别以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微波档位、处理时间为单因素进行试验,最后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为60.0%,固液比为1∶40,微波档位为低档,处理时间为4.0 m in时,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最高,为3.45%,与传统工艺相比,处理时间大幅度减少,提取率有了显著提高。
董良云董传万闫强蔡奇雄王逸兴
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微波辅助提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