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西勃

作品数:19 被引量:25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
  • 6篇矿物
  • 4篇微量元素
  • 4篇煤系
  • 4篇赋存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赋存状态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泥石
  • 2篇中微量元素
  • 2篇资源潜力
  • 2篇稀土
  • 2篇稀土元素
  • 2篇绿泥石
  • 2篇煤灰
  • 2篇金属矿
  • 2篇金属提取
  • 2篇化学特征
  • 2篇火山

机构

  • 18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江苏建筑职业...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淮北矿业(集...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9篇王西勃
  • 12篇代世峰
  • 12篇赵蕾
  • 5篇姜尧发
  • 4篇任德贻
  • 3篇李丹
  • 3篇逯雁峰
  • 2篇唐跃刚
  • 2篇朱兴伟
  • 2篇刘晶晶
  • 2篇孙莹莹
  • 2篇张丽莉
  • 2篇马玉文
  • 2篇张勇
  • 1篇刘钦甫
  • 1篇沈树忠
  • 1篇钱汉东
  • 1篇刘池洋
  • 1篇张贝贝
  • 1篇王绍清

传媒

  • 5篇煤炭学报
  • 2篇中国煤炭地质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地球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岩矿测试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矿物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济宁高硫煤与低硫煤煤层剖面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离子选择电极(ISE)、显微镜光度计和煤化学等方法,对山东济宁矿区的高硫煤(太原组16号煤层)与低硫煤(山西组3上煤层)剖面的煤岩、煤质和煤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高硫煤中微量元素在垂向上呈现显著的变化规律:(1)Sr含量从煤层底板到顶板呈增高趋势,而Ba含量则相反;因而Sr/Ba比值从下向上呈逐渐变大趋势(0.04~47.7);(2)Th/U比值从下向上也呈逐渐变大趋势(0.2~37.1);(3)As含量在煤层顶板石灰岩(26.1μg/g)、透镜状黄铁矿夹层(14.7~19.3μg/g)中较高;(4)V、Cr、Co、Ni、Cu、Pb、Zn等元素在煤层底部和顶部分层中含量较高,而在煤层中部分层中含量较低;(5)Nb、Ta、Zr、Hf、Ga等元素从煤层的底部到顶部呈逐渐降低趋势;(6)煤中稀土元素总量(REE),除透镜状黄铁矿夹层(第2、4、11分层)外,其它分层(第1、3、5、6、7、8、9、10分层)显示从上往下逐渐增高之规律性。低硫煤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垂向变化与高硫煤明显不同:As含量在14个煤分层中都较低(1.03~3.37μg/g),Sr/Ba比值从下向上变化不大(0.4~2.2),各个煤分层中稀土元素总量(REE)呈现随灰份含量增高而增高的变化趋势,低硫煤与高硫煤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差别很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济宁矿区高硫煤与低硫煤在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别,反映了上石炭统太原组与下二叠统山西组沉积环境和聚煤条件的差别,具有指相意义;太原组16号煤层中富集的硫及有害微量元素,对环境具有潜在危害。
姜尧发代世峰王西勃赵蕾周国庆张丽莉艾丽琴
关键词:高硫煤低硫煤地球化学特征
煤系中的锂矿产:赋存分布、成矿与资源潜力
锂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金属矿产,成为近些年来矿产资源勘探领域的热点.锂矿床的类型主要包括卤水型、花岗伟晶岩型和黏土型等.煤和含煤岩系中的战略性金属矿产研究取得了较多的进展,典型的有锗、镓-铝、铀、稀土、铌-锆等煤系共伴生...
赵蕾王西勃代世峰
关键词:赋存状态金属提取
煤中微量元素和矿物富集的同沉积火山灰与海底喷流复合成因被引量:16
2008年
煤中常量、微量元素和矿物的富集往往是多种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运用低温灰化、X射线衍射分析、带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逐级化学提取、电离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等方法对云南砚山晚二叠世煤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煤中微量元素和矿物富集的同沉积火山灰与海底喷流复合模式(或成因类型).研究发现,砚山矿区M9煤层硫分含量很高(St,d=10.65%),属于超高有机硫煤(So,d=9.51%).矿物组成主要有β-石英副像、透长石、钠长石、白云母、伊利石、黄铁矿以及少量的高岭石、斜长石、钙镁黄长石、金红石和片钠铝石.煤中高度富集的微量元素有F(841μg/g),V(567μg/g),Cr(329μg/g),Ni(74μg/g),Mo(204μg/g)和U(153μg/g).该煤中的矿物质主要有3个来源:(1)高温石英、透长石、白云母和伊利石等是泥炭聚积期间酸性火山灰降落到泥炭沼泽后的产物;(2)钠长石和片钠铝石以及以上超常富集的微量元素是在泥炭聚积期间,基性-超基性海底喷流侵入到闭塞缺氧的泥炭沼泽中所致;(3)稀土元素,Nb,Y,Zr和TiO2等亲石元素来源于盆地南部的越北古陆.除了物源供给以外,砚山矿区煤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异常是同沉积酸性火山灰和基性-超基性海底喷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代世峰任德贻周义平Chen-Lin Chou王西勃赵蕾朱兴伟
关键词:矿物微量元素海底喷流
淮北朔里煤矿岩床附近煤的光学性质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被引量:4
2012年
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离子选择电极(ISE)、显微镜光度计和煤化学等方法,研究安徽淮北朔里煤矿5号煤层与侵入岩浆岩(岩床)接触面附近煤的光学性质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与岩床直接接触的热变质煤在光学上显示天然焦的典型特征,除惰质组以外的显微组分大都变成了较粗大颗粒状镶嵌结构体,各向异性显著,小球体发育,微气孔很发育;与岩床间接接触(岩床之下)的热变质煤镶嵌结构体变细,各向异性变弱,微气孔不发育,未见小球体。研究还发现,从岩床下边缘至煤层底板泥岩表面的8个煤分层都显示铈(Ce)严重亏损的特征;在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上,Ce负异常"V"型谷非常显目,表明岩浆的高温将煤中原来的Ce3+氧化成Ce4+而与其它三价稀土元素(RE3+)发生了分离。数据显示,在朔里煤矿岩床接触变质煤中,稀土元素丰度与煤的灰分产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岩浆熔体中的微量元素迁移到周围煤中并未造成灰分产率大量提高。
姜尧发雒洋冰李金刚王西勃周国庆黄金凤
关键词:光学性质稀土元素
增强学生在《矿物岩石学》教学中的参与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被引量:1
2020年
当前部分大学生对于《矿物岩石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是制约其掌握知识的最主要因素。文章根据《矿物岩石学》课程传统的教学体系,提出教师应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中去,增强学生在理论课、实验课、野外实习三个教学环节中的参与感。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主人翁意识,学生的责任感就会随之增强,进而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将会大幅提升。同时,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感也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的有效途径。
程宏飞刘钦甫王西勃
关键词:参与感责任感
煤的显微组分定义与分类(ICCP system 1994)解析Ⅰ:镜质体被引量:9
2021年
煤的显微组分定义与分类的国际标准"ICCP system 1994"是国际煤和有机岩石学委员会(ICCP)历经26 a(1991-2017)完成,按照显微组分组和发表的时间,该标准共分4个部分,分别是镜质体(1998)、惰质体(2001)、腐质体(2005)和类脂体(2017)。"ICCP system 1994"目前已被国际上从事煤岩学和有机岩石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广泛采用。国际煤和有机岩石学委员会在1994年第46届ICCP年会上确定了镜质体显微组分组、亚组和显微组分的定义和分类,并于1998年发表,它是"ICCP system 1994"重要的组成部分。在"ICCP system 1994"镜质体分类方案中,镜质体显微组分组被划分为3个亚组,结构镜质体亚组、碎屑镜质体亚组和凝胶镜质体亚组,它们分别进一步被划分为2个显微组分。其中,划分亚组的主要依据是植物组织的破环(降解)程度,显微组分之间的区分主要依据是凝胶化程度和(或)形貌特征。该分类体系与ICCP腐植体分类体系紧密关联。基于"ICCP system 1994",对镜质体各亚组和各显微组分的定义、光学特征、物理和化学特征、来源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解析,对"ICCP system 1994"中镜质体显微组分分类提出了尽可能规范的中文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烟煤显微组分分类》(GB/T 15588—2013)和"ICCP system 1994"相比,前者采用了显微组分组、显微组分和显微亚组分的分类方案,将均质镜质体(Telocollinite;即本文中的胶质结构体Collotelinite)和基质镜质体(Desmocollinite;即本文中的胶质碎屑体Collodetrinite)划入无结构的显微亚组分。
代世峰唐跃刚姜尧发刘晶晶任德贻赵峰华赵蕾王西勃
关键词:镜质体显微组分
重庆松藻矿区晚二叠世煤的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37
2007年
运用电离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X射线荧光光谱(XRF)、冷原子吸收光谱(CV-AAS)、离子选择性电极(ISE)、带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方法对重庆松藻矿区4个主要煤层6#,7#,8#和11#煤的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松藻矿区8#主采煤层(其储量占松藻矿区总储量的60%)没有明显富集有害微量元素;而11#煤层明显富集的微量元素有碱金属元素、Be(9.14μg/g),Sc(12.9μg/g),Ti(9508μg/g),Mn(397μg/g),Co(23.7μg/g),Cu(108μg/g),Zn(123μg/g),Ga(32μg/g),Zr(1304μg/g),Nb(169μg/g),Hf(32.7μg/g),Ta(11.4μg/g),W(24.8μg/g),Hg(2.8μg/g),Pb(28.1μg/g),Th(24.1μg/g)和稀土元素(509.62μg/g),其中Nb和Ta的含量之高,非常罕见.Nb和Ga已经超过了伴生矿床的工业品位,其工业利用价值值得关注.除黄铁矿、石英、方解石、高岭石外,在11#煤层中发现的痕量矿物有黄铜矿、白铁矿、菱铁矿、钠长石、伊蒙混层矿物、独居石、磷灰石、锐钛矿、绿泥石和石膏等,并报道了煤中的热液成因的硫锰矿和胶态状的锐钛矿.在11#煤层中发现了由碱性火山灰蚀变形成的黏土质微层,其主要成分为伊蒙混层矿物,并和有机质相间排列、重复出现,11#煤层所记录到的碱性火山灰沉积物的产状特征反映了该时期碱性火山活动具有多期喷发、每次喷发的时间相对短、规模相对小的特点.碱性火山灰是11#煤层中碱金属元素,Nb,Ta,Zr,Hf和稀土元素富集的主控因素,而后期热液成因的硫化物是Ga,Cu和Hg的主要载体.
代世峰周义平任德贻王西勃李丹赵蕾
关键词:微量元素矿物晚二叠世
渭北中阶煤中微量元素残留烃-无机矿物亲和性及其对煤成烃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法研究了渭北中阶煤中微量元素和残留烃的有机亲和性,提出了亲和系数的重要概念。发现微量元素在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中以及不同有机质之间有明显的分配规律。还阐释了渭北中阶煤中微量元素表现出不同于准噶尔低阶煤的和有机碳、S1高度关联的现象。认为这与不同成煤环境中微量元素不同的生烃催化效应有关,也与煤变质中其大分子结构中的芳香核缩合、官能团脱落以及成烃过程中微量元素在不同有机质中的重新"分配"、"迁移"有关,还与微量元素对不同成熟度的干酪根和轻重组分不同的烃类选择性富集有关。
杨建业邓军平李璐王西勃刘振
关键词:微量元素煤成烃
煤系中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意义和挑战被引量:21
2022年
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煤是特殊的沉积有机岩石,在其形成过程的特定地质条件下,可以富集战略性金属,并在煤系中形成大型或超大型金属矿床。由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床不断被发现,世界各国对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高度重视,使其成为矿产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和重要方向。基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的丰度和规模、粉煤灰中金属元素(如锗、镓、铝、铀等)现有提取利用情况和其他金属开发潜力评估,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的开发利用表现出了良好的前景,将为战略性金属资源增储和环境保护(如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控制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在成矿理论、勘探和提取的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时间尚短、研究问题复杂和难度大,面临诸多难题或挑战。在成矿理论方面存在的诸多关键科学问题中,核心难题包括:成煤全过程中有机质(矿产)和无机质(矿产)的相互作用及其效应、金属成矿4个过程(物源供给/形成—物质迁移—金属富集—后期改造保存)和盆地演化3个阶段(沉积物充填—成岩作用—改造就位)之间的时空配置规律。在勘查技术方面存在的诸多关键技术问题中,其核心技术难题是煤系中战略性金属元素丰度和组合与地球物理参数的定量表征。煤系战略性金属的类型、赋存环境、组合样式的多样性,造成传统的或单一的勘探技术难以适应煤系中大部分金属矿床的勘探。在提取技术方面存在的挑战是除了个别金属外(如锗、铀、铝等),煤系(或粉煤灰)中大部分战略性金属具有低品位和难提取的特征。正确认识煤系中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现有研究状况、重要的科学和社会意义,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实现战略性金属矿产的增储、资源评价和推动煤系金属资源的开发利用具
代世峰刘池洋赵蕾刘晶晶王西勃任德贻
关键词:煤系矿产资源粉煤灰
煤系中的锂矿产:赋存分布、成矿与资源潜力被引量:8
2022年
锂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金属矿产,成为近些年来矿产资源勘探领域的热点。锂矿床的类型主要包括卤水型、花岗伟晶岩型和黏土型等。煤和含煤岩系中的战略性金属矿产研究取得了较多的进展,典型的有锗、镓-铝、铀、稀土、铌-锆等煤系共伴生金属矿产类型。煤中锂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未被当作可从煤中开发利用的金属,仅在2008年后才得到较多关注和研究。煤中锂含量超过一定品位时,可形成与煤共伴生的锂矿床,属于沉积型锂矿床,但由于锂的原子序数低、赋存状态多样,是煤中赋存状态研究难度较大的元素之一。基于前人的研究,并结合煤系金属矿床特点,提出煤系中共伴生锂矿床的边界品位为Li_(2)O含量为0.08%(高温灰基)。我国煤系锂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的石炭—二叠系地层,少数分布在南方。迄今发现的品位最高的煤系锂矿床主要有山西晋城地区晚石炭世煤层、内蒙古准格尔官板乌素矿晚石炭世煤层以及重庆草堂矿晚三叠世煤层(Li_(2)O含量均大于0.2%,高温灰基),其中锂最重要的载体均为锂绿泥石或含锂的绿泥石。以上3个煤系锂矿床中Li的异常富集均为热液成因。煤系锂矿床中常还共伴生Ga和REY等战略性金属,有望实现煤系多种战略性金属矿产资源的协同开发和综合利用。
赵蕾王西勃代世峰
关键词:赋存状态金属提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