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炳发

作品数:16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龙岩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艾滋病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病毒
  • 4篇吸毒
  • 3篇甲型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吸毒人群
  • 2篇吸毒人员
  • 2篇流感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梅毒
  • 2篇抗体
  • 2篇疾病控制
  • 2篇甲型H1N1...
  • 2篇艾滋病病毒
  • 2篇艾滋病监测
  • 2篇HBV

机构

  • 9篇龙岩市疾病预...
  • 7篇福建省龙岩市...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作者

  • 16篇王炳发
  • 13篇陈前进
  • 8篇曹春远
  • 8篇李新文
  • 5篇郑禄祥
  • 5篇何云
  • 4篇李土荣
  • 2篇吴水新
  • 2篇陈益林
  • 2篇李美华
  • 2篇张月花
  • 2篇廖亦红
  • 2篇陈庆平
  • 1篇郭维植
  • 1篇金健潮
  • 1篇林英华
  • 1篇游田珍
  • 1篇金建潮
  • 1篇吴海
  • 1篇廖琳虹

传媒

  • 8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海峡预防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邯郸医学高等...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龙岩市1999~2005年O157大肠杆菌监测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为了解龙岩市O157大肠杆菌人的感染、食品污染以及动物和媒介昆虫带菌情况。[方法]1999~2005年采集腹泻病人粪便、动物粪便以及各类食品、苍蝇、养殖场污水等标本,mEC增菌后用SMAC进行分离,纯化菌株经生化鉴定、血清分型、毒力及特征基因检测等。[结果]共检测2212份标本,检出O157大肠杆菌29株,阳性率为1.31%。其中猪粪为3.42%,牛粪为2.62%,牛肉为2.33%,鸡肉为2.06%,养殖场污水为2.27%。其余标本均未检出目的菌。O157∶H718株,O157∶NM6株,O157∶H?5株。对12株O157∶H7,进行了rfbO157和fliCH7基因的测定,结果rfbO157均为阳性,而fliCH7均为阴性。对18株(O157∶H714株、O157∶NM3株、O157∶H?1株),进行了SLT2、SLT1、eaeA、hly4种毒力基因检测,结果仅2株O157∶H7eaeA+hly阳性,1株O157∶H7hly阳性,其余菌株均为阴性。检出菌株对环丙沙星、氟嗪酸、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敏感。检出ESBLs2株。[结论]我市畜、禽中存在O157大肠杆菌,未检出含有SLT2、SLT1毒素的菌株,未发现O157大肠杆菌病例和食物中毒患者,应加强宿主动物O157大肠杆菌监测。
陈前进曹春远王炳发郭维植张月花金健潮
关键词:O157大肠杆菌宿主动物
龙岩市66例艾滋病感染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为掌握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制定防治措施,降低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6例艾滋病感染者个案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66例HIV感染者中男性44例,占66.7%;女性22例,占33.3%。农民34例,占51.5%;无业人员12例,占18.2%;工人(含司机)9例,占13.6%;个体人员3例,占4.5%;学生、教师、托幼儿童、退休人员、商服人员各1例,各占1.5%;不详3例,占4.5%。感染者文化程度低,初中以下文化58例,占87.8%;高中文化6例,占9.1%;大学文化2例,占3.0%。感染者年龄为4~77岁,以青壮年为主,20~49岁占84.8%,20岁以下1例,占1.5%;20~29岁23例,占34.8%;30~39岁21例,占31.8%;40~49岁12例,占18.2%;50~59岁5例,占7.6%;60岁以上4例,占6.1%。性接触是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就诊(术前)是发现HIV感染主要途径占48.5%。已婚者占66.7%。[结论]我市HIV感染(病例)数呈上升趋势,20~40岁的青壮年是我市艾滋病感染主要人群,3种传播途径均有发现,加强感染者的管理,有效控制传染源,以减少在社会上的传播。
王炳发陈前进郑禄祥李新文陈庆平
关键词:艾滋病感染者流行病学
两起肠炎沙门菌所致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研究及溯源分析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探讨两起同地区连续发生的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分离株之间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方法参照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方法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对检出菌株进行表型鉴定;用VITEK-Ⅱ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菌株抗生素敏感性;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检出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共检出23株肠炎沙门菌,其中从25份患者肛拭样本中检出17株,8份从业人员肛拭样本中检出2株,8份留样食物中检出3株,厨具涂抹样本中检出1株。23株肠炎沙门菌血清抗原式均相同(9∶g,m∶-);生物学性状和药敏试验结果基本一致;PFGE图谱带型完全一致(相似度为100%),且与当地散发病例PFGE图谱带型相似。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检测和分子分型结果,证实这两起食物中毒是由同一来源的肠炎沙门菌污染所引起。
王炳发曹春远陈前进林英华廖琳虹何春荣李美华
关键词:肠炎沙门菌食源性疾病脉冲场凝胶电泳食源性致病菌食物中毒
龙岩市一起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分析
2011年
目的对某校暴发一起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调查处置,总结经验,为控制学校疫情暴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龙岩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进行个案调查。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采集病例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液,检测其病毒抗体。结果该校在校学生甲型H1N1罹患率为16.5%,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22人份,11人份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8份急性期标本抗体滴度均<1∶10,1份恢复期抗体滴度为1∶320,2份为1∶160,2份为1∶80,1份为1∶40,2份为1∶20。结论该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
王炳发陈前进罗招福吴水新曹春远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学校卫生疾病控制
龙岩市艾滋病监测分析
2006年
王炳发陈前进李新文
关键词: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分析
2011年龙岩市手足口病例肠道病毒通用引物核酸阳性未分型样本病原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龙岩市大量判定为其他肠道病毒(EV)感染的手足口病(HFMD)样本的病原组成。方法对龙岩市2011年经Real-time RT-PCR检测判为未分型EV感染的104份HFMD咽拭子样本经RD细胞分离培养后以RT-PCR法检测EV、EV71、CoxA16,对仍不能分型的样本以187/222引物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回收、克隆、测序,并用Blast程序在线比对判定型别。同时对培养物进行Real-time RT-PCR检测EV、EV71、CoxA16。任一法检出培养物阳性即判为阳性。结果 104份样本中检出EV阳性88份(84.62%),包括29份EV71,4份EV71+CoxA16,3份CoxB5,2份CoxA10,50份仍未能分型。结论 Real-time RT-PCR检测未能分型的HFMD病例中,相当部分(37.18%)还是由EV71所致,临床不应该随意排除该类病例EV71感染的可能,同时还包含CoxB5和CoxA10病毒。
王炳发曹春远何云陈前进张彦锋李美华
关键词:手足口病
龙岩市吸毒人员HIV、HBV、HCV、梅毒感染及行为特征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龙岩市吸毒人员HIV、HBV、HCV及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2004—2007年在龙岩市强制戒毒所戒毒的121名吸毒人员进行HIV、HBV、HCV、ALT及梅毒的感染情况调查,并调查其吸毒方式。结果121名吸毒者抗-HIV均阴性,HBsAg阳性率为18.18%,抗-HCV阳性率为53.71%,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4.05%。吸毒者中单纯口吸的占27.27%,单纯静脉注射的占58.67%,2种方法均采用的14.05%。结论龙岩市吸毒人员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的较多,存在较大的感染隐患,建议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
王炳发李新文陈前进李土荣
关键词:吸毒HIVHBVHCV梅毒
2002-2005年龙岩市艾滋病监测资料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了解龙岩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并预测其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5年龙岩市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5年,合计检出HIV抗体阳性者21例。其中,2003年检出1例,2004年检出8例,2005年检出12例;本地籍18例,外地籍3例;男性14例,女性7例;20~39岁13例;农民12例,无业人员5例;7例为艾滋病病人,已死亡6例;经异性性接触感染15例,注射吸毒途径传播4例,传播途径不详的2例。[结论]龙岩市艾滋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经异性性接触感染是主要传播途径。
陈前进王炳发李新文郑禄祥何云曹春远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流行病学
1988~1999年龙岩市出生人群甲型肝炎免疫水平调查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龙岩市1988~1999年出生人群甲肝免疫水平,为制订甲肝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各县(市、区)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查1988~1999年出生的儿童90名,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每人采集静脉血5 ml采用ELLSA法测定甲肝抗体(抗-HAVIgG)。[结果]调查1925名1988~1999年出生儿童,检测1925份血清,抗-HAVIgG阳性的621份,阳性率为32.3%。男童阳性率为30.1%(303/1006),女童为34.6%(318/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抗-HAV IgG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地区间抗-HAVIgG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龙岩市该人群抗-HAVIgG阳性率显著低于1992~1995年全国和全省HAV流行率水平,今后应继续加强预防甲肝知识的宣传,并提高该人群甲肝疫苗接种率。
王炳发陈前进陈庆平李新文游田珍
关键词:甲型病毒性肝炎
龙岩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分析1992—2007年龙岩市HIV/AIDS流行现状、特征、影响因素及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市艾滋病常规监测,暗娼、吸毒者等高危人群血清哨点监测,分析经确认的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对随访病例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符合抗病毒治疗者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结果]自1997年发现首例AIDS病人至2007年底,累计报告HIV抗体阳性者44例,其中AIDS病人19例。经异性性接触感染是HIV传播的主要途径,本地籍感染者中以外出务工农民为主。[结论]龙岩市HIV/AIDS疫情仍处于低流行状态,但流行速度加快,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加大监测、检测力度,以遏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陈前进王炳发李新文郑禄祥何云曹春远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病学疾病控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