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斌

作品数:14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7篇盆地
  • 6篇准噶尔盆地
  • 3篇油气
  • 2篇岩相
  • 2篇页岩
  • 2篇油气成藏
  • 2篇油气成藏期
  • 2篇三叠
  • 2篇气田
  • 2篇二叠统
  • 2篇二叠系
  • 2篇风城
  • 2篇成藏
  • 2篇成藏期
  • 1篇弹簧
  • 1篇压机
  • 1篇压裂
  • 1篇页岩油
  • 1篇一间房组
  • 1篇一体化

机构

  • 14篇中国石化
  • 7篇中国石化石油...
  • 5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14篇王斌
  • 7篇王斌
  • 4篇邱岐
  • 4篇宋振响
  • 3篇吴小奇
  • 3篇刘德志
  • 2篇宋梅远
  • 2篇穆玉庆
  • 2篇赵永强
  • 2篇周健
  • 2篇张关龙
  • 2篇李振明
  • 2篇于洪洲
  • 1篇李志明
  • 1篇丰勇
  • 1篇刘建忠
  • 1篇商丰凯
  • 1篇杜学斌
  • 1篇杨军
  • 1篇石刚

传媒

  • 7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新疆地质
  • 1篇江汉石油职工...
  • 1篇通用机械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天然气技术与...

年份

  • 6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涪陵页岩气田老区钻井存在的问题探讨
2021年
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老区逐渐进入稳产开发调整阶段,相较于开发初期,平台部署井数增加、水平井水平段间距减小、单井水平段加长,龙马溪组页岩气地层经过压裂、试气、采气等环节,地层压力系统发生改变,受地层限制井身结构优化和机械钻速提高遇到瓶颈。为了降低钻井周期和工程成本,减少钻井复杂故障时效,从钻井设计角度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与提出建议,为下一步开发调整阶段钻井提速提效提供技术支撑。
王斌
关键词:钻井工程设计
三井工艺PX氧化反应过程模型化与操作优化
钱锋王铭松颜学峰李克明杜文莉杨军冯少辉冯利李居海石刚翟立国冷家厂王斌孙广宇袁仲全刘建忠王会友
该项目针对三井工艺工业装置对二甲苯液相催化氧化反应过程特性,研究开发了天津PTA装置氧化反应的主反应工艺机理数学模型,及反应器中醋酸和PX燃烧损失模型,并最终实现操作条件优化。(1)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各步连串反应的...
关键词:
跃进地区一间房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期次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对跃进地区一间房组流体包裹体样品分析研究,据油气、含烃盐水包裹体显微特征及均一温度特征,结合区域地层埋藏史,确定目的层油气成藏时间及期次,为进一步分析成藏过程和指导油气勘探提供依据。研究发现:①跃进地区包裹体类型丰富,有单一液相油包裹体、气液两相油包裹体、含气盐水包裹体、单一盐水包裹体、三相烃类包裹体(气+油+水)、单一纯气相包裹体6种。油包裹体显示黄绿和蓝绿色2种荧光,指示一间房组油气成藏分2个期次;②同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峰为90℃~105℃和110℃~125℃,对应燕山晚期(143~99 Ma)和喜山期(22~2 Ma)2个成藏期,且两期都是油气同时充注,油藏具“早生晚储”特征。
刘可顺丰勇王斌金吉能许小婷
关键词:一间房组流体包裹体
激光熔敷技术在空压机转子修复过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3年
采用激光熔敷来修复大型转子叶片,节省了大量的拆装费用和叶片备件费用,修复周期也大为缩短。该转子的修复成功,为其他石油化工企业空压机转子及大型转子的修复提供了借鉴。
王斌
关键词:空压机转子激光熔敷化肥装置
产水气井油管隔热保温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产水气井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容易生成水合物而堵塞井筒和采气管线,通常采用注甲醇来实现解防堵的目的,但注甲醇解防堵工艺存在甲醇有毒、含醇污水处理工艺复杂和运行成本高等诸多弊端。为此,创新采用井下隔热保温组合油管代替单一普通油管用作生产管柱来提高井口流体温度、避免井筒堵塞。研究表明:(1)研制的井下隔热保温油管,减少了地层能量沿井筒热损失,可有效提高井口流体温度,实现了防治水合物生成的目的,同时井下隔热保温油管与常规油管配合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气成本;(2)对隔热保温油管的敏感性分析表明,井下隔热保温油管下入深度越大、导热系数越小,井筒保温效果越好,且井下隔热油管下入深度对井筒温度的影响要远大于其导热系数。现场应用表明:东胜气田Y井采用井下隔热保温油管后,井筒流体升温明显,井口流体温度提高了近30℃,有效防治水合物生成,能够满足气田环保开发需求,为产水气井提供了一种环保型水合物防治新方法。
周舰王斌谭苗
关键词:产水气井隔热油管水合物防治
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细粒沉积特征与演化模式
2023年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山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勘探难度大,明确该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沉积与演化特征对拓展盆缘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岩XRD、元素地球化学、有机质丰度、薄片鉴定和岩相组合特征,开展了玛湖凹陷和哈山地区风城组沉积特征与岩性、岩相组合差异分析,恢复了该区古沉积环境演化序列,建立了古沉积演化模式。哈山地区风城组岩相组合特征及古沉积环境演化序列与玛湖凹陷高度相似,整体为火山背景下的碱湖多源混合细粒沉积建造,发育多种岩相组合,沉积古环境具有阶段性演化特征。哈山地区风二段典型碱性矿物的大量出现,揭示该地区发育除玛湖凹陷外的另一湖盆中心。风一段沉积时湖平面相对较高,水体盐度较低,气候半干旱,火山沉积发育,岩相以含有机质块状凝灰岩为主;风二下段沉积时湖盆开始萎缩,气候相对更干旱,水体开始变咸,环境更局限,岩相以富有机质层状云质泥岩为主;风二段顶部和风三段下部沉积时环境相对最封闭,水体盐度大,发育大量碱性矿物,岩相以富有机质纹层状含碱云质泥岩和富有机质纹层状混合质页岩为主;风三段上部沉积时陆源碎屑输入增多,咸化减弱,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岩相以含有机质块状粉细砂岩为主。风城组沉积环境控制了有机质的富集程度,总体上,碎屑输入少、温暖湿润、盐度相对较小的深水环境更有利于有机质富集。
李振明李振明熊伟王斌宋梅远王斌宋振响周健宋梅远
关键词:岩相沉积环境二叠系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哈山地区下二叠统风城组泥页岩优势岩相与页岩油富集模式
2023年
相较于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与之紧邻的哈山地区经历了多期推覆改造,油气形成演化过程复杂,页岩油勘探面临优势岩相不明、富集规律不清等诸多挑战。为落实哈山地区下二叠统风城组页岩优势岩相,总结页岩油富集模式,以该区的哈山5井、哈深斜1井等8口探井200余块样品为基础,基于岩心、普通薄片观察等手段,在沉积环境及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开展页岩岩相类型划分;结合XRD、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热解等实验方法分岩相综合开展了储层物性及含油性评价;基于页岩矿物组成及有机质丰度和含油性的相关性分析,初步建立了哈山地区风城组页岩油富集模式。哈山地区风城组页岩可分为陆源碎屑岩相、白云质混积岩相、含碱性矿物混积岩相和含火山碎屑混积岩相4种岩相类型。陆源碎屑岩相中的(泥质)粉砂岩、白云质混积岩相中的白云质砂岩及含火山碎屑混积岩相储层物性及含油性较好,为有利的页岩油储集岩。页岩油富集模式可分为3类:在三角洲外前缘的陆源碎屑岩相中,主要为邻层运移的页岩油富集模式;在滨浅湖—半深湖发育段,白云质混积岩相发育段主要为同层裂缝运移以及邻层运移的页岩油富集模式;在含火山碎屑混积岩相发育的层段,为自生自储的基质型页岩油富集模式。
张奎华孙中良张关龙宋振响宋振响于洪洲周健宋梅远曹婷婷宋梅远
关键词:页岩油岩相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腹部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模式
2023年
准噶尔盆地下组合油气资源规模巨大,是最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腹部四大凹陷二叠系—三叠系发育规模三角洲砂体,并在其中连获油气新发现。为了揭示腹部凹陷区沉积特征、沉积模式和砂体展布规律,基于大量新钻井岩心、测录井和地球物理资料,系统开展了盆地原型、层序格架、古地貌恢复和沉积体系研究。准噶尔盆地腹部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发育期具有大型坳陷湖盆发育背景,沉积时期地形平缓,坡度小,物源供给充足,水体极浅且频繁动荡,氧化和还原环境交替出现,且整体以氧化环境为主;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具有粒度较粗、低杂基含量、中等结构成熟度、较长距离搬运、强水动力淘洗、发育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等沉积特征;腹部地区上乌尔禾组—百口泉组沉积时期优势水系主要来自西北和东北方向,整体自北向南延伸,发育乌尔禾、克拉玛依及克拉美丽3大物源体系。盆内地形分带性明显,形成扇三角洲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区、前缘区和湖区4个相带,由此在腹部地区形成了“大平原、小前缘”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格局,其中平原区和前缘区均为有利砂体发育地带。
王斌王斌邱岐陆永潮刘德志杜学斌杜学斌李祥权
关键词:上二叠统下三叠统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发育特征与孔隙演化定量表征被引量:1
2023年
腹部下组合(二叠系—三叠系)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重要的战略接替领域。多井钻揭6 km以下优质碎屑岩储层,大大突破了传统碎屑岩有效储层埋深下限,明确储层发育状况及孔隙演化过程是确定油气能否富集成藏的关键问题。以腹部地区典型钻井为例,综合岩石薄片镜下分析、孔渗测试、图像分析技术、孔隙度演化定量表征及包裹体测温和盆地模拟等方法,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全面剖析准噶尔盆地腹部下组合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储层的岩石学、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并定量恢复孔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腹部下组合中三叠系百口泉组砂体最为发育,二叠系上乌尔禾组及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次之;各层位岩石类型均以岩屑砂岩为主,少量长石岩屑砂岩,岩屑成分主要为中—基性火山岩屑,长石、石英含量偏低,二者之和普遍低于20%;克拉玛依组原生孔隙发育,物性最好,孔隙度最高可达13.18%。上乌尔禾组和百口泉组以次生溶蚀孔为主,溶蚀物质主要为中—基性火山岩屑、浊沸石胶结物及少量长石,二者物性较其上覆克拉玛依组差;克拉玛依组孔隙演化经历较弱压实(压实减孔量21.08%)、弱胶结(胶结减孔量2.88%)和弱溶蚀(溶蚀增孔量1.4%),现今高孔隙度主要得益于弱压实、晚期弱胶结作用下原生孔隙的大量保存;百口泉组和上乌尔禾组经历强压实(压实减孔量分别为26.60%和26.43%)、强胶结(胶结减孔量分别为7.43%和11%)和中等—强溶蚀(溶蚀增孔量分别为6.32%和4.21%),溶蚀作用是二者增孔的最主要途径,但不足以弥补强压实和强胶结的减孔效应,导致二者现今孔隙度较低。
张关龙王继远王斌王斌刘德志穆玉庆穆玉庆
关键词:孔隙演化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沙湾凹陷东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来源
2023年
沙湾凹陷是准噶尔盆地腹部重要的勘探领域之一,为了更好地厘清凹陷内二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储层中原油的来源,明确油气成藏过程和富集规律,对该凹陷东部典型井原油样品开展了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并基于对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开展了原油分类和油源对比。沙湾凹陷东部不同层系原油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原油赋存于二叠系及侏罗系储层中,其全油δ13C值和Pr/Ph比值分别介于-31.0‰~-29.0‰和1.0~2.0,αααR规则甾烷相对含量具有C_(27)C23 TT、C_(24)TeT/C_(26)TT<1的特征,且伽马蜡烷指数均小于0.30,这类原油主体来自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烃源岩,其中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油样中未检出Ts,β-胡萝卜烷/C30藿烷比值大于1,三环萜烷分布表现出C20>C21>C23TT的特征,且甲基菲分布分数反映了原油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这表明其中混入了少量下二叠统烃源岩生成的原油;第二类原油赋存于中侏罗统储层中,其典型特征为全油δ13C值及正构烷烃单体δ13C值主体大于-29.0‰,Pr/Ph比值相对较高,介于2.0~2.5,且C_(24)TeT/C_(26)TT比值大于1,表明这类原油主体为侏罗系烃源岩生成;第三类原油赋存于下白垩统储层中,其全油δ13 C值和Pr/Ph比值分别小于-31.0‰和1.0,αααR规则甾烷含量呈C_(27)≈C_(28)
吴小奇任新成任新成刘德志陈迎宾穆玉庆王斌王斌商丰凯宋振响邱岐
关键词:碳同位素饱和烃芳烃油源对比准噶尔盆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