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伟

作品数:37 被引量:323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卒中
  • 15篇脑卒中
  • 10篇高危
  • 9篇缺血
  • 9篇脑卒中高危人...
  • 9篇高危人群
  • 8篇证候
  • 7篇证候要素
  • 7篇中医
  • 6篇动脉
  • 6篇中医证
  • 6篇中医证候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梗死
  • 5篇血性
  • 5篇中风
  • 5篇鼠脑
  • 5篇大鼠脑
  • 4篇炎性

机构

  • 3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8篇北京中医药大...
  • 9篇北京市丰台区...
  • 7篇北京中医医院...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6篇山东中医药大...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长春中医药大...
  • 5篇厦门市中医院
  • 5篇重庆市中医院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自...
  • 3篇邢台市人民医...
  • 3篇日照市中医医...
  • 3篇北京市顺义区...
  • 2篇山西省中医院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37篇王建伟
  • 22篇张允岭
  • 14篇李涛
  • 11篇张志辰
  • 10篇郑宏
  • 10篇梁晓
  • 10篇金香兰
  • 9篇郭蓉娟
  • 9篇陈宝鑫
  • 8篇刘雪梅
  • 8篇吴浩
  • 7篇高芳
  • 7篇贾蓓
  • 7篇郝颖
  • 6篇田军彪
  • 6篇曹晓岚
  • 6篇侯小兵
  • 6篇刘玥
  • 6篇高维
  • 5篇谢玉晗

传媒

  • 7篇中华中医药杂...
  • 7篇北京中医药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世界中医药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医杂志
  • 2篇新中医
  • 2篇中西医结合心...
  • 2篇环球中医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10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及舌脉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中医症状及舌脉特点,为脑卒中的中医预防提供辨证论治依据,并为脑卒中高危人群辨证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法,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筛查选取脑卒中高危人群2536例,分析其中医症状、舌脉、证类分布的频数特征,观察不同性别、年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分布特点的差异性。结果检出率前5位的中医症状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视物模糊(1670例,65.9%)、急躁易怒(1458例,57.5%)、腰膝酸软或痛(1445例,57.1%)、头晕(1286例,50.7%)、双目干涩(1274例,50.2%);检出率前5位的舌脉象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苔白(1401例,55.2%)、苔薄(1260例,49.7%)、脉弦(1201例,47.4%)、舌黯(1168例,46.1%)、舌红(1027例,40.5%)。头晕、失眠、苔白、苔薄等检出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齿摇、苔腻、苔黄、脉弦等检出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齿摇、双目干涩、口渴、舌黯、舌红、脉弦等的检出率老年组明显高于中年组(P<0.01),急躁易怒、麻木、气短、舌齿痕、苔薄、脉沉等检出率中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临床表现复杂,既有肝脾肾亏损本虚之象,又有风火痰瘀的标实之征,多属虚实夹杂证。不同性别、年龄脑卒中高危人群症状分布具有一定差异性和规律性。
刘玥张允岭杨秀泉张志军杨阳王建伟李涛张寅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症状舌脉中医证候
不同年龄组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控制情况及主要中医症状分布特点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组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控制情况,探索中医症状分布特点,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收集北京市丰台区方庄、花乡社会卫生服务中心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2 806例,记录不同年龄组人群人口学特征、危险因素、生活方式、用药情况及中医证候量表。结果:随着年龄段的增长,患高血压病、糖尿病的人群分布增多,脑卒中家族史、肥胖、吸烟史患者人群分布逐渐减少;各个年龄段脑卒中高危人群服用降脂药的数量显著性低于血脂异常人群的数量(P<0.01)。吸烟、饮酒多集中在40-49岁人群,口味偏油的多集中在40-49、50-59岁。各年龄段共有的中医症状为急躁易怒、视物模糊、腰膝酸软/痛、口渴、头晕、多梦、咯痰、双目干涩、口苦、失眠、乏力、气短、心悸、耳鸣、麻木。40-49岁年龄组特有症状为头痛,≥80岁龄组特有症状为口唇紫暗、畏寒肢冷。结论:不同年龄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分布具有一定差异性和规律性,根据不同年龄组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进行分层管理,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对脑卒中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张鹤张志辰金香兰张永顺吴昊郑宏王建伟张允岭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医症状年龄段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自我辨识筛查方案临床验证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临床验证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自我辨识筛查方案(A、B卷)的应答率、鉴别度和同质性。方法于2008年2月—2014年9月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右安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计10个调查点门诊、住院患者及所辖社区居民4 008例。根据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自我辨识筛查方案制定问卷,分为A、B卷进行题项筛选,采用题项分析、项目分析、同质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卷的应答率、鉴别度和同质性。结果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自我辨识筛查方案(A、B卷)各题项通过了题项筛选。其中,A、B卷各题项遗漏率均在5.00%以内;A、B卷高分组与低分组各题项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界比值均>3.00;A、B卷各题项与总分呈正相关(P<0.01),但A卷中A23、A24题项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小于0.450;A卷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99,B卷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85,均大于0.700;删除题项后Cronbach'sα系数无升高;A卷中A23、A24题项因素负荷量均小于0.450。结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自我辨识筛查方案(A、B卷)各题项具有较好的应答率、鉴别度和同质性。
薛斐然张昕洋牛焕敏陈宝鑫姬少珍贾蓓李涛王建伟刘玥侯小兵曹晓岚黎明全田军彪张玉莲戴中金香兰
关键词:认知功能障碍
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索建立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和评价体系。方法通过腹腔注射角叉菜胶复合线栓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建立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模型。观察模型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3、6、24、72 h和7 d的舌部、耳廓、爪甲、尾部的表征,检测体温、相关凝血指标、脑组织形态学等方面的变化,建立该模型的评价体系。结果腹腔注射角叉菜胶后,模型大鼠出现舌色发暗、舌下络脉增粗增长、耳廓边缘发红、爪甲肿胀红紫、尾部颜色暗红等瘀热表征,复合MCAO法后模型大鼠瘀热表征较假手术组更明显,呈持续性加重;且体温在造模24 h后有大幅度升高,至造模72 h仍高于假手术组,接近于中医的火毒征象;凝血指标提示模型组在不同时间点全血黏度增高的同时血液处于低凝状态,脑组织形态学符合缺血性改变。结论角叉菜胶复合MCAO可以制备缺血性脑卒中火毒证大鼠模型;表征、体温、凝血指标、脑组织形态学的综合评价可构成该模型的评价体系。
王凤丽刘雪梅张允岭王建伟郑宏张昕洋王新祥闫妍唐旭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角叉菜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特点探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证候要素分布特点,为该人群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2014年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中符合高血压合并多种卒中风险标准患者739例,按既往血压最高水平分为1、2、3级,卒中风险参照《2011年医改重大专项国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干预试点项目实施方案》脑卒中高危人群入组标准,收集中医四诊信息,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证候要素,探讨其分布特点。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主要证候要素为气虚(16.0%)、阴虚(14.6%)、火(14.6%)、阳虚(11.0%),虚证占52.8%,痰湿、血瘀为常见兼夹因素,病位在肝、脾、肾;不同级别高血压分组中气虚、阴虚均为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候要素,火在1级、3级人群中分布较高。结论: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湿、血瘀贯穿疾病各阶段,火证表现明显。
郝颖张允岭张志辰李涛吴业清吴海涛王建伟陈宝鑫
关键词:高血压脑卒中高危人群证候要素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危险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分析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为中风后认知障碍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LI患者1 471例,根据认知水平分为认知功能损害组(LICI组)745例和无认知功能损害组(LI组)726例,比较两组人群认知功能损害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舌、脉象。结果:两组在Mo CA评分亚项、总分、年龄、受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病灶数目方面差异显著(P<0.05,P<0.01),证候要素分布呈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龄、教育年限、高血压病史、病灶数目与LI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发生相关,LI患者证候要素复杂多样,特别是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多以复合证候要素为主,症状表现形式多样。
姬少珍金香兰贾蓓李涛王建伟郝颖刘玥姚婷梁晓赵建军曹晓岚张宪忠侯小兵王少杰张虎杨健王玲玲胡皓林安基田军彪吴业清吴浩张允岭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损害中医证候要素
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分析脑梗死后轻度痴呆的神经心理学特征
2015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轻度痴呆的神经心理学特征。方法利用Mo CA量表,对631例脑梗死后轻度痴呆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评,对各认知域亚项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后轻度痴呆各认知域损害发生率不一致,Mo CA量表中各认知域与总分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注意、延迟记忆、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抽象思维与量表总分密切相关,患者认知域损害以注意、延迟记忆、视空间与执行能力损害为主。结论脑梗死后轻度痴呆患者认知损害具有斑片样损害特点,其中延迟记忆及执行能力下降最为显著。
王建伟金香兰牛焕敏贾蓓张志辰姬少珍李涛刘玥陈宝鑫傅晨侯小兵赵建军曹晓岚田军彪王少杰杨健张虎王玲玲胡皓吴浩张宪忠吴业清林安基卢朋刘西李书珍张允岭
关键词:脑梗死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神经心理学特征
日常生活习惯及既往病史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及既往病史中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在京内外共14家单位的神经内科门诊、社区纳入的病例3 000例,分为脑梗死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1 496例和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组1 504例,对患者各项相关病史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年龄、文化程度、高血压病史、脑血管病史、冠心病病史、中风病家族史、红酒、红茶、普洱茶、咖啡、手机、快走、上网、唱歌等因素有、无认知功能障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分析:年龄、有脑血管病史及中风病家族史、饮用红酒或红茶、常打麻将的人群患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大,成为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高、饮用普洱茶、使用手机、进行快走及上网活动者患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小,认为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较多,针对年龄和家族史等不可控因素,应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和早治疗;针对饮酒、饮茶、体育锻炼及促智活动等可控因素,应积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
梁晓金香兰李涛傅晨贾蓓刘玥薛斐然王建伟姬少珍郝颖陈宝鑫侯小兵赵建军曹晓岚田军彪王少杰杨健张虎王玲玲胡皓吴浩张宪忠吴业清林安基卢朋刘西李书珍张允岭
关键词:脑梗死日常生活习惯既往史
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不同年龄组认知损害特点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不同年龄组的认知损害特点,为临床辨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873例,按照国际人口学会年龄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中年组、老年组与高龄组,用Mo CA量表对不同年龄组患者认知损害特点进行评价。结果中年组Mo CA量表评分为(22.91±0.12)分,老年组(22.85±0.13)分,高龄组(22.04±0.31)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延迟回忆及抽象能力认知域得分较中年组下降(P<0.05),高龄组延迟回忆及抽象能力认知域得分较中年组下降(P<0.05),高龄组抽象能力认知域得分较老年组下降(P<0.05);对延迟回忆亚项做进一步分析,高龄组延迟回忆方面显著受损(P<0.05),3组患者经分类提示及多选提示后仍不能正确回忆的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年龄的增加,其认知功能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延迟回忆能力损害程度随年龄增长下降最为明显,记忆过程中的存储、提取环节受年龄影响更为显著。
贾蓓金香兰陈宝鑫李涛郝颖姬少珍王建伟梁晓刘玥张志辰郭蓉娟侯小兵赵建军曹晓岚田军彪王少杰杨健张虎王玲玲胡皓吴浩张宪忠吴业清林安基卢朋刘西李书珍张允岭
关键词:脑梗死轻度认知障碍年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高血压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影响及其病机浅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及其病机,为中医药防治脑卒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既往无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病史的1 073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分为高血压组775例和无高血压组298例,采用颈动脉超声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发生情况。将高血压组分为高血压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观察比较2组的中医症状。结果高血压组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发生检出率高(P<0.05);随高血压病程的进展,颈动脉内膜增厚和斑块发生检出率均增加(P<0.01)。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口唇紫暗、口舌生疮、气短、乏力、潮热盗汗、夜尿频多、苔黄、脉沉、面色晦暗及苔腻等症状出现率同高血压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高血压病程与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发生有关,随高血压病程的进展,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发生逐渐增高;高血压伴颈动脉粥样硬化以虚实夹杂证为主,是在气阴两虚尤以气虚为主的基础上,痰浊与瘀血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火热在此过程中亦有一定的影响。
牛焕敏张允岭杨秀泉张志军张志辰高芳陈宝鑫杨阳王建伟李涛谢玉晗王红梅
关键词:高血压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颈动脉斑块病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