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广德

作品数:73 被引量:177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电子电信
  • 20篇理学
  • 12篇文化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电气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0篇发光
  • 19篇电致发光
  • 18篇有机电致发光
  • 17篇发光器件
  • 16篇电致发光器件
  • 16篇有机电致发光...
  • 9篇教学
  • 6篇课程
  • 5篇量子
  • 5篇白光
  • 5篇白色有机电致...
  • 5篇白色有机电致...
  • 5篇OLED
  • 4篇单片
  • 4篇单片机
  • 4篇通信
  • 4篇厚度
  • 3篇电磁
  • 3篇自旋
  • 3篇物理学

机构

  • 71篇吉林师范大学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4篇吉林大学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长春理工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东北电力大学
  • 1篇长春职业技术...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通化市第十一...

作者

  • 72篇王广德
  • 36篇王立忠
  • 20篇姜文龙
  • 13篇刘洪波
  • 12篇丁桂英
  • 11篇汪津
  • 10篇黄涛
  • 9篇韩强
  • 9篇张刚
  • 8篇刘宏
  • 8篇刘文芳
  • 6篇王立
  • 6篇常喜
  • 6篇齐海东
  • 5篇么艳平
  • 5篇丛林
  • 5篇孟昭晖
  • 4篇曾和平
  • 4篇欧阳新华
  • 4篇郑长义

传媒

  • 19篇吉林师范大学...
  • 7篇光电子.激光
  • 4篇液晶与显示
  • 4篇甘肃联合大学...
  • 3篇半导体光电
  • 3篇廊坊师范学院...
  • 2篇理化检验(物...
  • 2篇高师理科学刊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长春师范学院...
  • 2篇科技广场
  • 2篇高教论坛
  • 2篇职业时空
  • 2篇白城师范学院...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Journa...
  • 1篇物理学报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发光学报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12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12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3
  • 1篇2002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MCzHQZn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2010年
通过结构为ITO/2T-NATA(20nm/NPBx(20nm)/MCzHQZn(30nm)/BCP(10nm)/Alq3(20nm)/LiF(0.5nm)/Al、ITO/2T-NATA(30nm/MCzHQZn(30nm)/BCP(10nm)/Alq3(30nm)/LiF(0.5nm)/Al和ITO/2T-NATA(20nm/MCzHQZn(30nm)/NPBx(16nm)/BCP(10nm)/Alq3(25nm)/LiF(0.5nm)/Al的3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证明了MCzHQZn既具有空穴传输特性,又具有较好的发光特性。MCzHQZn在器件1中作发光层,器件最大亮度在电压16V时达到3692cd/m2,电压13V时的最大效率为0.90cd/A,发光的峰值波长为564nm;MCzHQZn在器件2中既作发光层又作空穴传输层,器件最大亮度在电压为13V时达到1929cd/m2,电压12V时的最大效率为0.57cd/A,发光的峰值波长也为564nm;MCzHQZn在器件3中作空穴传输层,由NPBx作发光层,器件最大亮度在电压为14V时达到3556cd/m2,电压9V时的最大效率为1.08cd/A,发光的峰值波长为444nm。
王广德姜文龙丁桂英黄涛高永慧欧阳新华曾和平
磁场对基于Co铁磁薄膜的有机发光器件效率和电流的影响
2010年
制备结构为ITO/Co/NPB/Alq3/LiF/Al的有机发光器件,测量了室温下磁场对器件发光效率和电流的影响.发现磁场强度小于80mT时,器件发光效率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为18.8%,随磁场强度的继续增加发光效率的增强趋于饱和.效率的增加是Co的自旋极化的注入和磁场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旋极化注入起主要作用.在磁场强度小于60mT时电流随磁场增强而增加,最大为6.9%,随磁场强度的进一步增加电流的增加有所减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归结为磁场相关的单线态极化子对的解离和三线态激子与自由载流子相互作用导致的结果.
汪津姜文龙华杰王广德韩强常喜张刚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自旋极化磁场效应
ITO表面处理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用Al2O3抛光液处理ITO表面制备了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将ITO玻璃片分别放入Al2O3水选分级后的不同粒度的抛光液中,进行不同时间的超声处理,发现随着Al2O3抛光液粒度不同、超声时间的不同、ITO的表面质量不同,器件的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优化发现,当Al2O3抛光液水选分级后的粒度是0.6μm,超声时间为10min,采用导电层的厚度是50±10nm,方块电阻是40Ω/□的ITO时,器件的亮度在同一电压下提高了三倍多,器件达到100cd/m2的亮度所需驱动电压也由9V降至6V,器件的最大亮度在15V时达到了25880cd/m2,最大效率也由2.5cd/A提高至3.82cd/A.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对ITO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经过Al2O3抛光液处理的ITO玻璃片表面粗糙度降低了,粗糙度的降低有助于阳极和有机物的结合,有利于空穴的注入,从而使得器件性能得到改善.
王静姜文龙王广德王立忠汪津韩强丁桂英刘式墉
关键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ITO抛光
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等学校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从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提出了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设想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其宗旨是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满足当今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
王立忠于晓平黄涛刘洪波齐海东王广德
关键词:课程改革虚拟实验职业技能训练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设计被引量:3
2013年
设计了一种数字频率计,能够测量的频率范围是1H Z^25MH Z,待测信号的波形可以是正弦波、三角波或者方波,幅度范围是0.2V^24V。该设计在高频段应用多周期同步法、在低频段应用周期法来对被测信号的频率进行测量,从而使频率计具有更高的准确度。使用分频芯片,可避免对信号进行预先评估,超出测量范围时会自动提示。
黄涛王广德王立忠
关键词:数字频率计单片机分频
检测片状电阻器镀层厚度的金相制样法
2003年
片状电阻器是由陶瓷材料和金属镀层构成 ,因不同型号的片状电阻器仅 2mm× 0 .5mm和 2mm× 1mm ,镀层仅 0 .5mm× 0 .5mm ,要从侧面测试片状电阻器镀层的厚度 ,对包埋样品的粘合剂的粘合性能 ,粘合剂的硬度与被测物的硬度是否一致提出了较高要求。经大量实验 ,用快干腻子固定和镶嵌片状电阻器试样 。
王立王广德王静
关键词:片状电阻器镀层厚度陶瓷材料金相分析
医用局域有线呼叫系统的硬件设计被引量:1
2010年
医院经常由于医患之间的处置不及时产生纠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一个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RS-485总线技术的病房呼叫系统.系统由单片机控制继电器的通断,选择某一分机,使语音信号在通过1062A在主机和该分机之间传输.系统应用RS-485半双工串行通信协议,可以实现远距离的信息传输,采用12864液晶显示器可以动态显示病房号、病床号,利用DS1302时钟芯片实现万年历功能,采用24C02芯片存储系统的常用设置数据.
王广德王立忠刘洪波孟昭晖丛林
关键词:单片机查询有线通信呼叫
加强力学相对性原理的教与学
2006年
论述了什么是相对论,指出以往大一力学课讲解力学相对性原理不够。
王广德于秀华郑长义刘宏
关键词:相对性原理相对论
变频器恒压供水教学演示系统设计被引量:5
2010年
为了锻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供水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城市供水的现状,设计了一套以变频调速技术为基础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该系统综合运用继电控制技术、变频调速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恒压供水的参数整定,保证了供水系统维持在最佳运行状况,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系统设计能力和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王立忠王广德刘洪波韩强孟昭晖丛琳
关键词:恒压供水变频调速节能
“电路、信号和控制系统”课程的整合和优化被引量:2
2011年
"电路基础"、"信号与系统"和"自动控制原理"是我校电子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然而,长期以来这三门课程独立授课,内容交叉、重复,浪费学时,彼此之间衔接不合理,没有从整个课程体系系统化的角度讲授有关内容。在本校课程教学改革中,提出了将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三门课整合为一门"电路、信号和控制系统"课程。本文首先提出整合思路,然后提出整合的方案,最后讨论了实际教学试验,看到整合后的课程不仅缩短了教学时间,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
么艳平史红王广德
关键词:电路信号控制系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