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婷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URG1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URG11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68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URG11在前列腺癌组织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URG11阳性率为70.6%;对照组阳性率为2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32,Pp<0.01).URG11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强度与Gleason评分、TNM分期呈正相关(r=0.354、0.740,P<0.05),而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URG1 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前列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潘斌邓志海洪余德潘晓婷甘丹卉陈洁
- 关键词:前列腺癌
- FISH检测子宫颈石蜡组织切片与液基薄层细胞中hTERC基因的比较
- 2017年
-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几年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在临床工作中对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各大医院相继开展FISH技术检测子宫颈hTERC基因检测应用。同时已有很多子宫颈液基细胞涂片FISH技术检测的相关报道。而子宫颈石蜡包埋切片FISH技术检查子宫颈hTERC基因在临床应用比较少。
- 潘晓婷吴秀张哲珺甘丹卉蒋光愉
- 关键词:HTERC基因FISH石蜡包埋组织液基薄层细胞
- 宫颈组织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宫颈组织人染色体端粒酶(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h 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6例宫颈石蜡标本,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对照组18例(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或鳞状上皮化生);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mtrae 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组30例;CINⅠ-Ⅱ组28例;CINⅡ组35例;CINⅢ组35例;宫颈癌组20例,其中初治15例(鳞癌11例,腺鳞癌3例,腺癌1例),治疗后复发5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上述标本的h TERC基因表达情况,并与宫颈癌其他筛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1)对照组、CINⅠ、CINⅠ-Ⅱ、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组中h TERC基因扩增率分别为5.6%、10.0%、32.1%、65.7%、88.6%及95.0%。对照组和CINⅠ组h TERC基因扩增率均显著低于CINⅠ-Ⅱ、Ⅱ、Ⅲ级和宫颈癌组(均P<0.05);宫颈组织中h TERC基因的扩增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递增而逐渐增加(χ2=12.270,P<0.05)。(2)宫颈组织h TERC基因检测对预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1.1%、79.3%、80.4%、85.9%、73.0%、3.92、0.24及0.60。结论宫颈组织中h TERC基因检测对宫颈高度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 伍军平罗新王晓玉甘丹卉潘晓婷
- 关键词:宫颈肿瘤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 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差异化治疗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差异化治疗的应用。方法: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观察人类染色体端粒酶基因(hTERC)扩增程度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程度关系。检测63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涂片(TCT)和50例宫颈活检石蜡切片hTERC基因的扩增程度。结果:两组结果均显示,随着TBS分级或病理分级的升高,hTERC基因阳性率增加。hTERC基因异常细胞比例与TBS分级或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等级相关系数为0.403/0.612。结论:hTERC基因扩增程度可能为宫颈疾病发展的重要风险预测因子,反映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变程度,可辅助病理分级的准确判断。
- 蒋光愉甘丹卉潘晓婷
- 关键词:HTERC基因FISH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鳞状细胞癌
- 宫颈石蜡标本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
-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CC)石蜡标本中人染色体端粒酶(hTERC)基因扩增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6例宫颈石蜡标本,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对照组...
- 伍军平罗新王晓玉甘丹卉潘晓婷
-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石蜡切片宫颈上皮内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