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红
- 作品数:49 被引量:111H指数:5
- 供职机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被引量:7
- 2009年
- 阐释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了高职院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对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实施进行了探讨。
- 沈燕红
-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
- 纳兰词风的文化生态考察被引量:3
- 2006年
- 文章是文化学的批评方法在纳兰性德词风研究中的一次尝试。通过时代气候、身世家庭、个性理想三个方面的考察,力求还原词人身处的文化生态环境,进而理清纳兰性德“哀感顽艳”、“婉丽凄清”词风的内蕴及成因。
- 沈燕红
- 关键词:纳兰性德词风文化分析
- 晚清民初学者冯幵及其未刊抄本《秋辛词》被引量:2
- 2017年
- 晚清民初学者冯幵所著《回风堂词》一卷,早在民国时期辑入《彊村丛书·沧海遗音集》雕版行世;而所著《秋辛词》,后人却未曾亲见。今发现宁波天一阁藏有冯幵未刊抄本《秋辛词》一卷五十四首,为其十六至二十六岁回肠荡气时所作,由冯幵亲自编定。《秋辛词》为冯词全璧或可面世开启了关键性一步,为冯词文本校勘、版本流变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对其词学实践、词风演变的探讨具有重要价值,并能丰富和完善晚清近代名家词集的整理研究成果。
- 沈燕红朱惠国
- 关键词:晚清民初
- 两岸技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比较——以台湾龙华科技大学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2014年
- 一、通识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比较
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创办于1969年,办学绩效优良,是台湾北部第一所科技类的私立大学。2003~2012年连续9年获台湾教学卓越计划补助金额。为台湾北部私立技专校院第一名。2012年获典范科大补助.设产学研究中心。在台湾私立大学毕业生的业主偏好年度统计中。龙华科技大学排名第三。龙华取得卓越成绩,与其2001年升格为科技大学并实施通识教育理念密切相关.
- 沈燕红
- 关键词:通识教育课程比较院校两岸
- 海洋文化视野下的浙东渔歌
- 2015年
- 浙东渔歌是浙江东部海岛或沿海地区渔民在海上捕鱼作业或休渔晒网时自编自唱的民间歌谣。渔歌中的"海"、"船"、"鱼"等典型意象或物象,呈现出浓厚的海洋文化色彩,是浙东渔歌的一大特征;浙东渔歌按内容可分为劳动渔歌、风土渔歌和生活渔歌等,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浙东渔歌给人留下宏阔的审美感受,蕴含刚毅的人文精神,具有丰厚的遗产价值。
- 沈燕红
- 关键词:海洋文化
- 对话与建构——解释学给文学教学的启迪被引量:1
- 2002年
- 本文从解释学的有关理论出发观照文学教学。提出文学教学应是一种对话型的教学,要确立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重视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建立平等真诚的师生对话关系;指出文学阅读是文本意义不断建构的过程,承认课文意义的多解性,善于挖掘作品的空白,拓宽学生的期待视野。
- 沈燕红
- 关键词:解释学文学教学教学交往接受美学文学阅读
- 台湾职技院校“职场伦理”通识课程理念、实践及借鉴被引量:1
- 2013年
- 职场伦理即为职场中必须遵守的礼仪、守则、法规与道德规范。文章阐述了"职场伦理"通识课程的背景与理念,梳理了台湾技职院校"职场伦理"通识课程开设与发展状况,并以龙华科技大学为个案对"职场伦理"通识课程教学实践进行剖析,进而探讨对大陆高职院校的借鉴与启示。
- 沈燕红
-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精神
- 2004年
-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存在着诸多缺失,表现为文化底蕴的浅乏、价值体系的混杂、心理素质的脆弱等各方面。高职院校确立职业教育人文为先的新理念,进而建构学生人文化的生活世界,同时发挥教师文化精神的作用,是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升人文精神的重要策略和途径。
- 沈燕红沈茂生
- 关键词:高职人文素质人文精神
- 论海洋强国语境中的高职海洋文化教育被引量:2
- 2016年
- 高职学生占据大学生群体的半壁江山,他们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坚实力量。由于受重陆轻海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海洋文化教育长期缺失,高职学生海洋意识淡薄。海洋文化对海洋人才培养、区域经济发展和强国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因此应加强海洋文化教育,并从五个方面建构高职海洋文化教育体系,这五个方面分别是确立海洋文化教育理念、营造海洋文化校园氛围、构筑海洋文化教学体系、组织海洋文化实践活动、形成海洋文化教育合力。
- 沈燕红
- 关键词:高职海洋文化教育
- 两岸技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比较——以台湾龙华科技大学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台湾和大陆有着相同的血脉和文化背景,近年来两岸学术交流和教育合作日益增多。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龙华科技大学自2008年始,建立了紧密的教学合作关系。本文以两校为例,对两岸的通识教育课程做了三个层面的比较与研究:通识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内容、通识教育课程管理与师资,同时得出几点启示与借鉴。
- 沈燕红
- 关键词:两岸通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