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义元

作品数:138 被引量:1,979H指数:30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6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7篇水稻
  • 23篇化感
  • 18篇化感作用
  • 15篇籽粒
  • 15篇胁迫
  • 14篇杂交
  • 14篇生理生化
  • 14篇基因
  • 14篇灌浆
  • 12篇性状
  • 11篇杂交水稻
  • 11篇籽粒灌浆
  • 10篇基因型
  • 10篇草坪
  • 9篇再生稻
  • 8篇杂种
  • 7篇遗传方差
  • 7篇栽培
  • 7篇化感物质
  • 6篇杂种优势

机构

  • 134篇福建农林大学
  • 10篇福建省农业厅
  • 5篇厦门市公路局
  • 4篇福建农业大学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莆田市农业科...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韩国庆北国立...
  • 1篇福建农业职业...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138篇梁义元
  • 127篇林文雄
  • 76篇郭玉春
  • 75篇梁康迳
  • 40篇陈芳育
  • 39篇何华勤
  • 16篇沈荔花
  • 14篇陈鸿飞
  • 12篇陈志雄
  • 11篇李亚娟
  • 11篇林瑞余
  • 11篇肖美秀
  • 9篇王松良
  • 9篇柯庆明
  • 9篇陈冬梅
  • 8篇熊君
  • 8篇何海斌
  • 8篇陈祥旭
  • 8篇吴杏春
  • 8篇张志兴

传媒

  • 26篇应用生态学报
  • 15篇中国生态农业...
  • 10篇福建农业大学...
  • 9篇中国农学通报
  • 7篇福建农林大学...
  • 6篇福建农业学报
  • 6篇作物学报
  • 5篇农业现代化研...
  • 4篇福建稻麦科技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草业科学
  • 3篇中国生态学会...
  • 2篇生态学报
  • 2篇Journa...
  • 2篇生物数学学报
  • 2篇福建农业
  • 2篇第14届全国...
  • 2篇中国生态学会...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种子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16篇2006
  • 10篇2005
  • 13篇2004
  • 18篇2003
  • 23篇2002
  • 12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4篇1996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对镉累积的遗传生态学特性研究
<正>本研究在前期预备试验和研究工作基础上,以我国稻米污染较为严重的 Cd、Pb、As、Cr、 Hg 等有毒重金属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水稻籽粒中这几中有毒重金属积累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筛选到若干个籽粒 Cd、Pb、As...
柯庆明梁康迳朱燕肖美秀梁义元郭玉春何华勤林文雄
关键词:基因型抗性遗传
文献传递
不同类型水稻籽粒灌浆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5
2003年
以3个较大穗型的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IR_(65600-85)”、“培矮64S/E32”、“Ⅱ优86”为材料,试验研究水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其有关生理生化活性变化结果表明,3个水稻的强势粒起始生长势均高于弱势粒,从而更早进入灌浆盛期;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强势粒高峰值均出现在花后6d,弱势粒峰值出现在花后12d;淀粉合成酶活性强势粒在花后0~18d高于弱势粒,尔后弱势粒高于强势拉,但“IR_(65600-85)”弱势粒后期活性仅弱高于强势粒,造成3个水稻的弱势粒灌浆不如强势粒,尤其是“IR_(65600-85)”弱势粒生理生化活性更低,其籽粒充实最差,结实率也最低。
黄锦文梁义元梁康迳林文雄
关键词:籽粒生化特性水稻灌浆特性
一种散穗型香稻两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穗型香稻两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属于特种水稻不育系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水稻两系不育系(一系两用)、散穗型水稻品系、香稻品系为杂交亲本;采用三交的杂交配组方法,通过在两系不育系不育期和可育期的不同光温条件...
梁康迳梁义元陈芳育郭玉春郑秀娟
水稻对低剂量UV-B辐射胁迫的分子应答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 ,分析了水稻幼苗受低剂量UV B辐射的mRNA表达丰度差异 ,获得了 18个差异片段 ,其中 15个差异片段在表达水平上有差别 ,1条为被抑制表达 ,而UV B诱导特异表达的为 2条 .将这 2条片段进一步回收、重扩增发现确为特异带型 .对其中的一个差异片段RUVB2进行序列测定和国际互联网查询结果表明 ,该序列位于Oryzasativa第 10染色体的OSJNBb0 0 91N2 1BAC上 (登录号 :AC0 9112 2 ) ,且该cDNA片段与水稻的 3个EST序列有 95 %以上的同源性 。
曾建敏林文雄梁康迳陈芳育郭玉春唐莉娜何华勤王经源梁义元
关键词:MRNA差异显示水稻
超级稻分蘖特性研究初报被引量:8
1997年
初步研究表明:(1)超级稻秧苗素质好,秧苗壮,假茎宽达0.6cm,比对照满仓515高25%,发根力强比对照高1.05倍,最长根比对照长46.9%;地上部千重平均为0.71g/株,明显高于对照。(2)少蘖大穗,成穗率高,8个外引超级稻穗数在4~9之间,成穗率高达85%,比对照高18.5%。经切片观察,结果表明:低节位分蘖芽1/0~3/0基本处于败育,而5/0、6/0、7/0的腋芽原基正常分化,且有大量的根原基发生;穗粒数为200粒左右,二次枝梗数多。(3)株型良好、叶片厚、硬、直立,倒三叶叶基角分别为14.3~19.0°、16.0~27.0°、19.0~33.0°,抗倒伏。
郭玉春梁义元林文雄
关键词:超级稻穗部性状成穗率水稻
冷暖季型草坪混播技术研究 Ⅰ建植技术与养护管理被引量:9
2004年
冷、暖季型草坪混播为过渡地区草坪建植的一种新尝试。在成功建植实践的基础上 ,提出了冷暖混播的技术要点及管理日志 ,并总结了一套相应的建植技术和养护管理方法 ,以期为过渡地区草坪建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达到延长草坪绿期、保持四季平衡、改善草坪品质、提高坪用质量的目的。
沈少君林文雄陈芳育梁义元钟淮钦王志勇
关键词:暖季型草坪草建植技术养护管理草坪品质坪用质量
气候条件对杂交水稻籽粒灌浆的影响被引量:24
1992年
1979-1988年对杂交水稻汕优3号、四优2号、汕优63和汕优64等组合分期播种试验的有关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籽粒灌浆特性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结果:①杂交水稻群体籽粒具有明显的2次灌浆高峰.汕优3号的两次高峰分别出现在开花后的第12天和30天.②杂交水稻自开花至完熟分5个阶段,其中汕优3号开花后0-5天灌浆缓慢,需要足光和高温.在19-30℃,灌浆速度与温度呈正相关.6-10天和11-15天以日均温27.3℃,强光照,相对湿度75%为最适.16-20天和21-完熟期以日均温22.3℃,每天日照不少于6.53小时,相对湿度70-80%为宜.开花后6-10天和16-20天,日最高温>35℃对灌浆不利,秕谷率高,减产.③环境不适或后期叶片早衰,杂交水稻只有一次灌浆高峰,结实率和粒重均低,减产.故后期田间管理很重要.
林文雄吴志强梁义元
关键词:气候条件杂交稻籽粒灌浆水稻
不同品种水稻产量形成过程的养分积累与分配特征研究被引量:23
2007年
通过测定三系杂交稻"汕优63"、两系杂交稻"两优2186"和常规稻"IR64"不同器官N、P和K含量动态,探讨了3种水稻各生育期的养分积累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3种水稻稻株N含量均随生长过程逐渐下降,同一生育期水稻N含量以"汕优63"最高;除"汕优63"K含量在齐穗时明显上升外,3种水稻的K含量随生长过程逐渐下降;而P含量总体上在分蘖盛期最高。完熟期3种水稻的N积累量依次为24.79g/m2、15.14g/m2和14.42g/m2,P积累量为4.766g/m2、3.306g/m2和3.678g/m2,K积累量为2.439g/m22、.029g/m2和1.725g/m2。"汕优63"分配到籽粒中的N素比例为61.23%,分别比"两优2186"、"IR64"高17.97%和11.23%;分配到籽粒中的P素比例为62.97%,分别比"两优2186"、"IR64"高6.41%和9.63%;分配到籽粒中的K素比例为27.51%,分别比"两优2186"、"IR64"低3.00%和2.39%。在全生育期中,"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N需求量依次为31.33g/m2、22.88 g/m2、24.82g/m2,N、P、K吸收比依次为1∶0.192∶0.098、1∶0.219∶0.134和1∶0.255∶0.120。3种水稻中"汕优63"的养分生产效率最低。N、P、K生产效率"汕优63"依次为37.25kg/kg、193.80kg/kg和378.80kg/kg,"两优2186"依次为52.54 kg/kg、240.38kg/kg和392.16kg/kg,"IR64"依次为58.38kg/kg、228.83kg/kg和487.80kg/kg。三系杂交稻"汕优63"的N、P、K需求量大,积累量高,分配到籽粒中的比例亦高,与其高产特性相吻合。在保证N、P、K供给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养分生产效率是实现"汕优63"高产、高效的关键。
林瑞余梁义元蔡碧琼蔡向阳肖美秀郑履端林文雄
关键词:水稻养分积累养分分配
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机理和调控技术 Ⅱ.水稻旱育稀植高产的生态学机理被引量:8
1999年
肥床旱育增加了苗床土壤的微生物类群并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有效性,培育出壮根、矮化、带蘖秧苗;旱育秧移栽前后均表现出强大的生理生化优势;旱育稀植有利于协调水稻个体和群体生长,使其中期在增加有效穗的基础上,提高成穗率,促进后期高光效群体的形成,并优化群体产量的穗粒结构.试验表明,旱育秧产量主要分布在主茎和 1/0~5/0 叶节位穗上,而对照分布在主茎和3/0~7/0 叶节位穗上.
王松良林文雄梁义元余高镜
关键词:水稻旱育稀植
镉胁迫对不同水稻基因型生长的影响源与环境科学被引量:4
2008年
从形态指标、产量构成因素研究水稻对重金属耐性特征,筛选和培育籽粒有毒重金属积累低且对重金属耐性较强的品种,是在轻、中度重金属污染土壤上持续生产安全稻米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该文以耐性不同的两个水稻品种(Lement,低累积型和Dular,高累积型)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胁迫对水稻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各器官Cd含量随Cd处理水平和生育进程而增加,且吸收的Cd主要积累在根系,Cd在水稻各部位中的分布规律为:根>茎>叶>穗>稻米。从水稻产量的构成因素来看,镉胁迫导致Dular水稻产量下降的的最主要原因是分蘖受阻,有效穗减少。结果还表明,低累积型水稻品种的镉耐性与其吸收镉相对较少或向地上部运输比例较少有关。
柯庆明林文雄梁康迳梁义元张志兴肖美秀
关键词:SATIVA基因型CD胁迫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