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克祥

作品数:90 被引量:340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1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4篇动脉
  • 26篇手术
  • 26篇主动脉
  • 17篇心脏
  • 16篇体外循环
  • 16篇外循环
  • 13篇夹层
  • 12篇主动脉夹层
  • 12篇外科
  • 11篇瓣膜
  • 8篇术后
  • 7篇动脉弓
  • 7篇主动脉弓
  • 6篇心血管
  • 6篇细胞
  • 6篇肺动脉
  • 5篇心脏瓣膜
  • 5篇血管
  • 5篇肺动脉高压
  • 4篇心房

机构

  • 63篇吉林大学第二...
  • 24篇吉林大学
  • 5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3篇吉林大学白求...
  • 2篇吉林大学中日...
  • 2篇秋田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作者

  • 90篇柳克祥
  • 41篇许日昊
  • 40篇王天策
  • 37篇朱志成
  • 22篇张曙东
  • 14篇李博
  • 12篇王勇
  • 12篇朴虎林
  • 11篇赵科研
  • 10篇吴慧颖
  • 10篇王勇
  • 10篇孙卫红
  • 8篇李博
  • 7篇朴虎林
  • 7篇李丹
  • 7篇刘铁成
  • 7篇孙江滨
  • 6篇周升柱
  • 6篇侯明晓
  • 6篇李丹

传媒

  • 16篇中国老年学杂...
  • 10篇中国实验诊断...
  • 7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胸心血管...
  • 4篇中国体外循环...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佳木斯医学院...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6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3篇2013
  • 11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6
  • 3篇1992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血管术后体外膜肺氧合治疗5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的治疗及相关并发症防治的经验与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1月~2015年7月心血管术后患者58例,这些患者因心功能下降,无法维持有效循环或无法脱离体外循环,而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总结并分析这些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体外膜肺氧合的应用指征与治疗方案。结果本组病例ECMO脱机率为52.45%,出院率为32.67%,ECMO转流期间气管插管拔除率为37.93%。并发症发生率为75.86%,其中机体并发症包括出血和渗血16例、感染9例、肾功能不全8例、高胆红素血症8例、血小板减少2例、肢体远端缺陷1例、继发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1例;机械性并发症为氧合器及管路血栓9例、氧合器渗漏1例。结论在ECMO治疗期间应注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同时加强对相关机体并发症及机械并发症的防治,对于提高ECMO的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杜宇郑晓梅王玲凤张旭柳克祥孙卫红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并发症心血管手术心力衰竭
中度低温停循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0年
目的探讨中度低温(28℃)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50例应用深度低温(25℃)停循环技术,50例应用中度低温(28℃)停循环技术。手术方式为升主动脉置换术,内覆式主动脉弓部置换术,降主动脉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术。对比研究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结果中度低温组死亡2例,深度低温组死亡3例。中度低温组在降温时间、停循环时间、复温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第1天转氨酶较深度低温组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肌酐、总胆红素、卒中、下肢轻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一过性意识障碍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中度低温组在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和深度低温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保证充分脑灌注及脊髓保护的条件下,中度低温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中应用较为安全,且能减少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朴虎林王维铁王勇李博朱志成李丹王天策许日昊柳克祥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中度低温体外循环手术后并发症
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外科手术及急诊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在非心脏外科手术及急诊抢救中的应用经验,旨在进一步拓宽体外循环技术在综合医院多学科领域里的应用范围。方法 2005年1月~2012年3月共完成的9例体外循环技术在非心脏外科手术及急诊抢救中的应用。4例采用股-股转流技术,1例采用升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转流技术,2例分别采用降主动脉和右心房插管输血技术,2例分别采用升主动脉与股静脉和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股静脉插管转流技术。结果 9例体外循环转流顺利实施,体外循环时间17~180 min,3例阻断时间29~46 min,8例手术及急救成功,术后顺利康复出院,1例心脏骤停的冠心病患者抢救无效,心脑复苏失败,死亡。结论体外循环技术的应用,使传统方法难以完成的高难度非心脏外科手术获得成功,也为非心脏外科手术术中大出血的急诊抢救提供新的救治手段。
张曙东张冰孙卫红杨茹淇杜宇王天策许日昊朱志成柳克祥
关键词:体外循环技术非心脏外科手术急诊抢救生命支持
两种硬膜外穿刺技术对术后腰痛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刘铁成王丽萍周升柱曹利艳柳克祥
关键词:术后腰痛穿刺技术硬膜外穿刺穿刺损伤常见并发症麻醉方法
用于心血管外科的具有动脉防回流功能的脑灌注插管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具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心血管外科的具有动脉防回流功能的脑灌注插管;包括脑灌注插管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血液回流球囊,所述防血液回流球囊安装在所述脑灌注插管本体的动脉端,以及与防血液回流球囊相通的...
柳克祥朱志成朴虎林王勇郑晓梅崔丹李博李丹王天策
中国心脏瓣膜术后多中心低强度抗凝治疗注册登记及随访研究被引量:45
2016年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强度、方法及监测指标。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数据库”中注册登记的全国35家医院2577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住院期间抗凝治疗数据,并就其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与西方人群[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成人心外科数据库(STS—ACSD),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抗凝治疗指南]进行比较。随访11家医院20519例术后患者(研究终点2年),探讨适合中国人的抗凝治疗强度及方法。结果25773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年龄(48.6±11.2)岁,女性占56.7%(14613/25773);风湿性心脏病为主要病因(87.5%,22551/25773),二尖瓣狭窄是最主要病变(56.2%,14484/25773);术前40.9%的患者合并心房纤颤(房颤),同期射频消融手术(Maze)者占9.2%;二尖瓣置换是最主要的手术方式(47.4%),使用机械瓣膜占94.8%;35家医院(100%)均使用国际标准比值(INR)作为抗凝监测指标,31家医院(88.6%)INR目标值1.5—2.5。住院期间100069例次INR的实测均值为1.84±0.53,其中89.2%在1.5—2.5,华法林平均剂量(2.82±0.93)mg/d;瓣膜术后早期抗凝治疗的主要方法:首次服用华法林在术后48h内占88.5%,维持量给药法占79.4%,不需其他抗凝药桥接治疗占84.6%;术后住院期间抗凝并发症发生率低:严重出血率0.02%,血栓形成及栓塞率均为0.05%,无抗凝相关死亡。共18974例获随访(9493例随访满2年),随访率92.47%,随访总量30012人年,失访1545例(7.53%)。总抗凝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0.67/100人年(202例次)和0.15/100人年(47例),严重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0.25/100人年(76例
董力石应康许建屏张尔永刘金成李亚雄倪一鸣杨谦韩涛付博陈进任莉魏蜀亮陈灏柳克祥于风旭刘建实肖明第吴树明张凯伦黄焕雷蒋树林乔晨辉王春生徐志云周新民王东进倪立新肖颖彬姜胜利张桂敏梁贵友杨思远伯平钟前进张进宝张希朱亚彬滕晓朱鹏黄烽肖亦敏曹广庆田海
关键词:心脏瓣膜假体植入低强度抗凝治疗多中心研究随访研究
三尖瓣硬质三维成形环治疗左心系统瓣膜疾病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1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杨桂林许日昊王天策朱志成张曙东柳克祥
关键词:三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成形术
生长分化因子5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运动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5(GDF5)对心肌梗死后血管修复的作用,阐明其修复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10、50及100μg·L-1)的GDF5作用于细胞,同时设正常对照组,CCK8法和立体培养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和细胞迁移。结果:CCK8实验法,GDF5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随着GDF5剂量的增加,抑制率也相应地增加达2倍以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立体培养法检测,GDF5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运动有明显促进作用,随着GDF5剂量的增加,细胞运动明显增快,不同浓度GDF5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F5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起到抑制作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起到促进作用。
李博吴慧颖朴虎林柳克祥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5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影响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效果的因素探讨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影响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因素,提高不停跳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外科89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均在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搭桥。按是否并行体外循环将患者分为两组: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OPCABG组) 797例,其中男592例、女205例,平均年龄(60.5±8.4)岁;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组(OPBH组)101例,其中男77例、女24例,平均年龄(61.5±8.2)岁。结果 OPCABG组患者平均搭桥数(3.36±0.74)支,OPBH组患者平均搭桥数(3.71±0.69)支,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CABG组和OPBH组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10.8±9.5)h vs.(20.6±12.3)h]、住ICU时间[(28.8±15.5)h vs.(37.4±30.8)h]、住院时间[(10.9±4.8)d vs.(14.8±8.6)d]、死亡率(1.1%vs. 3.0%)、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2.4%vs. 8.9%)及体外膜肺氧合使用率(0.5%vs.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98例患者死亡12例,总体无输血率为91.3%。结论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心尖及心肌固定器的引入、手术技术和方法的改进、良好的麻醉管理、血管活性药物的灵活精确运用,绝大多数手术患者取得良好效果,但对于那些心脏显著扩大,心功能差,术中搬运心脏导致循环不稳定的患者,需要体外循环的引入。
刘云朴虎林李博王勇谢楚龙魏士博徐健高星昊杜宇柳克祥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平滑肌细胞的组织培养及鉴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应用条件培养基体外诱导成年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平滑肌细胞,探讨其作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应用DMEM添加PDGF-BB和维生素C(VIT-C)体外培养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的骨髓单核细胞,通过形态学观察鉴定培养的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4-6代细胞中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标记α-肌动蛋白(α-SMA)和肌球蛋白重链SMMHC,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第5、6代细胞中平滑肌细胞的阳性率。结果: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条件培养基的诱导下稳定传代至第6代后达到种子细胞的种植数量107-108,单独DMEM培养需要42 d,添加PDGF-BB/VIT-C后时间减少为33 d。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提示,大部分细胞α-SMA阳性、SMMHC阴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第5、6代细胞的α-SMA阳性率分别为57.8%和66.8%。结论:体外条件培养基能诱导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为平滑肌细胞,并可作为组织工程血管构建的种子细胞。
谢众上吴慧颖赵科研柳克祥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平滑肌细胞组织工程血管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