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正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内镜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SMT患者82例,患者均行EUS检查;根据EUS结果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经黏膜下隧道内镜肿瘤切除术(STER)、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等,比较EUS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根据EUS诊断结果制定的术前方案与实际的手术方案符合率。结果EUS能清晰显示消化道SMT的层次来源、大小、回声、边界;经EUS诊断85例病灶,12例EUS诊断与病理诊断不一致,其中2例食管间质瘤、2例胃间质瘤、1例胃窦血管球瘤、1例副脾、1例神经鞘瘤、1例腺肌瘤、1例纤维瘤误认为平滑肌瘤,2例胃平滑肌瘤、1例胃体异位胰腺均误认为间质瘤,EUS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5.9%(73/85);ESD手术40例,ESE手术34例,STER手术2例,EFTR手术9例,其中2例术中转腹腔镜术,术后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根据EUS制定的术前方案与实际的手术方案符合率为97.6%(83/85)。结论EUS是诊断消化道SMT较准确的方法,对内镜下治疗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指导价值。
- 查正伟甘惠中彭琼孔德润
- 关键词:超声内镜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 中老年假膜性肠炎患者17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分析中老年患者假膜性肠炎(PMC)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对PMC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7例P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7例PMC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5岁,均存在基础疾病。患者均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腹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等症状,其中4例合并腹水。15例联合使用两种及以上抗生素。肠镜多有典型的假膜样改变。经停用抗生素,使用甲硝唑、益生菌等治疗,14例好转出院。结论 应重视存在免疫力低下原发病的中老年患者使用抗生素时PMC的诊断;除腹泻、腹痛等症状外,腹水可能是PMC的临床特征之一;粪便涂片联合结肠镜检查有益PMC的诊断;及时停用抗生素,联合甲硝唑或万古霉素及益生菌是治疗PMC的主要方法。
- 甘惠中查正伟彭琼
- 关键词:抗菌药腹水
- 二甲硅油联合链霉蛋白酶对NBI联合放大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二甲硅油联合链霉蛋白酶对窄带成像技术(NBI)联合放大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行NBI联合放大胃镜检查的患者87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29例。A组患者在检查前30 min口服50 m L温水(含有二甲硅油散6 m L);B组患者在检查前30 min口服50 m L温水(含有二甲硅油散6 m L+链霉蛋白酶20 000 U+碳酸氢钠1 g);C组患者在检查前15 min口服50 m L温水(含有二甲硅油散6 m L+链霉蛋白酶20000 U+碳酸氢钠1 g)。比较三组的气泡黏液清除有效率、胃镜检查时间以及患者耐受性。结果 B组和C组的气泡黏液清除有效率分别为96. 55%和100. 00%,均高于A组的79. 31%(P <0. 05)。C组胃镜检查时间短于A组(P <0. 05)。三组对胃镜的耐受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二甲硅油、链霉蛋白酶联合应用相比二甲硅油单一应用,可明显提高胃镜检查效果,胃镜视野更清晰,并缩短检查时间,建议在检查前15 min使用可获得满意效果。
- 黄健彭琼甘惠中冯广铭查正伟戴夫
- 关键词:放大胃镜窄带成像技术二甲硅油链霉蛋白酶
- 伪膜性肠炎17例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 分析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ous enterocolitis,PMC)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对PMC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所有临床科室2008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17例伪膜性肠...
- 甘惠中查正伟彭琼
- 关键词:伪膜性肠炎抗生素腹水肠镜
- 不同内镜治疗方法肠息肉大小与形态的比较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内镜息肉切除术的肠息肉大小、形态及术中并发症的差异。方法:收集224例行肠息肉治疗的患者资料,共计切除息肉548枚。将收集资料分为APC、射频、电凝电切、EMR、ESD共5组,评估各组间息肉大小、形态及术中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息肉大小在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息肉形态在各组的比较中,ESD分别与APC、射频、电凝电切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在息肉形态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息肉大小及治疗方法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息肉大小、形态来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术中出血的风险。
- 唐阳查正伟庞晓玲彭琼
- 关键词:结肠息肉内镜下治疗
- 内镜下治疗对肝硬化伴EGV患者疗效、出血情况、胃黏膜因子及血氨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对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患者疗效、出血情况、胃黏膜因子及血氨的影响。方法:将76例肝硬化伴EGV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奥曲肽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下套扎(EVL)、内镜下注射硬化剂(EVS)及胃底组织胶注射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出血情况(止血成功率、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胃泌素-17(GAS-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血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74%vs.71.05%,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3个月后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AS-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血氨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内镜下治疗更能提升肝硬化并EGV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再出血风险,改善其胃肠激素水平及血氨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杨中菊查正伟彭琼
- 关键词:肝硬化内镜下套扎出血情况血氨
- 47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特点及内镜表现被引量:3
- 2014年
- 缺血性结肠炎(1C)是指肠系膜血管狭窄、闭塞、低血压所致的结肠壁供血不足而引起的肠炎症性病变。该病在临床并不少见,在国外其发病率平均占急诊入院患者1~3/1000,如何早期识别和诊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03年6月消化科收治的47例I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与内镜特征,以提高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
- 查正伟彭琼
- 关键词: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