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淑玲

作品数:15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生态
  • 3篇地理
  • 3篇榕树
  • 3篇网络
  • 3篇网络分析法
  • 3篇课程
  • 2篇地理学
  • 2篇森林景观
  • 2篇森林景观生态
  • 2篇生态网络
  • 2篇榕小蜂
  • 2篇网络动态
  • 2篇小蜂
  • 2篇协同进化
  • 2篇理学
  • 2篇进化
  • 2篇教学
  • 2篇高校
  • 1篇地表水
  • 1篇地表水环境

机构

  • 12篇广州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5篇林淑玲
  • 4篇陈贻竹
  • 4篇林媚珍
  • 3篇方碧真
  • 3篇陈华
  • 3篇李江涛
  • 3篇蔡砥
  • 3篇刘妍
  • 2篇赵南先
  • 2篇龚建周
  • 2篇倪杰
  • 2篇曹洪麟
  • 2篇董蕾
  • 1篇赵冠伟
  • 1篇尧金燕
  • 1篇沈浩
  • 1篇贾效成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Agricu...
  • 1篇实验室科学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 1篇大学教育
  • 1篇高教学刊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Response of Ficus microcarpa L.Foliage to Water Stress Determined by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maging Technique
2012年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response of Ficus microcarpa L. foliage to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simulated water stress using chlorophyll fluo- rescence imaging technique. [Method] The responses of detached leaves from Ficus microcarpa, Ficus benjamina and Nerium oleander to PEG-6000 simulated water stress were detected, and th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maging technique was used to detect and analyze the stress at different spots of a single leaf simultaneously. [Result] The responses of Ficus microcarpa, Ficus benjamina and Nerium oleander to dehydration showed that: ~1~) the maximal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Fv/Fm) and non- photo-chemical quenching (NPQ) values were small in the reaction center among different detected spots of leaves, and there we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relative electron transport rate (ETR), photochemical quenching (qP) and quantum efficiency of PSII photochemistry ((φPSII); (2) the differences of these parameters were more ob- vious among different spots of water-stressed leaves; (3) the discrete degrees of the species with strong resitanc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This study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response of plants to drought stress using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imaging technique.
林淑玲陈华董蕾曹洪麟陈贻竹顾群
中山市森林景观生态网络动态分析与优化
森林景观破碎化造成生境孤立和生境丧失,构建生态网络能够有效评价景观破碎化的影响,从多尺度进行探讨更加有助于揭示生态网络之间的差异和变化。基于图论模型与景观生态学原理,运用网络分析法与网络结构指数α、β、γ,构建了5种不同...
林媚珍刘妍蔡砥方碧真林淑玲
关键词:生态网络森林景观网络分析法
文献传递
生态文明教育视角下“生物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2023年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培养人和自然平等的生态文明意识.“生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分布及和它相关的各种问题,其教学过程中处处渗透着生态教育的理念.本文深入挖掘“生物地理学”课程中所蕴含的生态文明教育思政元素,并从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意志和生态行为四方面进行“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协同育人的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生态认知和生态意识,引导学生养成知行合一的生态行为和生态习惯.
林淑玲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物地理学
中山市森林景观生态网络动态分析与优化
森林景观破碎化造成生境孤立和生境丧失,构建生态网络能够有效评价景观破碎化的影响,从多尺度进行探讨更加有助于揭示生态网络之间的差异和变化.基于图论模型与景观生态学原理,运用网络分析法与网络结构指数α、β、γ,构建了5种不同...
林媚珍刘妍蔡砥方碧真林淑玲
关键词:生态网络森林景观网络分析法
榕树-榕小蜂的物种共形成被引量:4
2008年
榕树-榕小蜂的互惠共生是植物与其传粉者间相互作用的最极端的特例,几乎每一种榕树均由榕小蜂科的一种特定昆虫传粉,而它们的小蜂也只能在此特定榕树种的花内养育它们的幼虫,构成了高度的种专一性(一对一原则)。因此榕树及其传粉昆虫间的相互作用被看作是专性互惠共生的最极端特例,也引起人们对它们共趋异及物种形成的诸多推测。对目前榕树-榕小蜂的物种共形成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阐述,希望能对全面认识这对完美的共生伙伴及物种共形成机制提供一些启示。
林淑玲赵南先陈贻竹
关键词:物种形成协同进化榕树榕小蜂
浅谈高校地理教师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被引量:1
2017年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和信息的共享、整合、分析需求强劲。高校地理教师肩负着教学与科研任务,既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要丰富自己的地理信息知识,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是信息社会对人们综合能力的一种考验,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素质。高校地理教师如何在教学与科研中高效获取、利用信息,并分析、传递信息,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
林淑玲
关键词:信息素养高校教师地理信息
榕树(Ficus)在中国的分布及其在协同进化研究上的意义被引量:26
2007年
中国有丰富的榕属资源(共99种),世界上6个亚属的榕树在中国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因此,中国榕属植物的资料对从大地理尺度研究种和种间协同进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介绍了榕树在世界的分布规律,着重阐述了榕树在中国的分布及中国榕树分布种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中国榕树的花序特点、开花物候及在协同进化中的意义,指出了中国榕树资料在世界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林淑玲赵南先陈贻竹尧金燕贾效成
关键词:榕树开花物候协同进化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课程优化的思考被引量:9
2010年
该文以罗浮山野外实习基地为例,探讨了影响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一些外在因素,并就学院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课程改革的部分经验做了介绍。
倪杰龚建周林淑玲李江涛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
中山市基塘系统景观生态网络评价与恢复
本文基于图论模型与景观生态学原理,构建了三种不同阈值下的中山市基塘系统景观生态网络,运用网络分析法与网络结构指数分析中山市1988年至2006年的网络结构特征与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基塘景观质心迁移,现有的基塘景观廊道增长...
刘妍林媚珍方碧真蔡砥林淑玲
关键词:基塘系统网络分析法
文献传递
环境学概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实践被引量:2
2023年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当前国家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等新的人才培养环境和要求下,开展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非常必要。该文从课程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融合、教学手段方法的创新和教学考评方式的改变等方面,介绍广州大学环境学概论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的建设经验与举措,对于当前“双万计划”背景下的地理学相关专业开展高水平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林媚珍屈元兵吴卓陈小梅林淑玲
关键词:环境学概论课程改革课程建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