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媚珍

作品数:158 被引量:722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2篇期刊文章
  • 3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经济管理
  • 36篇文化科学
  • 24篇农业科学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历史地理
  • 8篇生物学
  • 8篇天文地球
  • 5篇建筑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0篇生态
  • 27篇地理
  • 23篇教学
  • 21篇旅游
  • 18篇生态系统
  • 12篇森林资源
  • 11篇生态系统服务
  • 11篇课程
  • 9篇森林生态
  • 9篇教育
  • 9篇可持续发展
  • 8篇学科
  • 8篇森林生态系统
  • 8篇价值评估
  • 6篇土地利用
  • 6篇理教
  • 5篇地理学
  • 5篇森林资源动态
  • 5篇理学
  • 5篇景观指数

机构

  • 138篇广州大学
  • 11篇广州教育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嘉应学院
  • 4篇广州城市职业...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第二师范...
  • 1篇山西旅游职业...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广东省城乡规...

作者

  • 149篇林媚珍
  • 18篇杨木壮
  • 17篇陈志云
  • 13篇刘妍
  • 12篇马秀芳
  • 11篇方碧真
  • 11篇许阳萍
  • 10篇姜燕宁
  • 10篇蔡砥
  • 10篇姜喜东
  • 9篇谢双喜
  • 9篇冯荣光
  • 8篇滕丽
  • 6篇李文翎
  • 6篇谢献春
  • 6篇陈健飞
  • 5篇龚建周
  • 5篇张镱锂
  • 5篇赵俊磊
  • 5篇吴华清

传媒

  • 14篇生态科学
  • 8篇中学地理教学...
  • 7篇地理教育
  • 6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广州大学学报...
  • 6篇教育教学论坛
  • 5篇热带地理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地理研究
  • 3篇大学教育
  • 3篇自然地理学创...
  • 2篇地理教学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生态经济
  • 2篇高等理科教育
  • 2篇高教学刊
  • 2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商业时代
  • 1篇资源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11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14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14篇2011
  • 10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化对珠江三角洲存留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区(植物园、白云山、帽峰山)和郊区(鹤山、从化石门、鼎湖山)存留的6个常绿阔叶林进行调查,分析城市化对存留森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在选择的样地按0—10,10—20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并测定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不易氧化有机碳(NROC)。结果表明:(1)城区森林土壤的TOC、ROC和NROC含量显著低于郊区(P<0.05)。(2)在0—10cm层次,城区森林土壤碳库的活度和活度指数显著高于郊区(P<0.05);在10—20cm,城区森林土壤碳库的活度和活度指数也高于郊区,但差异不显著。(3)在0—10,10—20cm,郊区森林土壤的碳库指数和碳库管理指数显著高于城市森林(P<0.05)。城市化导致存留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活性增加,但不利于土壤总有机碳积累。
张雪莹陈小梅危晖林媚珍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城市化
广东省旅游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研究.正确分析旅游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可以从客观上认识到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区域旅游经济向正确方向发展.文章选取广东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综合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广东省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的表现.结果表明:广东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域绝对差异在逐年扩大,相对差异呈现缓慢下降趋势;珠三角地区对旅游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在逐年增加,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贡献率在缓慢下降,且珠三角地区与其他三大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差距正在逐步扩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省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以期进一步缩小各区域旅游发展的差距,实现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
林媚珍谈小刚纪少婷
关键词:旅游经济
基于生态足迹的大学食堂餐具生态影响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以生态足迹为定量分析方法,以广州大学食堂为例,分析计算了一次性餐具和公用餐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各种型号的餐具生态足迹。分析了一次性餐具和公用餐具生产过程中的原料消耗及能耗。广州大学食堂所用的餐具主要为塑料制餐具、不锈钢餐具、木制和竹制筷子。消耗的资源主要为钢铁、乙烯、木材和竹材等,可归于化石能源地足迹和林地足迹。调查了公用餐具洗涤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主要为洗涤过程中的水电消耗以及废水处理能耗,可归于化石能源地足迹和可耕地足迹。最后结合学校食堂餐具的使用方案,计算了一次性餐具和公用餐具(以1 a为限)的生态足迹。研究表明,公用餐具组合的足迹为3.7236×10-3gm2(全球平方米,记为gm2),使用竹筷的一次性餐具组合足迹为2.2085×10-2gm2,使用木筷一次性餐具组合足迹为9.3781×10-2gm2。公用餐具足迹是一次性餐具的3.97%~16.8%。此外,由于竹筷的足迹是木筷23.55%,因此使用竹筷能大大降低一次性餐具对生态的影响。
谢鸿宇林媚珍陈妃端赵美婵招华庆
关键词:生态足迹一次性餐具公用餐具
韶关市土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英文)
2010年
With the aid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and by selecting multiple landscape indices including NP,SHID,LSI,IJI and so on,the dynamic variation of landscape pattern of Shaoguan City in 1993 and 2004 wa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type and level based on the value of 300 meters siz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forest landscape of Shaoguan City had been eroded and divided;water landscape was much more stable;farmland landscape enjoyed high import rate and export rate;the construction land was in the process of decentralized non-equilibrium,all of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heterogeneity and fragmentation of the overall landscape had increased.
刘妍林媚珍姜喜东
关键词:LANDSCAPEPATTERNLANDSCAPEINDEXDYNAMICVARIATIONCITY
广东省1987年至2004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动态评估被引量:19
2009年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特别是1987年以来,高速的经济发展、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对广东的森林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变化和服务功能退化带来较大的影响。为了实现广东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以及为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合理补偿和森林资源的科学经营、永续利用提供一些依据,本文根据广东省1987年、1996年和2004年的森林资源基础数据,利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方法,并参考了Costanza等提出的生态系统功能效益单位价值,分别计算出各个阶段广东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987年199.88×108元,1996年226.25×108元,2004年236.81×108元,其中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价值在总功能价值中所占比重的比例分别为:1987年5.1∶1,1996年6.1∶1,2004年6.2∶1,这表明在这段时期广东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持续增加,且生态功能价值的比重在缓慢提高,这与我国黑龙江、湖南、黔东南等接近,但与云南、日本、美国等还有较大差距。
林媚珍马秀芳杨木壮蔡砥陈志云姜喜东
关键词:生态系统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规划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实践技能培养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具有技术性、时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在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教学特点,结合当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GIS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实验教学改革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水平。论文从教学目标设置、课程建设基本思路以及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以期为《土地利用规划学》教学改革的理论体系建设、知识结构完善、技术方法应用和实践技能提高等方面进行更新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刘艳艳姚漪颖吴大放林媚珍杨木壮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技能培养GIS技术
基于PSR-AHP方法的中山市生态安全评价被引量:10
2010年
运用"P-S-R"概念模型,构建中山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各指标的安全值.结果显示,2006年中山市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状态、人文响应子系统的安全值分别为0.160 1、0.267 7、0.273 6.中山市生态安全综合值为0.701 4,属于"较安全"级别.表明中山市的生态环境系统在人文响应子系统的良好控制下状态较好,生态环境系统承受的压力较小,"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处于相对协调的状态.但该值也濒临"临界安全值"等级,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优化景观生态格局.
林媚珍许阳萍谢鸿宇蔡砥刘妍
关键词:生态安全
《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实践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土地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其教学研究现状及改革效果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综合国内学者对课程教学的研究情况,结合自身教学改革实践,分析在《土地经济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实践的途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注重更新知识体系;根据不同内容与情境运用案例分析法、课堂讨论法、开展调查活动、"启发引导式"与"自助式"相结合和互动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适当运用现代技术吸引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考评要采用多种形式。实践证明,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与考评方式改革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效果明显。
吴大放刘艳艳林媚珍梁达维杨木壮
关键词:土地经济学课程教学
城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解决就业结构矛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整合社会资源,为发展区域经济服务,但是目前存在缺乏系统规划、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企业参与程度不高和缺乏"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等问题,必须从主体参与性、资金投入、法律法规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着手解决。
姜燕宁林媚珍滕丽
关键词:公共实训基地
基于InVEST模型的粤港澳大湾区生境质量时空演变分析被引量:30
2021年
评估与分析城市群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对区域生境保护、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基于1980年、1995年、2005年、2015年四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和ArcGIS软件,在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1980—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土地利用变化剧烈,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持续扩增、耕地大量减少。各地类间转换以耕地、林地和水域向建设用地转移为主,主要发生在东莞市、深圳市、中山市等经济发展较快区域。(2)粤港澳大湾区生境质量呈中部和中南部低、四周边缘地带高的空间格局。35年间,生境质量不断下降,大部分区域生境质量向更低等级转化,且低等级生境质量区域主要沿中部向珠江两岸方向延伸。(3)土地利用变化与生境质量相关性显著。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越大的区域,其生境质量变化越显著,这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生境质量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利用变化剧烈,急剧扩张的建设用地侵占了大量的耕地和其它地类,对生境造成了破坏。
刘汉仪林媚珍周汝波钟亮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