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雪松

作品数:68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1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2篇鸡胚
  • 21篇胚胎
  • 16篇细胞
  • 9篇神经嵴
  • 9篇糖尿病
  • 7篇药物
  • 7篇糖尿
  • 7篇迁移
  • 6篇心脏
  • 6篇原肠胚
  • 6篇妊娠
  • 6篇视黄酸
  • 5篇蛋白
  • 5篇心脏发育
  • 5篇血管
  • 5篇神经管
  • 5篇神经嵴细胞
  • 5篇体节
  • 5篇细胞迁移
  • 4篇信号

机构

  • 68篇暨南大学
  • 12篇广东药学院
  • 6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济源职业技术...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68篇杨雪松
  • 34篇王广
  • 15篇程欣
  • 14篇李艳
  • 13篇王丽京
  • 13篇王晓钰
  • 9篇马征来
  • 7篇卢晓晔
  • 7篇常青
  • 6篇吴婷
  • 6篇耿建国
  • 5篇张萍
  • 5篇张笑坛
  • 5篇梁健欣
  • 4篇徐涛
  • 4篇韩哲
  • 4篇林莉
  • 4篇韩莉
  • 4篇刘畅
  • 4篇张兆龙

传媒

  • 7篇解剖学杂志
  • 6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中国解剖学会...
  • 3篇解剖学研究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广东药学院学...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生命科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家禽
  • 1篇遗传
  • 1篇中成药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5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疏肝健脾方药对NASH大鼠Kupffer细胞NF-κB p65和IKKβ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Kupffer细胞核因子κB(NF-κB)p65和IκB激酶β(IKKβ)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NASH模型,在施以造模因素的同时分别灌服疏肝方(柴胡疏肝散)、健脾方(参苓白术散)和综合方(柴胡疏肝散和参苓白术散的合方)的高、低剂量进行干预,16周后分离Kupffer细胞,Typan blue染色和流式细胞术(FCM)分别对Kupffer细胞进行活性和纯度鉴定;实时定量PCR法检测Kupffer细胞IKKβ和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Kupffer细胞IKKβ、p-IKKβ和NF-κB p65蛋白水平。结果:每只大鼠获得纯化的Kupffer细胞(1.5~2.0)×107,Typan blue染色显示这些细胞活力均在95%以上,FCM检测纯度均在90%以上;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Kupffer细胞IKKβ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 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综合方、健脾方和疏肝方组IKKβ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明显(P<0.01或P<0.05);IKKβ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以高剂量健脾方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或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Kupffer细胞NF-κB p65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以综合方组及高剂量健脾方组下调明显(P<0.05),NF-κBp65蛋白的表达水平以高剂量健脾方组下降最为显著(P<0.01)。结论:Kupffer细胞IKKβ、NF-κB p65 mRNA及IKKβ、p-IKKβ、NF-κB p65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NASH的发病,抑制这些信号分子的表达可能是疏肝健脾方药抗NASH的重要机制之一。
韩莉杨钦河杨雪松胡巢凤张玉佩冯高飞王文晶何秀敏王彦平程少冰金玲闫海震黄进
关键词:疏肝健脾方药KUPFFER细胞核因子ΚB
医学本科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模式初探
2014年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计划实施6年来已成为高校科研活动的有效补充形式。阐述了指导教师对实验计划顺利实施的有效管理方法,即将项目分割为若干技术环节,并固化为流程,建立高效、科学、注重细节的项目管理模式,介绍了从实际工作中获得的收获和体会,并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
程欣王广马征来杨雪松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性实验计划教学管理
命运分子cNumb在原肠期胚胎的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命运分子c Numb在原肠期胚胎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基因和编码蛋白的基本生物学特征。方法利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 Numb基因在原肠期鸡胚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生物学软件和在线平台对c Numb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c Numb mRNA在鸡胚4期开始表达于原条顶端,随发育过程逐渐扩展至亨氏节、头突和神经管,但表达区域仍相对集中。Numb基因在不同物种中具有较高保守性,c Numb编码的蛋白属于胞内蛋白,包含磷酸酪氨酸相互作用结构域和多个潜在磷酸化位点,可参与调节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c Numb基因及其蛋白的生物学特征,为进一步研究Numb在胚胎神经发育中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顾取良陈佳园王广徐涛郐一贺杨雪松王丽京
关键词:NUMB胚胎发育生物信息学分析
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Kupffer细胞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方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Kupffer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大鼠NAFLD模型,各药物干预组灌饲相应的疏肝健脾方药,8周后检测血液常规生化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采用离体循环灌注Ⅳ型胶原酶法提取肝脏Kupffer细胞,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Kupffer细胞SREBP-1c、硬脂酰辅酶A去饱合酶-1(SC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脂肪蓄积;血脂及Kupffer细胞SREBP-1c、SCD-1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各药物干预组Kupffer细胞SREBP-1c、SCD-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同时血脂及病理学改变也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以疏肝组作用最为显著(P<0.01)。结论疏肝健脾方药可能是通过抑制Kupffer细胞SREBP-1c/SCD-1信号通路激活,下调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合成,减少肝脏脂质沉积,发挥抗NAFLD作用。可推测SREBP-1c、SCD-1 mRNA及蛋白可能是疏肝健脾方药抗NAFLD的有效作用靶点。
韩莉杨钦河张玉佩徐拥建刘益臻杨雪松金玲
关键词:疏肝健脾方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KUPFFER细胞
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2在鸡胚脊髓发育中的表达
2012年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2在鸡胚神经管和脊髓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变化。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lit2蛋白在鸡胚原肠期(HH6-HH10)神经管和第3d-17d(E3-E17期)脊髓中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 Slit2蛋白在鸡胚神经管和脊髓不同发育时期均有阳性表达,在脊髓中线结构区呈优势表达,在第9d(E9期)脊髓中线底板处表达最明显,第11d后Slit2蛋白阳性表达逐渐减弱并呈散在分布。结论 神经生长导向因子Slit2在鸡胚各发育时期神经管和脊髓的阳性表达呈动态变化。Slit2蛋白在脊髓发育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伍思琪张玉英吴婷王丽京韩哲杨雪松
关键词:神经生长导向因子鸡胚脊髓免疫组织化学
鸡胚发育过程中角膜神经的分布和变化
2016年
背景了解动物或人的角膜神经分布和发育过程对于角膜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动物角膜神经发育和特异性定位的研究结果已有发表,但是有关胚胎发育阶段角膜神经纤维的分布规律和角膜神经纤维的定量研究结果尚少见。目的了解鸡胚发育过程中角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并定量评价随着鸡胚龄增长其角膜神经纤维长度和密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胚胎期6~20d(E6-E20)的鸡胚作为角膜胚胎发育模型,获取相应胚期的带有角膜缘的完整鸡角膜,使用β-tubulinⅢ抗体进行角膜免疫荧光染色,以标记角膜神经,将角膜上皮面朝上做角膜上皮的放射状切开,制备全角膜铺片,用含DAPI抗荧光淬灭缓冲甘油封片。利用正置荧光显微镜拍摄获取整个角膜的神经纤维图像,使用PhotoshopCS4测量不同胚龄的鸡胚角膜表面积和神经纤维束数量,采用Imaris x647.4.2软件测量不同胚龄的鸡胚角膜神经纤维总长度和密度。结果全角膜铺片显示,鸡胚E6~E8可见神经束从颞侧巩膜进入角膜缘,E9~E10时神经纤维在角膜缘呈环状分布,E11~E15时延伸进入角膜中央,E16~E20时角膜形成神经纤维丛。E6~E20期间,鸡胚角膜表面积、角膜神经纤维长度、角膜神经纤维密度均随着胚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7.007、227.051、67.748,均P〈0.01),鸡胚角膜表面积与角膜神经纤维长度间呈强正相关(r=0.863,P〈0.01)。鸡胚角膜神经纤维束从E13开始出现,为(59.00±1.14)/mm^2,此后缓慢增加,至E18达到高峰,数量为(576.75±29.16)/mm^2,至E20时角膜神经纤维束数量减少,为(299.67±25.46)/mm^2,不同胚龄期鸡胚角膜神经纤维束数量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59,P=0.000)。结论鸡胚角膜神经发育从E9开始,
薛芸霞马征来李志杰杨雪松
关键词:鸡胚
NF-kB信号介导糖尿病小鼠中软骨细胞从肥大区到骨化区的转分化障碍被引量:1
2021年
孕前糖尿病(PGDM)可能引起许多并发症和健康问题,包括胚胎和胎儿发育过程中软骨内成骨的异常,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首先证实了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E18.5PGDM小鼠较对照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茜素红/阿利新蓝双染色显示其长骨变短,HE染色表明其股骨生长板中肥大区占比增加。
刘茜钱凡李培芝林莉蔡红美杨雪松程欣
关键词:软骨内成骨胚胎和胎儿发育茜素红糖尿病小鼠转分化
冰冻切片制作方法的改良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使用7.5%明胶-15%蔗糖(w/v)代替OCT包埋剂对冰冻切片技术的改良。方法4.0%的多聚甲醛固定组织后,7.5%明胶-15%蔗糖代替OCT包埋剂包埋,经-80℃冰箱冷冻后,冰冻切片机进行切片。结果使用7.5%明胶-15%蔗糖代替OCT包埋组织后可以顺利的进行冰冻连续切片。结论实验结果证实,7.5%明胶-15%蔗糖替代OCT包埋剂后切片可以打破冰冻切片不能连续切片的常规,大大缩短了制片时间及节省了实验材料,并且切片效果良好、组织切片完整、厚薄均匀、不易形成皱折。
马征来吴婷李艳常青王丽京杨雪松
关键词:包埋剂明胶蔗糖OCT
Slit2/Robo1信号对鸡胚早期神经管及体节发育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Slit2/Robo1对鸡胚早期神经管和体节发育的影响。方法:显微注射法将质粒注射入HH10期胚胎神经管内,活体胚胎细胞电穿孔方法转染胚胎半侧神经管,以另一侧神经管为对照侧,原位杂交及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转染10 h后神经管的发育和神经嵴细胞迁移至体节的情况。结果:下调Robo1侧神经管发育较正常对照侧异常,同时发现Slug表达和神经嵴细胞迁移至体节路线发生改变。结论:Slit2/Robo1信号可能通过影响Slug基因表达,对胚胎早期神经管闭合、神经嵴细胞正常产生及迁移方向以及体节分化有重要作用。
王广王晓钰李艳李艳王丽京雷健张笑坛耿建国
关键词:神经管神经嵴细胞体节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信号调控早期鸡胚胎神经嵴细胞的迁移
2012年
目的利用Sprouty2基因阻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信号,探讨FGF在早期鸡胚胎发育过程中对神经嵴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体内培养的方法孵育鸡胚至HH9期,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将Sprouty2-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注射入神经管腔内。实验侧使用电穿孔转染的方法转染胚胎半侧神经管,另一侧正常神经管设为对照侧。采用神经嵴细胞特异标记物HNK1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Sprouty2基因阻断FGF信号后是否影响胚胎头部和躯干部神经嵴细胞的迁移过程。随后,进一步通过检测神经细胞钙黏分子N-Cadherin的表达来观察细胞之间黏附作用的改变。结果 HNK1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Sprouty2转染侧即阻断FGF信号通路后,HNK1在早期鸡胚胎的头部和躯干部的表达量均比对照侧的表达量增多;而神经细胞钙黏分子N-Cadherin检测结果表明,Sprouty2转染侧和正常对照侧N-Cadherin在头部和躯干部神经管上表达量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Sprouty2基因阻断FGF信号后,促进了早期鸡胚胎神经嵴细胞的迁移,但是FGF信号对此过程的影响可能不是由神经钙黏分子N-Cadherin介导的。
张笑坛夏潮涌李艳王广王晓钰张兆龙文皓旻杨雪松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嵴细胞迁移电穿孔转染鸡胚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