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雷清
- 作品数:21 被引量:96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与成效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评估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成效,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构建知识库基础上,设计嵌入式管理程序植入电子病历,自2015年起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医嘱实施过程干预。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HIS系统中提取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前后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有出院患者的基本信息、抗菌药物使用医嘱明细和药库发药数据,对全院和重症监护病房(ICU)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变化进行趋势分析。采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2013至2015年,除美罗培南、两性霉素B外,全院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均呈上升趋势(P值均<0.05)。全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量占比逐年升高(χ^(2)=7804.081,P<0.01)。ICU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总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67.028,P<0.01)。2015年开始实施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以来,全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总使用率、除利奈唑胺、两性霉素B和泊沙康唑外的各种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全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量占比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ICU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总使用率和总使用强度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343.514,P<0.01;β=-0.963,P=0.002)。结论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切实降低包括ICU在内的住院患者大多数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许杰蒋鹏李雷清张昕瑶胡阳敏戴海斌王选锭
- 关键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管理信息技术
- 危重病患者血小板计数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分值及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评价ICU患者血小板计数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心ICU、外科重症病房(SICU)、急诊ICU(EICU)、神经重症病房830例(56.1±18.5)岁(3~98岁)患者入ICU后24h内APACHEⅡ分值及血小板计数。根据不同预后比较相应的APACHEⅡ分值及血小板计数。并按血小板水平分组分析其相应预后。结果预后良好组(n=711)的APACHEⅡ分值平均为7.8±4.5,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n=119)(19.0±8.3,P=0.000)。预后不良组血小板值为(147.6±116.9)×10^9/L,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172.4±91.0)×10^9/L,P=0.031]。入住ICU时APACHEⅡ分值与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r=-0.113,P=0.001)。血小板减少组较不良预后率为25.0%,显著高于血小板非减少组不良(11.0%,P=-0.000)。入住ICU时APACHEⅡ分值与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r=-0.113,P=0.001)。结论血小板减少症提示病情重且不良预后可能性增加。
- 韩加裕张思泉李雷清
-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危重病
- ICU慢性支气管炎患者APACHE Ⅱ评分与血脂及总蛋白、白蛋白的关系
- 目的:探讨收入ICU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血脂、蛋白与APACHE Ⅱ评分及疾病转归的关系。 方法:选择收入ICU行机械通气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52例,其中22例死亡,30例好转。记录头24小时内血清总胆固醇...
- 李雷清
-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危重病血脂总蛋白白蛋白
- 文献传递
- 基于信息化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六年成效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分析本院近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结构的变化趋势,评估依托自研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决策支持系统(aCDSS)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成效,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构建知识库,设计嵌入式程序植入住院电子病历(EMR)医嘱系统,依托集成知识库和规则引擎实现与医院各信息系统无缝衔接,对抗菌药物医嘱的各个环节实现全过程、全病例、专业化与精细化智能管控。从医院HIS和aCDSS中提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每例出院患者的基本信息、抗菌药物使用医嘱明细和用量数据,对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人次比及使用强度变化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自2015年依托自研的aCDSS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以来,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从44.18%逐年下降至2020年的38.70%,碳青霉烯、超广谱酶抑制剂复合物、替加环素、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等超广谱抗菌药物以及糖肽类、抗真菌药的使用率和使用人次比呈持续下降趋势,其中前三类超广谱抗菌药物均较2015年下降近50%。碳青霉烯类、替加环素的使用强度2015年以来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与2015年相比,2020年分别下降了29.6%和7.1%,而窄谱的第一-二代头孢菌素使用强度则持续升高,近三年使用强度占全部抗菌药物的28.2%。结论通过依托信息化为主的综合管理,本院近6年广谱、高价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持续下降,窄谱抗菌药物使用占比逐年增加,抗菌药物使用结构持续优化,管理成效显著。
- 蒋鹏李雷清许杰俞剑徐领城胡阳敏戴海斌王选锭
- 关键词: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广谱抗菌药物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 颅脑外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李雷清施小燕崔巍李立斌
- 关键词:预后不良脑外伤患者颅脑外伤四肢骨折青壮年
- 451例复杂性腹腔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状况分析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分析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与合理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cIAI的所有成年患者共451例,分析患者病情、感染状况、微生物标本送检与结果、发生cIAI后初始抗菌治疗及抗菌用药调整等。结果在451例cIAI患者中,316例(70.1%)3 d内有目标感染部位微生物标本送检,培养阳性133例(42.1%),肠杆菌科细菌占64.5%。374例(82.9%)初始抗菌治疗选用超广谱抗革兰阴性菌药,联合用药率14.4%(65/451),其中30.8%联用欠合理。初始广覆盖抗菌治疗308例,其中268例(87.0%)5 d内感染明显好转,72例(26.9%)实现降阶梯治疗。整个住院期间每例使用抗菌药物(2.29±1.30)种,使用时间(10.6±6.5)d,联合用药率42.4%(191/451)。结论本院cIAI病例微生物病原构成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同时存在过度依赖超广谱抗菌药物、降阶梯意识不够强、疗程过长等现象,有待进一步改进。
- 楼颂羔徐领城李雷清朱榕生宋姣姣王选锭
- 关键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管理
-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1例并文献综述
- 现报告我院1例的诊治经过,并对该病诊断和治疗作一简要综述。病例报告:患者男性,41岁,理发师。因“发热20天”于2007.7.23收入我院呼吸科。发病前3天有拆老房子史,其后受凉继而发热,最高达39℃,伴头痛鼻塞,全身乏...
- 崔巍李雷清单慧夏怡夏延
- 文献传递
- ICU抗菌药物用量与革兰阴性菌耐药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分析我院2013—2018年ICU抗菌药物用量与常见革兰阴性菌耐药率变化的关系,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ICU病房6年来抗菌药物用量和常见革兰阴性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6年来我院ICU病房抗菌药物的总用量逐年上升,碳青霉烯类和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使用量排在前两位。ICU病房分离的排名前3位的革兰阴性菌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2018年3种细菌的耐碳青霉烯菌株分离率分别达到了84.62%、53.54%和66.41%。相关性分析显示碳青霉烯类的用量与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r=0.871,P=0.024)及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r=0.900,P=0.015)成正相关,与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r=0.852,P=0.031)、头孢吡肟(r=0.817,P=0.047)及左氧氟沙星(r=0.857,P=0.029)的耐药率成正相关。结论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与革兰阴性菌的耐药之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因此应严格控制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延缓细菌耐药的发展。
- 曾哲徐领城李雷清胡阳敏
- 关键词:抗菌药物革兰阴性菌耐药性
- 髋关节置换术后革兰阴性杆菌关节假体周围感染2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回顾被引量:2
- 2016年
-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关节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据2001—2009年全美国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统计数据,术后PJI的发病率为1.0%~2.4%,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PJI发病率为2.5%(722/28 883)。
- 李雷清严继承杨武陆群王选锭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假体周围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术后感染
- 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使用和病原检测调查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病原检测情况,为促进合理用药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7-12月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ICU直接出院的所有病例,对患者入住ICU后感染情况、入住3 d内及整个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以及病原学检查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出院患者466例,整个住院期间有424例使用抗菌药物(91.0%),每例平均使用抗菌药物(2.95±2.02)种,平均使用时间为18.3 d;联合用药率53.3%,70.3%患者使用了特殊使用级广谱抗菌药物,94.3%使用了超广谱抗革兰阴性杆菌抗菌药物,酶抑制剂复合物、碳青霉烯类和专性抗革兰阳性球菌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66.5%、58.5%和54.7%。250例患者在入住ICU时有明确感染证据,初始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超广谱抗革兰阴性杆菌药和特殊使用级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分别为36.0%、86.0%和55.6%;入住ICU时仅7.6%已有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203例入住ICU3 d内作病原微生物检测,但仅59例(29.1%)是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采样。首次送检标本临床分离菌株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和口咽部污染菌为主。结论入住ICU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前后病原学证据缺少,随意使用超广谱抗革兰阴性杆菌药、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以及联合用药现象很普遍,亟待临床医师转变用药理念,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 吴丹梅李雷清吴振波王红英严继承王选锭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广谱抗菌药物细菌感染病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