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 作品数:17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来氟米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非动情期自体移植法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构建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为进一步的实验奠定基础。
方法:健康雌性未孕SD大鼠48只,周龄8~10周,体重200~250g...
- 李艳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来氟米特治疗组织形态学核因子ΚB动物模型
- 黄芪甲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GSDMD及caspase-1表达的影响
- 目的: 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Ⅳ,AS-Ⅳ)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大鼠肾组织GSDMD及Caspase-1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4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抽...
- 李艳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黄芪甲苷CASPASE-1
- 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定量参数及定性参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探讨SWE各参数与乳腺癌肿块的临床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就...
- 李艳
- 关键词:乳腺肿块
- 艾司氯胺酮和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的药效学相互作用
- 2024年
- 目的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艾司氯胺酮和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的药效学相互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45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选择不同血浆药物浓度的艾司氯胺酮(0、0.1、0.2、0.3、0.4、0.5、0.6、0.7、0.8μg/ml)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术中维持艾司氯胺酮的血浆药物浓度不变,阶梯式增加丙泊酚的血浆药物浓度。评估扩张宫颈引起的体动反应。采用响应曲面模型分析艾司氯胺酮与丙泊酚的药效学相互作用。结果艾司氯胺酮(0~0.8μg/ml)与丙泊酚(1.0~7.0μg/ml)相互作用的三维响应曲面显示,两者抑制扩张宫颈引起的体动反应方面具有相加作用。抑制扩张宫颈引起的体动反应的艾司氯胺酮半数有效浓度(EC_(50))为0.61μg/ml(95%CI 0.41~0.81μg/ml),丙泊酚EC_(50)为4.69μg/ml(95%CI 3.17~6.21μg/ml)。结论响应曲面法可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艾司氯胺酮和丙泊酚的药效学相互作用规律,在抑制扩张宫颈引起的体动反应上,艾司氯胺酮和丙泊酚具有相加作用。
- 李艳谭嘉琪李子煜贾晋太庄萍
- 关键词:丙泊酚靶控输注
- CDFI联合SMI技术检测糖尿病足病人下肢动脉及足部微小动脉血流灌注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联合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检测糖尿病足病人下肢动脉及足部微小动脉血流灌注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病人29例作为病例组,无糖尿病病史的健康志愿者30名作为对照组30例,采用CDFI及SMI两种血流显像技术规范检查受试者胫前动脉(ATA)、胫后动脉(PTA)、足背动脉(DPA)、第一跖背动脉(DMA)及第一趾背动脉。CDFI观察血管是否充盈良好,SMI技术记录ATA、PTA、DMA、DPA、第一趾背动脉管腔内径、最大流速、血流量以及第一跖背动脉和第一趾背动脉的血管指数(VI)值。结果:SMI技术可显示CDFI诊断为闭塞的血管内的微弱血流信号,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性;病例组与对照组ATA、DPA、DMA、PTA的内径、最大流速、血流量以及DMA和第一趾背动脉VI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联合SMI技术可提高糖尿病足病人下肢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DMA以及第一趾背动脉VI可作为评估糖尿病足病人足部血流灌注的检查指标。
- 栾宇婷李娟张刚李艳张永红常静瑄张翠明段银玲
- 关键词: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指数
- 吡格列酮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内质网应激相关的心肌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时JNK、p-JNK及caspasc-12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吡格列酮通过JNK通路对内质网应激途径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I/R+Pio(吡格列酮)组及I/R+Pi0+sP600125组各10只。制作大鼠MIRI模型;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各组caspase-12表达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JNK、P-JNK的表达。结果吡格列酮预处理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JNK磷酸化率及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比I/R组降低(P〈0.05),加用JNK抑制剂(SP600125)后上述指标进一步下降,与吡格列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激活JNK通路,诱导过度的ERS,增加ER凋亡信号介导的细胞凋亡。吡格列酮预处理可减少ER凋亡信号介导的细胞凋亡,JNK信号途径在吡格列酮预处理抑制ER凋亡信号分子活化的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李艳范学秀王妍妍
- 关键词:C-JUN氨基末端激酶内质网应激吡格列酮
- 远志总皂苷对癫痫模型大鼠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观察远志总皂苷(Tenuigenin,TEN)对癫痫模型大鼠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TEN对癫痫继发认知障碍干预作用的机制。方法 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模型组(12只)、远志总皂苷防治组(12只)。采用腹腔注射戊四氮(PTZ)溶液制作癫痫大鼠模型,远志总皂苷防治组在腹腔注射戊四氮的同时给予灌服远志总皂苷,对照组分别注射及灌服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NMDA受体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NMDA受体平均灰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远志总皂苷防治组大鼠海马CA1区NMDA受体平均灰度值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远志总皂苷可显著提高癫痫模型大鼠海马CA1区NMDA受体表达,这可能是其减轻癫痫继发认知障碍的部分机制。
- 李艳景玮马彪李新毅
- 关键词:癫痫远志总皂苷海马NMDA受体
- 吡格列酮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内质网应激相关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 李艳陈还珍
- 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用于全麻的镇静效果被引量:12
- 2023年
-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用于全麻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150例,男63例,女87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丙泊酚组(P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丙泊酚复合艾司氯胺酮组(S组),每组5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五个亚组,每个亚组10例。在麻醉诱导前,P1组、P2组、P3组、P4组和P5组分别予丙泊酚0.80、1.00、1.25、1.56和1.95 mg/kg,E1组、E2组、E3组、E4组和E5组分别予艾司氯胺酮0.11、0.18、0.30、0.50和0.84 mg/kg,S1组、S2组、S3组、S4组和S5组按照4∶1剂量比分别予丙泊酚/艾司氯胺酮0.38/0.10、0.48/0.12、0.60/0.15、0.75/0.19和0.94/0.24 mg/kg。记录给药5 min内呼吸抑制、高血压、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点斜法测定两药及复合用药的半数有效剂量(ED_(50))和95%可信区间(CI),并用等辐射分析法分析两药复合使用时镇静效应的相互作用。结果P组丙泊酚ED_(50)为1.20 mg/kg(95%CI 1.12~1.29 mg/kg),E组艾司氯胺酮ED_(50)为0.30 mg/kg(95%CI 0.25~0.37 mg/kg),S组丙泊酚、艾司氯胺酮ED_(50)分别为0.62 mg/kg(95%CI 0.60~0.64 mg/kg)、0.16 mg/kg(95%CI 0.14~0.18 mg/kg)。等辐射分析法分析后判定丙泊酚与艾司氯胺酮在4∶1剂量比复合使用时为相加作用。结论丙泊酚和艾司氯胺酮按4∶1剂量比复合使用时镇静效应为相加作用。
- 李子煜王晓鹏庄萍姜先红方爱莉李艳
- 关键词:丙泊酚半数有效剂量药效学
- PDTC对高糖下小鼠肾小球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活化、IL-8释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 李艳秦洁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