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环

作品数:50 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生物学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0篇化学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木聚糖
  • 8篇聚糖酶
  • 7篇沼液
  • 7篇小球藻
  • 5篇舟形藻
  • 5篇耐热木聚糖酶
  • 5篇基因工程
  • 5篇基因工程菌
  • 5篇工程菌
  • 5篇纯化
  • 4篇蛋氨酸
  • 3篇正交
  • 3篇普通小球藻
  • 3篇污水
  • 3篇离子
  • 3篇酶学性质
  • 3篇木聚糖酶
  • 3篇杆菌
  • 3篇包涵体
  • 2篇淡水

机构

  • 50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江苏工业学院
  • 1篇江苏大学
  • 1篇常州方圆制药...

作者

  • 50篇李环
  • 48篇韦萍
  • 9篇欧阳平凯
  • 9篇陈悦
  • 8篇朱孝霖
  • 6篇吴夏芫
  • 4篇周华
  • 4篇姚忠
  • 4篇孙雷
  • 4篇翁秋萍
  • 3篇高浩峰
  • 3篇王翠
  • 3篇王钦琪
  • 3篇朱大伟
  • 3篇金圣芳
  • 2篇李会
  • 2篇何若平
  • 2篇胡永红
  • 2篇于荣华
  • 2篇吴圆丽

传媒

  • 7篇生物加工过程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氨基酸和生物...
  • 3篇工业微生物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食品科学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Agricu...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生物技术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造纸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饲料工业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13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酶法拆分N-乙酰-D,L-蛋氨酸转化条件优化被引量:2
2009年
重组大肠杆菌BL21/pET22b-argE表达的N-乙酰鸟氨酸脱酰基酶(NAOase)可用于脂肪族氨基酸的手性拆分,水解N-乙酰-D,L-氨基酸中的L-型底物,N-乙酰-D,L-蛋氨酸为其最合适的底物。为了确定NAOase拆分N-乙酰-D,L-蛋氨酸合适的转化条件,考察了反应温度、pH值、Co^(2+)浓度、转化时间、底物浓度和加酶量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反应条件为37℃,pH值7.0,Co^(2+1) mmol/L,转化时间20 min,底物浓度150 mmol/L,菌泥5 g/L。在上述反应条件下,N-乙酰-D,L-蛋氨酸的转化率可达81.4%。
李环金圣芳高浩峰韦萍
关键词:酶法拆分
重组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基酶包涵体蛋白的柱上复性被引量:1
2008年
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基酶(NAO)具有广泛的底物选择性,可用于多种活性氨基酸的酶法拆分,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文中采用多种洗涤剂对重组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基酶包涵体进行洗涤去杂,并用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柱和三缓冲体系作为复性系统对重组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基酶包涵体进行复性实验。结果表明,4mol/L尿素与0.5%Triton X-100联合洗涤可以大量去除杂质;三缓冲体系能有效地实现重组N-乙酰鸟氨酸脱乙酰基酶包涵体的柱上复性。在流速为0.5 mL/min,尿素梯度为21 mL,尿素终浓度为1.8mol/L,蛋白质上样量为0.99 mg的实验条件下,蛋白回收率和复性酶比活分别达到52%和10.27 U/mg。
黄东健姚忠刘步云李环
关键词:离子交换包涵体复性
沼气发酵和自养型淡水微藻培养的耦合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保和新技术能源领域,公开一种沼气发酵和自养型淡水微藻培养的耦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沼气发酵和自养型淡水微藻光合培养同时进行的方法,包括沼气的发酵、沼液的处理、自养型淡水微藻的接种和沼气的引入、自养型淡水微藻培...
欧阳平凯韦萍何若平李环周华应汉杰黄和
文献传递
乳糖对产木聚糖酶基因工程菌1020的诱导作用及碳氮源优化被引量:10
2005年
研究了国产及进口LB培养基对产嗜热性木聚糖酶基因工程菌1020生长及产酶的影响,并以国产原料为基准,优化了培养基。结果表明,国产的酵母膏及蛋白胨和进口原料相比,缺少某些成分,单纯增加用量不能弥补这种差别;乳糖可以代替昂贵的IPTG起到有效的诱导作用;10g·L-1的乳糖可兼起能源及诱导剂的双重效果,菌的生物量和产酶量达到最佳;发酵8h后补加5g·L-1乳糖,生物量及酶活皆有提高。复合氮源优于单一的无机或有机氮源。优化后的酶活从进口LB培养基的270U~290U提高到1700U~1800U。
李环陈悦朱孝霖韦萍欧阳平凯
关键词:乳糖
舟形藻生长、品质特性及转化筛选标记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研究了舟形藻(Navicula tenera)细胞表型和积累模式,利用索式抽提法和气质联用(GC-MS)方法对其进行总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分的分析,并研究了舟形藻对氨苄青霉素(Amp)、卡那霉素(Kan)、草胺膦(PPT)、庆大霉素(Gen)、链霉素(Str)、遗传霉素(G418)、潮霉素(Hyg)以及氯霉素(Cm)这8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显示,舟形藻细胞以沉积底部的生长模式积累;其总油脂含量占其干物质重量的8.31%,脂肪酸种类主要有C16∶0,C16∶3(n-4)和C20∶5(n-3)(EPA),分别占总脂肪酸的64.13%、15.87%和19.62%;舟形藻对Cm和G418非常敏感,对Hyg较敏感,而对不同浓度的Amp、Kan、Gen、Str以及PPT极不敏感。为舟形藻基因工程筛选标记的确立,进而建立其遗传转化系统奠定了基础。
谭小力赵东华马忠岩李环贾红华韦萍
关键词:舟形藻油脂脂肪酸抗生素
乳糖诱导耐热木聚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被引量:4
2005年
考察乳糖代替IPTG诱导耐热木聚糖酶基因在重组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的可行性。分别以IPTG和乳糖作为诱导剂,对诱导时机、诱导剂浓度、诱导持续时间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当菌体生长至发酵液吸光值OD600达1.3时加入乳糖其终浓度达29.2 mmol/L,37℃,持续诱导9.5 h,木聚糖酶活力达到最高,为3 587.5U,是IPTG优化条件下持续诱导7 h达到的最高酶活的2.07倍,而成本只有IPTG的1/204。
朱孝霖孙雷李环韦萍
关键词:耐热木聚糖酶乳糖SDS-PAGE
沼液培养的普通小球藻对CO_2的去除被引量:14
2011年
利用微藻固定CO2和处理污水已成为微藻应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利用营养丰富的沼气发酵废液培养小球藻,藻种经驯化后在不同浓度沼液中能良好生长.小球藻在高浓度的CO2中有较好的生长和较强的耐受能力,在1.5%CO2通气下生物量最高.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沼液中小球藻对CO2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提高小球藻生长速率和CO2浓度可以增加小球藻对CO2的去除量,降低通气也可提高CO2去除率.在1.5%CO2浓度、通气量60 mL min-1条件下,CO2去除率可达30.61%;在10%CO2浓度、通气量100 mL min-1时最高去除量为279.7 mg L-1 h-1.采用六管串联通气培养小球藻去除粗沼气中的CO2,去除量为(205.80±13.20)mg L-1 h-1,去除率为60.32%±3.73%.在同样的通气量下,CO2的去除量与单管培养相近,去除率是单管培养的近6倍,因此小球藻对沼气中的CO2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王钦琪李环王翠韦萍
关键词:普通小球藻沼液氮磷去除污水处理
重组菌BL21/pET22b-argE固定化条件研究
2010年
研究了基因工程菌BL21/pET22b-argE固定化条件。最适包埋材料为海藻酸钙,优化后的包埋条件为海藻酸钠20g.L-1(含有12 g.L-1菌液)滴至2%CaCl2溶液中,固定化16 h。固定化细胞酶拆分蛋氨酸的速率比游离细胞酶慢,但其终极拆分能力与游离细胞酶相当。固定化细胞酶反复利用8批时酶活仍保持在95%以上,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优势。
金圣芳李环韦萍
关键词:包埋海藻酸钙蛋氨酸
L-鸟氨酸的混合菌种发酵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谷氨酸棒杆菌可发酵葡萄糖产L-鸟氨酸。通过连续筛选与驯化筛选到了产量较高的生产菌株CG1006。以GC/MS对发酵液成分的定性分析及鸟氨酸的产量为依据,优化了培养条件,产量从最初的14.346g/L提高到40.416g/L。初步考察了酵母菌CG1006-1对发酵液成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菌种发酵可纯化发酵液成分。
李环周磊陈悦韦萍欧阳平凯
关键词:L-鸟氨酸发酵纯化
舟形藻的污水培养及条件优化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提高舟形藻培养的生物量,为实现该藻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地域特点对利用污水培养舟形藻的可行性进行初探,并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研究了一系列主要培养条件(N、P、Fe、Si营养源和培养基盐度)对该藻生长的影响。[结果]适合舟形藻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为:以南京工业大学小二楼人工湖水为培养基基础溶剂、尿素360 mg/L、Na2HPO4.12H2O 150 mg/L、柠檬酸铁50 mg/L、Na2SiO3.9H2O 2 000 mg/L、盐度2.0 mol/L;舟形藻适应污水能力较强,并且能够很好地利用污水中的营养源,通过培养条件的优化,既降低了培养成本,也使该藻最高生物量干重达4.766 g/L,是原始培养基的3.57倍和优化培养基1号的1.90倍。[结论]该研究为舟形藻的室外大规模培养与污水治理相结合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吴夏芫李环韦萍
关键词:舟形藻污水营养源正交试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