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峰

作品数:25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张家口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胎儿
  • 8篇细胞
  • 5篇超微
  • 5篇超微结构
  • 4篇孕激素
  • 4篇受体
  • 4篇肿瘤
  • 4篇免疫
  • 4篇激素
  • 3篇电镜
  • 3篇电镜观察
  • 3篇形态学
  • 3篇胸腺
  • 3篇孕激素受体
  • 3篇上皮
  • 3篇胎儿期
  • 3篇胎儿胸腺
  • 3篇胚胎
  • 3篇化道
  • 3篇激素受体

机构

  • 25篇张家口医学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25篇李海峰
  • 24篇薄爱华
  • 21篇夏苓
  • 15篇戴洁
  • 10篇祁晓莉
  • 8篇何丁
  • 8篇张竟时
  • 5篇许永利
  • 4篇张竞时
  • 4篇刘洪莲
  • 3篇左东升
  • 3篇邢立强
  • 3篇祁晓丽
  • 2篇张辉
  • 2篇刘红莲
  • 2篇李德春
  • 2篇郑慧娥
  • 2篇李英
  • 2篇张静
  • 2篇姜华

传媒

  • 7篇神经药理学报
  • 4篇张家口医学院...
  • 3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第六次全国电...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6篇1992
  • 6篇1990
  • 2篇198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胎儿期阑尾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阑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一种纯粹退化了的器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阑尾做为免疫系统中周围淋巴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其参与体液免疫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对阑尾的形态结构,特别是胎儿期的形态结构进行重新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何丁薄爱华夏苓张竟时李海峰
关键词:胎儿期体液免疫肌间神经丛生发中心
肺泡Ⅱ型细胞发生过程中超微结构特点
1990年
围产儿肺部疾患极为常见,其中部分患儿死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功能不全。为了探讨不同胎龄肺脏的发育程度及Ⅱ型上皮细胞的功能状态,我们取胎龄14~35周流产儿新鲜肺脏组织16例,2.5%戊二醛固定,常规树酯包埋,超薄切片及染色,JEM-100CXⅡ透射电镜下观察,着重记述Ⅱ型肺泡上皮的超微结构特点,并对板层小体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薄爱华夏苓张竟时何丁戴洁李海峰祁晓丽
关键词:肺泡II型超微结构围产儿
胎儿肺泡上皮和气血屏障的电镜观察被引量:6
1992年
为阐明不同胎龄肺泡表面上皮和气血屏障的发育状况,对24例受精龄为14~40周的人胎肺脏,进行透射电镜观察。胎龄19周时,即可辨认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和气血屏障。图像分析表明,气血屏障的厚度,随胎龄的增长而变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在胎龄20周后逐渐分化,22周时胞质内出现板层小体,小体的截面积随胎龄而增大。本文着重对气血屏障及Ⅱ型上皮细胞的形态变化进行了讨论。
薄爱华夏苓李海峰安玉兰张竟时何丁戴洁祁晓莉刘洪莲
关键词:肺泡肺泡上皮胎儿
微波辐射技术在组织切片制作中的应用体会
2002年
赵荧白利娜许永利李海峰薄爱华
关键词:切片制作组织切片
消化道恶性肿瘤雌孕激素受体与癌胚抗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利用酶联素和组化法和ABC免疫组化法进行88例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癌胚抗原(CEA)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ER、PR水平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性。(2)低分化腺癌CEA阳性率最高,且淋巴结转移者CEA均为阳性,提示CEA与肿瘤的恶性度呈正相关。因此性激素受体和CEA提供了肿瘤组织不同的生物学信息,同时检测ER、PR及CEA水平对分泌治疗,手术范围及判断预后更有价值。
戴洁薄爱华夏苓李海峰邢立强祁晓莉
关键词:雌孕激素受体胚胎抗原CEA消化道肿瘤
胎儿胸腺网状细胞免疫组化反应及超微结构
为了解胸腺网状上皮细胞内角蛋白的种类,探讨不同胎龄网状上皮细胞的发育程度和功能状态,我们取19~41周胎儿胸腺33例,包音氏液固定,石腊切片,HE染色并分别进行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HK、K、HK的免疫金银染色,光镜下观察,...
戴洁薄爱华王波强夏苓祁晓莉张竟时左东升何升李海峰
文献传递
胎儿胸腺网状细胞免疫组化反应及超微结构
1990年
为了解胸腺网状上皮细胞内角蛋白的种类,探讨不同胎龄网状上皮细胞的发育程度和功能状态,我们取19~41周胎儿胸腺33例,包音氏液固定,石腊切片,HE染色并分别进行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HK_5、K_(27)、HK_2的免疫金银染色,光镜下观察,重点记录了网状上皮细胞的大小、数量及分布。又取15-40周新鲜胎儿胸腺10例,2.5%戊二醛固定、常规树脂包埋,超薄切片及染色,JEM-100CXⅡ透射电镜下观察,着重记录了网状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及其与组化反应之关系。观察结果和讨论:(1)胸腺对三种单克隆抗体反应不同。HK_5对网状上皮细胞及胸腺小体均呈极弱阳性反应;K_(27)仅对胸腺小体周围部网状上皮细胞呈阳性反应,且胎龄19周时即可见到;
戴洁薄爱华王波强夏苓祁晓莉张竟时左东升何升李海峰
关键词:胎儿胸腺网状细胞免疫超微结构
胎儿期肾上腺重量变化及皮质的形态结构
1993年
为了阐明不同胎龄肾上腺的形态结构及发育情况,我们取13—41周新鲜胎儿肾上腺64例,进行测量及光电镜观察将测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绘制生长曲线.光镜下测量不同胎龄胎儿的肾上腺永久性皮质的厚度,并做径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36周之前各胎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36—40周和前面各胎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观察表明:胎儿肾上腺永久性皮质自26周分出球状带和束状带,各带细胞超微结构特点随胎龄增加变得更为显著。本文为胎儿内分泌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祁晓莉安玉兰薄爱华夏苓戴洁李海峰刘洪莲
关键词:胎儿肾上腺皮质
胎儿阑尾形态及嗜铬粒A免疫阳性细胞的观察被引量:1
1997年
本文收集17-41周胎儿标本50例,测量了不同孕月胎儿的阑尾长度和横径,经HE染色,观察阑尾壁的结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阑尾粘膜内嗜铬粒A(CGA)的免疫阳性细胞,并与回肠末端和盲肠的阳性细胞进行了比较,说明CGA细胞的密度由回肠、盲肠、阑尾依次减少,同时表明胎龄21周至41周间CGA密度无明显变化;淋巴组织增生较明显。
张辉夏苓李海峰许永利
关键词:胎儿阑尾免疫阳性细胞
胶体金法研究胎儿胸腺上皮网状细胞的细胞学观察被引量:4
1992年
为了探讨胎儿胸腺上皮网状细胞发育过程的结构特点,用胶体金免疫组化法及电镜观察60例胎龄12~42周胸腺。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上皮网状细胞中间丝有多寡之别并含有不同类型角蛋白;中间丝多者细胞器相对减少。角蛋白阳性反应细胞体积随胎龄增长而增大,但阳性细胞出现率与胎龄关系不大。角蛋白阴性反应细胞电镜下可见丰富的内质网、线粒体及核糖体,提示该细胞主要有分泌胸腺激素功能。
戴洁薄爱华王淑强夏苓陈德慧张贺秋张竞时祁晓莉李海峰左东升何丁
关键词:胎儿胸腺免疫组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