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 作品数:24 被引量:133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化学发光法用于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抗体监测和鉴别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假阳性的价值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在监测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后机体产生抗体的效果及鉴别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金标法)假阳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志愿者22例,分别在注射第2剂后第1、3、6个月采集静脉血。每例患者标本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总抗体(TAb)和中和抗体(NAb),同时用金标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IgM和IgG。另外,用化学发光法复核74例金标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IgM或IgG疑为阳性者(核酸检测均阴性)的上述5种抗体。结果在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1、3、6个月,化学发光法检测的IgG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两种金标法试剂(P<0.05);第3个月和6个月时,除IgA、TAb,化学发光法检测的其他抗体水平和阳性率均分别明显低于第1个月(P<0.05);化学发光法检测的IgG、TAb和NAb阳性率均从第1个月的90.00%分别降低到第6个月的36.36%、63.64%和31.82%;TAb和IgG分别与NAb显著相关(r=0.873,P<0.001;r=0.862,P=0.001);74例金标法筛查疑为阳性者中,化学发光法复核后阳性者仅9例,此9例多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抗体阳性,且均为疫苗接种者或既往感染者。结论化学发光法在监测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后抗体的产生上,在疫苗接种后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有95.00%和63.64%个体至少可检测到5种抗体中的1种,检测IgG和TAb基本可以反映NAb的水平。化学发光法可用于鉴定金标法筛查疑为新型冠状病毒抗体阳性的标本。
- 刘淼赵思蒙董一红张岩车冬丽田野李卓敏李杰吴吉兵蔡嘉镜谭延国
- 关键词:化学发光法IGM总抗体金标法
- 集束化医院管理在医院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分析集束化医院管理在医院传染病防控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入院治疗的158例住院患者和同期在院内就职的28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法分组,A组14名医护人员对79例患者实行综合性集束化医院管理,B组14名医护人员对79例患者实行常规集束化医院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传染病发生率,对于医院管理的满意度,患者所在病房的感染超标情况,统计医护人员的管理效果和护理质量。结果A组患者的传染病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医院管理满意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所在病房的感染超标情况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科主任对医护人员进行评估,A组医护人员在病区隔离、管理执行等多个方面的管理效果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医护人员在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的护理质量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医院管理可以提高医护人员对于传染病防控的管理能力,改善护理质量,进而减少患者感染情况,抑制空气或物品超标等情况,可获得患者更高的满意度。
- 顾申申李杰黄立锋
- 关键词:管理效果护理质量
-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在ICU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观察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在ICU抢救危重病人的治疗效果与存活率的关系。方法 治疗 94例急、慢性肾衰及多脏器衰竭 (MOF)的病人 ,其中应用持续性动脉—静脉血液滤过 (CAVH) 2 8例和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 ) 6 6例。结果 ①将患者年龄分为 4组 ,即 <30岁、30~ 5 0岁、5 0~ 70岁、>70岁年龄组 ,随年龄增高存活率逐渐下降 ,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 0 1。② 1个脏器衰竭有 2 7例 ,存活率 6 7% ;2个脏器衰竭 ,有 33例 ,存活率 10 % ;3个脏器衰竭有 34例 ,存活率 9% ;三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③对CAVH组 2 8例及CVVH组 6 6例的存活率进行统计分析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④患者经过平均连续 7d的血滤 ,治疗前后血BUN及血Cr均有明显的下降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而存活组与死亡组溶质的清除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CRRT是抢救危重病人的有效手段之一 ,不受年龄的限制 ,患者耐受性较好 ,能有效地清除小分子物质 ,病人的存活率与年龄和病人的器官衰竭数目有关 ,年龄越大 ,脏器衰竭数目越多 ,其死亡率越高。
- 骆辛席修明董秉生李杰
- 关键词:持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多脏器衰竭肾功能衰竭
- 如何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依从性
- 本文介绍了什么是机械通气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依从性的目的、如何发现患者依从性差和怎样提高患者依从性。机械通气的目的是改善氧合,改善通气,降低呼吸功,缓解呼吸肌疲劳,使患者舒适。
- 李杰
- 关键词:机械通气患者依从性
- 对中国ICU医生应用SSC感染性休克指南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调查国际“拯救脓毒症战役”(SSC)会议制定的《严重全身性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在中国成人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应用情况。方法对国内成人ICU医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依据指南内容设计,包括对SSC指南、诊断标准和早期综合治疗各项措施的了解程度,以及临床应用和医护之间的配合情况。回答选项根据了解和应用程度的不同采用等级式设计。结果问卷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全国50家医院的成人ICU,其中41家ICU回复,问卷回收率为82%。其中224名医生参与答卷,有效问卷223份。41家ICU共有床位512张,年收治患者近2万人次。其中80.7%的医生能够较好地了解指南内容,综合ICU与专科ICU医生对指南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交叉乘积比(0R)=2.987,95%可信区间(CI)为2.241-3.981,P〈0.01];科主任对指南的了解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医生(OR=1.949,95%C1为1.641-2.361,P〈0.01)。不同职称医师对指南的认识有明显差异,其中高级职称与初级职称比较,OR=7.750,95%CI为3.711-16.184,P〈0.01;中级职称与初级职称比较,OR=6.455,95%CI为3.420-12.181,P〈0.01;高级职称者了解程度〉中级职称者〉初级职称者。80.0%的ICU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应用指南指导治疗,46.6%的医生认为中心静脉压(CVP)可以安全地指导复苏治疗,但是有85.6%的医生可以根据早期目标治疗(EGDT)的要求应用CVP。认为护士可以积极配合治疗的医师,对指南的应用程度明显高于认为护士不能很好配合的医师(P=0.000)。结论在2003年SSC会议发布《严重全身性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后,中国国内大多数ICU医生可以了解指南的内容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 李杰席修明骆辛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现状和对策
- 原发性院内血流感染常见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entral-line associ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LABSI).CLABSI发生率逐年增高,医疗花费增多,其导致的死亡率也...
- 李杰赵丽
-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理作用疗效评价
- 高压氧舱内使用呼吸机抢救合并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重症二例被引量:4
- 2007年
- 近期,使用呼吸机在高压氧舱内抢救了2名合并有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重症患者,其中成功1例、失败1例,现报告如下.……
- 王泳郭秋华李海东李杰
- 关键词:呼吸机高压氧舱危重症对光反射
- 北京市西城区民警心肺复苏知识调查、培训效果及影响实施心肺复苏意愿的探讨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对北京市西城区民警心肺复苏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及对影响实施心肺复苏意愿进行探讨。方法采用便利采样方法抽取1000名西城区在职民警,知情同意接受调查及基础心肺生命支持(BCLS)技能培训。结果38.8%的民警表示曾接受过心肺复苏(CPR)学习,当中有20.2%表示接受过医务人员培训;18.2%受过入职培训;通过宣传栏、电视节目、报纸杂志、网络获得信息比例依次占30.2%、14.4%、13.4%、10.8%。能通过意识状态、大动脉搏动、无呼吸或仅有叹气样呼吸三者联合准确判断需要CPR者不足28%。能准确回答按压部位、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者分别占37.8%、49.8%、50.6%。62.4%的民警表示碰到过需要心肺复苏的情况,其中53.2%表示参与了复苏,46.8%没有参与CPR。没有实施CPR原因包括:没有技能、一知半解怕做错、怕家属惹事、认为应该是医务人员的事、其他原因,百分占比为53.8%、20.2%、14.0%、2.2%、13.8%。采用在被调查民警单位现场模拟人演练讲授,视频播放,发放简洁培训资料包括自编CPR口诀等,96%的被培训民警可在培训后回答出正确心肺复苏技能,在正规培训单位培训是民警的最佳意愿。结论西城区民警既往接受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占比低,对BCLS技能正确掌握水平低。民警愿意在正规培训机构学习CPR技能,通过培训BCLS技能短期掌握率高。宣传CPR时口对口人工呼吸非必需操作,有利于增强实施心肺复苏意愿。
- 杨建坤赵丽王平李杰李京刘士力张颖苗利辉尹月秋
- 关键词:民警心肺复苏意愿
- 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的评价研究
- 2024年
-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方法选取北京市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不同风险级别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工勤人员进行呼吸道防护能力知识测评。根据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以实际案例及日常工作场景出发,从呼吸道传染病的识别、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相应防护要求和口罩的正确选择与使用三个方面设计呼吸道防护能力测评内容,分别包括6、6、8个知识点,共20个知识点,均为选择题。多选题全选对为满分,部分选正确且无错误选项为部分得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根据经典测评理论对每个知识点题目进行难度、区分度分析。结果对6所医院326名不同风险级别的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知识测评结果显示,20个知识点中,得满分比率在60%以上的有6个,其他题目得满分比例较低,其中空气传播疾病种类、飞沫传播疾病种类、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常规措施、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指征和医用外科口罩的佩戴指征5个知识点得满分比率在10%以下。在20道知识题中,难度分析较为容易、难度中等和较难的题目分别有5、1、14道;区分度在≥0.4、0.30~0.39、0.20~0.29、≤0.19的题目分别为6、1、4、9道。结论医院工作人员呼吸道防护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在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种类的认知和不同类型口罩佩戴指征的掌握方面。
- 贾会学姚希胡美华张冰丽孙昕霙李子涵邓明卓卢联合李杰宋丽红路简羽宋雪梅高航李六亿
- 关键词:医院工作人员
- 多所医院医务人员医用防护口罩适合性研究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通过定量适合性测试,描述医用防护口罩的适合现状以及探索适合性测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抽样选取6所不同级别、性质的医院中不同呼吸道传染病暴露风险部门,即低风险(普通病区)、中风险(如急诊、呼吸科门诊)、高风险(发热门诊、核酸采样点、感控处)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工勤人员,对两个品牌的拱形和折叠形口罩进行测试,采用环境气溶胶冷凝核计数器法测试医用防护口罩的定量密合性和适合性。结果6所医院共抽取320名工作人员进行测试,在进行正式适合性测试之前,通过专业人员指导,定量密合性测试通过率较被测试人员自行调整明显提升,整体从27.50%提升至57.73%。不同品种医用防护口罩适合性监测的通过率最低为0.94%,最高为84.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1.51,P<0.001)。通过定量密合性测试后,进行标准动作适合性试验时,拱形A、折叠形A、拱形B、折叠形B 4款医用防护口罩通过的比率分别为50.00%、58.25%、66.67%、85.67%。主要是在左右摆头动作之后通过率开始下降。结论适合性测试是保证呼吸道防护效果的有利工具,应充分利用适合性测试数据为工作人员提供合适的医用防护口罩。
- 胡美华贾会学姚希孙昕霙闵鹤葳邓明卓卢联合李杰宋丽红路简羽宋雪梅高航李六亿
- 关键词:医务人员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