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瑜
- 作品数:31 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从花斑癣患者皮损区及非皮损区分离鉴定马拉色菌
- 目的:①了解花斑癣皮损区及非皮损区马拉色菌菌种构成是否一致;②人体表不同解剖部位马拉色菌各菌种构成情况;③花斑癣色素病变和病情严重程度与马拉色菌菌种及病程的关系;④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体表马拉色菌菌种是否相同.结果提示,花...
- 李志瑜
- 关键词:花斑癣马拉色菌色素
- 文献传递
- 从花斑癣患者的皮损区及非皮损区分离和鉴定马拉色菌被引量:17
- 2003年
- 目的研究花斑癣患者皮损区及非皮损区马拉色菌菌种构成;不同解剖部位、皮损颜色及各菌种的分布情况;患者病情和年龄与菌种构成的关系。方法用无菌胶带粘取113例花斑癣患者皮损区及非皮损区共629个部位的皮屑,分别接种于含菜子油培养基中分离马拉色菌,用生理生化及形态学方法鉴定菌种。结果皮损区与相对应的非皮损区马拉色菌分离阳性率无差别,非皮损区额部和胸背部分离阳性率高于上、下肢。共分离到565株马拉色菌,鉴定出合轴马拉色菌(44.78%)、糠秕马拉色菌(32.94%)、球形马拉色菌(11.68%)、钝形马拉色菌(5.84%)及限制马拉色菌(4.76%)共5个种,有27处(5.01%)同时分离到两种菌。皮损区与非皮损区菌种构成无明显差别,限制马拉色菌主要从额部分离出。菌种构成与皮损面积无关,但与皮损颜色和患者年龄有关。皮损颜色与病程无关。结论花斑癣患者皮损区与非皮损区马拉色菌分离阳性率和菌种构成基本一致,与病情无关,而不同解剖部位、皮损类型及年龄患者的菌种构成有一定差异。
- 李志瑜冉玉平熊琳代亚林郭晓莉
- 关键词:花斑癣皮损区马拉色菌菌种
- 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心脏损伤1例
- 2001年
- 胡瑚李志瑜刘宏杰冉玉平唐瑟
-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心脏损伤并发症
- 15418例浅部真菌病镜检结果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镜检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15 418例拟诊为浅部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镜检结果。结果:共7366例镜检阳性,总阳性率47. 78%,浅部真菌病镜检阳性率前三位的分别是:花斑癣(78. 95%)、马拉色菌毛囊炎(65.47%)、甲真菌病(85%)。结论:我院皮肤科门诊浅部真菌病中花斑癣镜检阳性率最高。
- 李晓晓李志瑜
- 关键词:浅部真菌病真菌镜检
- 联苯苄唑(孚琪)乳膏治疗50例体股癣疗效观察
- 本义报告应用1%联苯苄唑(孚琪)乳膏治疗50例体股癣患者的治疗,结果显示:50例患者临床痊愈44例,有效率96%;综合疗效痊愈44例,显效3例,有效率94%。患者未见不良反应。
- 顾富祥李志瑜孙火宝
- 花斑癣的免疫、色素改变机理及马拉色菌菌种分布被引量:2
- 2003年
- 对马拉色菌感染所致花斑癣的发病机制 ,尤其与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间的关系 ,不同皮损色素改变的机理及患者体表马拉色菌菌种分布等研究作了综述。
- 李志瑜
- 关键词:花斑癣马拉色菌菌种分布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色素改变
- 鼻甲切除术后发生鼻脑毛霉病的诊治——附1例报告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报道1例罕见的继发于鼻甲切除术后的鼻脑毛霉病。临床经过患者为32岁女性,2年前因鼻甲肥厚接受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术后3d鼻部皮肤出现红斑,继而出现结节、溃疡。本次就诊的9个月前在门诊取分泌物镜下发现真菌菌丝,考虑为皮肤毛霉病而间断内服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近半月病情迅速恶化,皮损坏死、发黑并伴剧烈头痛以鼻脑毛霉病收入院治疗。结果取鼻腔分泌物培养2d后长出棕褐色絮状菌落。镜下见无囊托的孢子囊,囊梗直立无分支,鉴定为毛霉属真菌。静脉两性霉素B治疗后头痛及皮损改善,但因低钾、心动过缓等副作用被迫停药。患者住院第7d放弃治疗,后失访。
- 冉玉平熊琳胡瑚张谊之代亚玲李志瑜周光平
- 关键词:毛霉鼻甲切除术
- 莱芙特敏荧光染色法、Baso荧光染色法与KOH湿片法在诊断浅部真菌病的应用对比被引量:11
- 2020年
- 浅部真菌病包括手足癣、体股癣、甲真菌病、花斑糠疹和头癣等,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技术是KOH湿片法,其具有经济简便等特点,但易受标本中的杂质如油脂、纤维、气泡等干扰,依赖检查人员的主观判断,易造成误差[1-2]。近年来真菌荧光染色技术在各大医院推广,从最初需加A、B液两步法到一步法的改进,荧光染色液的种类也不断增多,我院皮肤科真菌实验室使用莱芙特敏荧光染色法、Baso荧光染色法和KOH湿片法同时对200份标本进行真菌直接镜检,探讨两种荧光染液染色法镜下真菌形态的异同,比较两种荧光染液辨别真菌的灵敏度与清晰度差异。
- 李晓晓李志瑜
- 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一例被引量:40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 (1 )用酶免疫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的HIV抗体 ;(2 )骨髓涂片及活检观察真菌形态 ;(3)取皮损做真菌培养、鉴定及动物实验 ,在 2 5℃和 37℃培养中从大体、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真菌特征。结果 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重减轻、贫血、丘疹性皮肤损害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在 37℃培养或组织中马尔尼菲青霉菌呈酵母型 ;在组织细胞外真菌较长 ,常弯曲 ,有横隔 ,似腊肠状 ;在 2 5℃培养中呈菌丝型 ,并产生红色色素扩散入培养基中。结论 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东南亚地区及中国南部艾滋病患者最重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 ;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征性 ,常易误诊。确诊需作真菌培养。此真菌特征为温度双相性 ;可产生红色色素 ;可见有横隔的腊肠状细胞。
- 廖小梅孟文彤向兵邓承祺冉玉平熊琳李志瑜庄杰陈卉娇李甘地刘卫平康梅彭雪梅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青霉属艾滋病合并症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真菌感染性疾病
- 播散性镰刀菌感染引起透明丝状霉菌病一例被引量:5
- 2004年
- 熊琳冉玉平童燕芳李志瑜路永红
- 关键词:真菌性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