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在评估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疗效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评估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疗效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间本院收治的进展期食管癌患者42例。均接受直线加速器强调放疗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分别于治疗前、4个疗程结束后行动态增强MRI扫描,记录容量转移常数、速率常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根据肿瘤直径变化,评估患者的疗效,将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患者纳入有效组,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患者纳入无效组。进行2年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42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均完成放疗和化疗,其中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16例、疾病稳定7例、疾病进展0例,治疗总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83.33%(35/42)。将完全缓解与部分缓解的35例患者纳入有效组,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的7例患者纳入无效组。2年随访期间生存30例纳入存活组,死亡12例纳入死亡组。治疗前,有效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明显高于无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有效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明显低于治疗前,无效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明显高于治疗前,有效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明显低于无效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前后速率常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容量转移常数预测食管癌疗效的AUC值为0.840,治疗后容量转移常数预测食管癌疗效的AUC值为0.894。治疗前,存活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明显高于死亡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存活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明显低于治疗前,死亡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明显高于存活组,存活组患者容量转移常数明显低于死亡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前后速率常数、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
- 李平赵昕闫晨
- 关键词:进展期食管癌动态增强MRI疗效预后
- 磁共振成像与增强CT诊断肝癌价值分析
- 2022年
- 目的以肝癌患者诊断活动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磁共振成像和增强CT两项诊断方式应用于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76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间所应用诊断方式的差异,平均分为两组,各38例,研究组应用磁共振成像检查方式,对照组应用增强CT诊断方式,对比两组最终诊断结果和诊断准确率。结果相比于应用增强CT诊断的对照组而言,研究组无论是肝内阳性诊断率,还是肝外炎性诊断率,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诊断结果方面,研究组肝内病灶和肝外病灶检出数量也同样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诊断活动中,磁共振成像诊断和增强CT诊断方式应用较为普遍,但相比于增强CT诊断方式而言,磁共振成像诊断方式价值更为优越,在患者病灶数量检出方面,效果值得信赖,同时,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领域普及应用。
- 李平唐力昊闫晨
- 关键词:肝癌磁共振成像
- 多层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疑似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对患者影像学表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为97.89%,特异度为100.00%,漏诊率为2.11%,误诊率为0.00%;在95例患者中,其中左肺上叶患者有21例、左肺下叶有24例、右肺上叶有27例、右中叶有3例、右下叶有20例;病灶内部情况以毛玻璃样密度小泡征、细支气管征最为常见;病灶边缘主要以分叶深最为常见;病灶周围征象以线影最为常见;存在病灶均匀强化患者28例,另外存在不均匀强化患者67例。结论:多层螺旋CT技术在诊断和鉴别早期周围型小肺癌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研究和推广。
- 刘友友孙伟高亮李平王冠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