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探讨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68例,分析临床诊断思维、治疗方法及其疗效。结果采取综合治疗后,患者血压显著下降,ST段压低明显好转,而最大耗氧量(16~20)mL/(min.kg),无氧阈值(9~11)mL/(min.kg)、心脏指数(CI)值72.0mL/(min.kg)所占比例均上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病患者的预后,保护患者心脏,延缓梗死的发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吴开霞李勇葛恒松
-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无痛性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0年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92例,分为糖尿病组(47例)、非糖代谢异常组(45例),所有患者均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采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2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和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在年龄、性别、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脂血症、高血压,无痛性心绞痛史者糖尿病组明显多于非糖代谢异常组(P<0.05)。糖尿病组冠状动脉双支和3支病变发生率(59.6%,36.1%),均明显高于非糖代谢异常组(24.4%,6.7%)(P<0.05),多节段病变发生率(48.9%)也显著高于非糖代谢异常组(8.9%)(P<0.05),而单支病变发生率糖尿病组(4.3%)显著低于非糖代谢异常组(64.4%)(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其冠状动脉病变较严重复杂,以多支、弥漫性病变为主,且多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代谢紊乱症状,在临床治疗上难度明显增加。
- 高新春周长高周兵葛恒松李勇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心病冠脉造影
- 入院血糖水平对初发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入院时血糖水平与初发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相关性。方法观察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沭阳县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初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480例。以入院血糖不同水平将已知非糖尿病的患者分组:入院血糖水平〈6.1 mmol/L组(137例),6.1-7.7 mmol/L组(146例),7.8-11.0 mmol/L组(129例),11.1-13.0 mmol/L组(31例)和〉13.0 mmol/l组(37例),后三组定义为入院高血糖组。分析各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结果随血糖水平升高,非糖尿病患者病死率呈逐渐增加趋势(血糖〈6.1 mmol/L组0.7%,6.1-7.7 mmol/L组6.2%,7.8-11.0 mmol/L组10.9%,11.1-13.0 mmol/L组19.4%,〉13.0 mmol/L组27.0%)。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非糖尿病患者中,随血糖升高死亡危险逐步增加(血糖6.1-7.7 mmol/L组:OR=8.95,P=0.43;血糖7.8-11.0 mmol/L组:OR=28.33,P〈0.01;血糖11.1-13.0 mmol/L组:OR=27.17,P〈0.01;血糖〉13.0 mmol/L组:OR=36.95,P〈0.01)。结论既往无糖尿病史的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血糖水平升高也很常见,且是与院内死亡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 高新春朱晓晴李勇胡敏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入院血糖
- 基于不同体重制定个性化造影剂方案对CT冠脉成像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基于不同体重制定个性化造影剂方案对CT冠脉成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02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案,观察组根据患者体重采用个性化注射方案,两组均进行冠脉CT血管造影。观察并分析两组冠脉强化程度、CT冠脉成像质量、对比剂剂量及流速、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冠脉强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A冠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比剂用量、流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DLP(剂量长度乘积)、ED(有效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不同体重制定个性化造影剂方案有利于降低CT冠脉成像对比剂剂量和流速,提高冠脉强化程度及效果。
- 高新春李勇葛恒松刘国红马超费金雷
- 关键词:不同体重冠脉成像
- 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重组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重组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附属沭阳县人民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43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重组尿激酶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术后4、8、12、24 h和术后1、3个月6个时间点的心肌酶、心电图QT离散度、血浆B型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分级,ST段回落和再通情况,以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B组治疗有效率为95.4%(41/43),高于A组的76.7%(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酶、心电图QT离散度、血浆B型脑钠肽在术后4、8、12、24 h和术后1、3个月这6个时间点呈逐渐下降趋势,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在术后4、8、12、24 h和术后1、3个月这6个时间点呈逐渐上升趋势,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IMI血流分级2~3级所占比例为95.4%(41/43),高于A组的79.1%(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ST段回落≥50%者所占比例为81.4%(35/43),高于A组的60.5%(2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ST段完全回落者所占比例为55.8%(24/43),高于A组的34.9%(1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再通者所占比例为76.7%(33/43),高于A组的55.8%(2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7.0%(3/43),低于A组的18.6%(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重组尿激酶原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
- 高新春马超费金雷葛恒松李勇
-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
- 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抗炎作用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抗炎作用。方法收取我院70例冠心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4月—2017年1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观察组冠心病患者实施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血清总胆固醇(3.30±0.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75±0.29)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5±0.65)mmol/L、C反应蛋白水平(1.70±0.41)mmol/L、甘油三酯(100.12±1.03)mmol/L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促进患者康复。
- 费金雷李勇胡敏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心病抗炎
- 低位右心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与低位右室间隔起搏组的临床差异。方法收集23例行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分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与低位右室间隔起搏组,对比两组间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起搏阈值阻抗、术后QRS波群时限、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等指标。结果两组间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起搏参数、LVEF值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低位右室间隔起搏组QRS波群时限明显短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短期内心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低位右室间隔起搏术植入成功率高,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有一定优势,是安全有效的,将其作为一种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方式是可行的。
- 李勇周长高葛恒松高新春
-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心动过缓室间隔起搏
- 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种途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桡动脉组(43例)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治疗,股动脉组(42例)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8.98±11.87)min和(50.16±12.35)min,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5.34%和97.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穿刺时间长于股动脉组,术后发生局部血肿及迷走神经反射少于股动脉组患者,而动脉痉挛多于股动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两种途径疗效都较好,但经桡动脉途径术后并发症较少,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吴开霞李勇葛恒松
- 关键词:冠心病桡动脉股动脉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穿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穿孔的患者临床特征、穿孔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8例,选择其中并发心脏穿孔的8例(0.63%)患者,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中,6例并发室间隔穿孔,2例并发心室游离壁穿孔,均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死亡5例,占62.5%,存活3例,占37.5%。女性2例(66.67%)存活患者均为急性下壁后壁心肌梗死;2例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存活>4年,1例并发游离壁穿孔形成假性室壁瘤存活>60d。6例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均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全心衰竭,存活患者心脏穿孔直径均存在进行性增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穿孔的病死率极高,在不能及时手术或介入治疗干预情况下,部分患者通过药物保守治疗亦可能得以存活,但幸存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给予更多关注。
- 李勇高新春费正东
- 关键词:心肌梗死室间隔破裂心脏室壁瘤药物疗法
- 合并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B型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 合并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B型脑钠肽、超敏C反应蛋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2月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A、B组,每组45例。A组为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组为未合并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血糖、BNP和hs-CRP水平,并记录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径(LVESD)、舒张末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组血糖(9.58±1.54)mmol/L、BNP(1743.42±526.31)ng/L及hs-CRP(55.97±19.65)ng/L均高于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LVESD、LVEDD、LVEF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LVESD、LVEDD、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可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hs-CRP升高,对心室重构有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 胡敏葛恒松李勇费金雷
- 关键词:糖尿病BNPHS-CRP心室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