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2篇血压
  • 1篇动态心电图
  • 1篇心病
  • 1篇心电图运动
  • 1篇心电图运动试...
  • 1篇心率
  • 1篇血压变化
  • 1篇血压变异
  • 1篇血压变异性
  • 1篇压变异性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原发性高血压...
  • 1篇收缩压
  • 1篇舒张
  • 1篇舒张压
  • 1篇潘生丁

机构

  • 5篇湖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李军
  • 4篇宋长杰
  • 4篇熊世熙
  • 2篇任江华
  • 2篇周毅
  • 2篇曹萍
  • 2篇曹茂银
  • 2篇王虹
  • 2篇王瑞英
  • 1篇闫侠清
  • 1篇农雯
  • 1篇王宜平

传媒

  • 3篇医学新知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年份

  • 2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钢丝连接夹及其在心电图运动试验中的应用
1996年
在冠心病心绞痛病人中。有些不典型的病例平时心电图大多正常或只有一些非特异性的改变。由于疼痛发作时间短暂,亦很难在发作时记录到心电图的变化。近来采用24h心电图(Holter心电图)连续观察,但ST—T变化除非有典型水平下降,对一般轻度的改变,其实际意义尚不能肯定。通过体力负荷来观察心电图的变化进而确定胸痛的性质是否为心绞痛,或判断其有无临床意义仍是临床上的主要方法。体力负荷试验有多种,包括Master二级梯试验、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踏车试验等。其目的是通过增加负荷使心脏做功增加。
熊世熙李军任江华曹茂银王虹宋长杰胡盛锐王瑞英李卫华
关键词:心电图
潘生丁试验中QT间期离散度增加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潘生丁试验前后心电图 ST段、校正 QT间期 ( QTc)及 QT间期离散度 ( QTd)的变化 ,以探讨潘生丁试验时诊断冠心病的更敏感及特异的指标。方法 :对 30例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及 32例正常者 (对照组 )进行潘生丁试验 ,记录试验前后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测量其 ST段 ,QTc及 QTd的改变。根据受试者作业特征曲线 ( ROC曲线 )求出 QTc及 QTd的阳性分界点 ,结合传统诊断标准 ST段下移≥ 0 .1m V,分别计算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并与“并联诊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以潘生丁试验诊断冠心病时 ,如分别以 ST段下移≥ 0 .1m V、QTc≥ 44 0 ms、QTd≥ 40 ms为标准 ,其特异性分别为 10 0 %、6 8.8%、93.8% ;敏感性分别为 5 3.3%、83.3%和 87.6 %。如采用“并联诊断”方法 ,分别以 ST段下移≥ 0 .1m V和 QTc≥ 44 0 ms、ST段下移≥ 0 .1m V和QTd≥ 40 m s、QTc≥ 44 0 m s和 QTd≥ 40 m s为标准 ,其特异性分别为 6 8.8%、93.8%、6 8.8%。敏感性分别为70 .0 %、96 .8%、90 .0 %。结论 :在潘生丁试验时 ,如以传统的诊断标准 ( ST段下移≥ 0 .1m V ) ,结合 QTd≥ 40 m s,可明显提高其诊断的敏感性而不影响其特异性 ,QTd≥ 40
曹萍熊世熙宋长杰李军周毅
关键词:潘生丁试验冠心病心电图
血压变化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的意义(附147例分析)
1998年
王宜平闫侠清李兰芬李军
关键词:血压变化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收缩压心率舒张压
胸骨垂直导联在动态心电图中的应用
1996年
用一种新的心电检测联接导联,即将正极置于胸骨下端剑突上,负极置于胸骨上端(胸骨垂直导联)取代常规CM1导联,运用于Holter监测,结果表明新导联有如下优点:①干扰及伪差明显减少:②基线较稳定、漂移小,便于ST段及T波的观察;③P波振幅增高、P波起始清楚,易于准确测量。
王虹李军熊世熙刘晴宋长杰
关键词:心电图动态心电图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9
2000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血压增高的程度及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对 480例 EH患者及 2 0 0例正常人 (对照组 )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以测得的血压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 :EH组血压变异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 期 EH患者血压变异性明显大于 期及 期患者 ; 、 期之间血压变异性无明显差异 ;对照组及 EH组各组中男女性别之间血压变异性无显著性差异 ;EH组血压变异性随血压水平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年龄≤ 6 0岁者 ,其血压变异性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 ,年龄 >6 0岁者 ,其血压变异性不再继续增加。结论 :EH患者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加 ,且靶器官损害越重 ,血压值越高 ,在一定范围内年龄越大则血压变异性越大。
曹萍熊世熙周毅李军农雯宋长杰任江华曹茂银王瑞英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靶器官损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