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伯华

作品数:26 被引量:65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联合国人口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9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育龄
  • 10篇育龄妇女
  • 10篇妇女
  • 5篇避孕
  • 4篇流动人口
  • 3篇意愿
  • 3篇人口
  • 3篇生育
  • 3篇生育意愿
  • 3篇生殖
  • 3篇避孕方法
  • 3篇抽样调查
  • 2篇性别
  • 2篇已婚
  • 2篇已婚育龄
  • 2篇已婚育龄妇女
  • 2篇意愿调查
  • 2篇影响因素
  • 2篇育龄妇女生殖...
  • 2篇知情选择

机构

  • 21篇中国人口与发...
  • 10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中国人口信息...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上海市计划生...
  • 1篇芝加哥大学

作者

  • 25篇李伯华
  • 12篇齐嘉楠
  • 10篇覃民
  • 6篇赵凤敏
  • 6篇郭素芳
  • 5篇吴久玲
  • 5篇张彤
  • 4篇田晓波
  • 4篇吴匡时
  • 4篇崔颖
  • 4篇庄亚儿
  • 2篇王志理
  • 2篇姜玉
  • 2篇王临虹
  • 2篇刘鸿雁
  • 1篇李成福
  • 1篇高文力
  • 1篇杨胜慧
  • 1篇方利文
  • 1篇胡宏桃

传媒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5篇人口研究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经济论坛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人口与计划生...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人口与发展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2
  • 1篇1998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育龄人群避孕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3
2006年
目的了解我国育龄人群中男性避孕套使用情况以及主要的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政策,提高避孕套在普通群众中的使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三阶段、与育龄妇女人数规模成正比的三阶段的容量比例(PPS)抽样方法获得抽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我国育龄人群的避孕套使用率很低,不到10%,并且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城市显著高于农村。对避孕套相关知识了解较少,55.5%的妇女不知道避孕套可预防艾滋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次数和第1次避孕方法对妇女现在避孕套的使用影响最大。结论我国育龄妇女中避孕套使用率非常低,避孕套相关知识欠缺,应该丰富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郭素芳赵凤敏张彤李伯华崔颖吴匡时
关键词:避孕套育龄妇女影响因素
不同时期育龄妇女产前保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2
2006年
目的了解近10年来我国孕产期保健服务提供状况及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三阶段的容量比例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产前检查的覆盖率和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次数的比例均不断增加,但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的比例还较低(<60%)。不同地区比较,中部地区产前保健利用情况发展较快,西部地区相对较慢。城乡比较,农村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但在绝对值上各个时期城市都明显好于农村。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妇女分娩时期、妇女居住地以及妇女的家庭和个体特征影响妇女产前检查次数。结论在提高产前检查覆盖率的同时,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未及人群的服务利用率。
赵凤敏郭素芳张彤李伯华吴匡时崔颖
关键词:产前保健影响因素
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抽样设计的思考被引量:5
2014年
文章通过对2009—2011年三年的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抽样方案进行比较,发现主要指标保持了较好的连续性,且离散收敛程度、抽样精度以及抽样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子总体的数据分析也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并对流动人口的覆盖误差、样本量分配以及潜在分层问题进行了探讨。
齐嘉楠覃民李伯华
关键词: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抽样设计
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就医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8
2006年
目的研究自述有生殖道感染的妇女就医行为及其利用生殖健康服务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三阶段与规模(育龄妇女人数)成正比的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调查员入户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9.2%的妇女自述有一种生殖道感染症状,12.8%的妇女自述有3种及以上症状,23.1%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妇女曾到医疗机构就诊。因素分析显示,生殖道感染知识对妇女就医行为有重要影响,但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知识十分欠缺。另外,未婚妇女的就医率显著低于已婚妇女,但经济水平和文化程度对妇女患病后的服务利用影响不明显。结论当前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但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率却较低。
赵凤敏郭素芳吴匡时崔颖李伯华
关键词:生殖道感染育龄妇女就医行为生殖健康服务
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6
2007年
目的了解我国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情况及其主要的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为生殖道感染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03年10~12月,采用分层、三阶段容量比例(育龄妇女人数)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调查员入户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过去6个月中39.2%的调查对象至少出现过其中1种症状,12.8%的妇女出现3种及以上症状。因素分析显示,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职业、生活地区、怀孕及人工流产,对妇女生殖道感染有一定影响,尤其婚姻状况、地区、文化程度和怀孕次数对生殖道感染的影响较大。结论我国育龄妇女中生殖道感染非常普遍,应加强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工作重点以已婚妇女为主,特别是文化程度低、少数民族地区以及有过孕产史和人工流产史的妇女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不同地区妇女病普查普治时的策略应有所不同。
赵凤敏郭素芳王临虹张彤李伯华
关键词:生殖道感染育龄妇女患病率社会人口学因素
中国妇幼保健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调查
2013年
目的探究我国妇幼保健人员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态度。方法 2010年10月,在我国30个县采用分层、三阶段与规模成正比的容量比例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对2 696名妇幼保健人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仅有55.7%的调查对象全面了解与艾滋病病毒传播途径相关的10个问题,对接吻和蚊虫叮咬等6个非传播途径的回答正确率较低(56.6%),不同类型的调查对象回答正确率不同(x2=96.578,P<0.01)。有93.4%的调查对象了解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预防方法 ,不同类型的调查对象回答正确率不同(x2=18.818,P<0.05)。不支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享有生育权利者占19.5%,认为应该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隔离起来者占7.8%。认为可以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和认为使用安全套前应吹气检查是否漏气者分别为16.2%和37.6%。结论 妇幼保健人员对于艾滋病病毒非传播途径、职业暴露职业防护措施以及安全套的使用上还存在错误的认识,非常有必要对其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的培训。
田晓波吴久玲李伯华覃民齐嘉楠
关键词:妇幼保健艾滋病安全套
读《人口分析与市场研究》
1998年
李伯华
关键词:书评人口学研究
全文增补中
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9
2002年
目的:了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实施后已婚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的满意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联合国人口基金生殖健康/计划生育合作项目”中期评估调查。本文就其中5 533名已婚有偶育龄妇女对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的满意度进行了分析。结果;已婚育龄妇女对服务的总体满意度高(98.9%)。育龄妇女本人及其丈夫对所用避孕方法适应证、副作用的了解程度、近两年内获得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服务的场所、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传品的发放、开展生殖健康知识培训以及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变化等因素会影响育龄妇女对服务的满意度。结论:避孕方法知情选择是提高育龄妇女对服务满意度的重要途径。生殖健康/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模式的转变是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保障。
方利文楼超华高尔生胡宏桃赵白鸽李伯华
关键词:满意度计划生育避孕方法知情选择育龄妇女生殖健康
全面两孩政策背景下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被引量:59
2021年
利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对妇女生育意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2017年,中国育龄妇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96,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76。1990年代及以后出生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70。现有1孩、尚未生育妇女的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分别为1.29、1.60,预示我国妇女的生育率存在着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打算生育3个孩子及以上的妇女比例为9.3%,前2个均为女孩的该比例为45.6%。31个地区平均理想子女数的方差为0.03,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的方差为0.07,打算生育子女数的地区差异更加明显。性别选择性人工流产抑制了生育意愿并减少了生育数量,但在未能达到满意的子女性别构成而倾向继续生育的情况下,男孩偏好起到了增强生育意愿和增加生育数量的作用。
庄亚儿庄亚儿姜玉
关键词:生育意愿理想子女数男孩偏好
死亡月分布离散程度对中国不同年龄性别人口终寿年成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中国不同年龄性别死亡人口月分布离散程度及终寿年成数的特点。方法 利用中国 1989年全年按月死亡人口数据计算中国不同年龄性别死亡人口月分布变异系数 (CV)和终寿年成数 (a)。结果 CV随年龄和性别有较大变化 ,a较少受年龄性别的影响。结论 不同年龄性别死亡人口月分布偏离均匀分布状态的程度存在很大差异 ,但终寿年成数似乎不受死亡人口月分布离散程度的影响 ,表现出相当的稳定性。
干建平李伯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