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萍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项指标联合检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 2010年
- 糖尿病目前已是跃居全球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第5位死因)的疾病之一[1],发达国家高达2%~5%,而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亦达2%~3%,并且每年还以1‰的速度增长。
- 郭凯鹏李丽萍
- 关键词:糖尿病发病率病死率
- 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对后续治疗遵从性的临床研究
- 2018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出院患者后续治疗的遵从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健康宣教、随访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后续治疗遵从性个性化干预措施。采用后续治疗遵从性调查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遵医行为和健康行为量化性评价。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FPG、Hb Alc水平以及遵从性调查评定量表评分。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试验组的FPG、Hb Alc水平均明显高于出院时(P<0.05),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试验组的遵从性调查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时(P<0.05),并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后续治疗遵从性干预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有效稳定血糖水平,提高遵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婷婷叶丽宜张炎芬卢燕红张振关程木带梁潘李丽萍谢颜花
- 关键词:糖尿病出院
- 探讨新型敷料在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护理中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评价探讨新型敷料在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护理中临床疗效及对愈合时间、减轻痛苦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6例,按照抽签法的要求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43例,实验组采用新型敷料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分析治疗效果、创面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治疗前后的疼痛感评分。结果实验组治疗之前疼痛感(6.6±1.2)分,对照组(6.7±1.6)分。治疗之后实验组疼痛感(1.3±0.5)分,对照组(3.4±0.8)分。实验组换药次数(11.4±0.5)次,愈合时间(23.4±1.1)d。对照组换药次数(30.5±0.5)次,愈合时间(47.7±1.1)d。治疗之前的疼痛感分数相较没有差异,P>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数值间对比有差异,P<0.05。实验组的创面换药次数和愈合时间、治疗前后的疼痛感评分优于对照组,各种数据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患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新型敷料法,有助于缩短愈合的时间,并降低痛苦感,具有很好的推广优势。
- 张炎芬李丽萍高杏芳
- 关键词:新型敷料糖尿病足创面护理
- 心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干预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直肠癌肠造口患者,按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6年6月~2017年3月)和实验组(2017年4~12月),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积极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心理因子、社会因子、躯体因子、功能因子和总分)。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SDS评分(43.80±3.68)分和SAS评分(38.42±5.38)分低于护理前的(63.10±5.11)、(51.30±4.92)分和对照组护理后的(61.92±4.93)、(51.38±4.02)分,生活质量评分总分(157.60±3.04)分高于护理前的(143.40±3.67)分和对照组护理后的(144.5±2.8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心理因子、社会因子、躯体因子和功能因子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实验组护理后的心理因子、社会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干预能缓解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可参考应用。
- 陈宇清李丽萍郭伊莉
- 关键词:心理干预直肠癌肠造口生活质量
-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在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Cystatin C)在早期诊断肾病中是否优于血清肌酐(Scr)和肌酐清除率(Ccr)。方法:收集我院58例肾病患者和6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和尿液标本。以99mTc-DTPA清除率测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作为诊断的金标准,同时用酶法测血清肌酐水平;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NIA)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比较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与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肾功能的减退,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和血清肌酐值逐渐升高,肌酐清除率值逐渐下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与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均有相关性,在肾功能正常组(Ccr≥80ml/min)的患者中,有47%(35/74)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大于正常人参考值上限,肌酐清除率<80ml/min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升高率达96%(45/47);而血血清肌酐在正常组无一例升高,仅1例在轻度下降组(60≤Ccr<80ml/min,n=22)中升高。结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是一种较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血清标志物。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可以作为肾病的诊断指标,在肾病的诊断时间较血清肌酐更早,可作为肾病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
- 郭凯鹏李丽婵李丽萍邓康
- 关键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肾病
- 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诊断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原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02例RA患者(RA组)、70例非RA自身免疫疾病患者(非RA疾病组)和84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血清中GPI抗原的浓度,并同时检测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结果 RA组患者血清中GPI浓度显著高于非RA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RA活动组和非活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分段回归分析发现GPI的浓度和RA病情活动呈正相关。GPI抗原对RA检测的敏感性为60.8%,特异性为95.2%。结论 GPI在部分RA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有可能成为诊断RA及判断其疾病活动性的一个新指标。
- 郭凯鹏李丽萍陈燕
- 关键词: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类风湿关节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