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鹤

作品数:21 被引量:396H指数:12
供职机构:棕榈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林业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篇土壤
  • 6篇养分
  • 5篇凋落
  • 5篇凋落物
  • 5篇人工林
  • 4篇土壤物理
  • 4篇土壤物理性质
  • 4篇持水特性
  • 3篇大叶相思
  • 3篇生态
  • 3篇生态公益林
  • 3篇生物量
  • 3篇水源涵养
  • 3篇水源涵养功能
  • 3篇物量
  • 3篇吸水
  • 3篇吸水速率
  • 3篇公益林
  • 3篇持水量
  • 3篇持水率

机构

  • 19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棕榈园林股份...
  • 2篇广东省林业局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21篇曹鹤
  • 16篇薛立
  • 12篇任向荣
  • 9篇梁丽丽
  • 7篇谢腾芳
  • 6篇王相娥
  • 2篇黄丽铭
  • 2篇何跃君
  • 2篇林彦
  • 2篇傅静丹
  • 2篇骆海林
  • 1篇刘玉婷
  • 1篇彭耀强
  • 1篇陈博
  • 1篇徐燕
  • 1篇屈明
  • 1篇许松葵
  • 1篇邓碧芳
  • 1篇李燕
  • 1篇冯慧芳

传媒

  • 4篇土壤通报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广东林业科技
  • 1篇西南林学院学...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第七届全国森...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种人工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被引量:31
2008年
用浸水法对2个常绿阔叶混交林和1个杉木林凋落物的贮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常绿阔叶混交林1、常绿阔叶混交林2和杉木林的凋落物干质量分别为2 220、898和1 255 kg.3种林分中常绿阔叶混交林1的凋落物最大持水量较大,达6.8×103kg.hm-2,杉木林居中,为4.1×103kg.hm-2,常绿阔叶混交林2较小,为3.3×103kg.hm-2.在浸泡不同时间后,林分的凋落物持水率均呈现常绿阔叶混交林2>杉木林>常绿阔叶混交林1.常绿阔叶混交林1、常绿阔叶混交林2和杉木林的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分别为403%、462%和423%.常绿阔叶混交林2的凋落物吸水速率居首位,常绿阔叶混交林1中等,杉木林最小.凋落物持水量和凋落物持水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按照对数关系增加,吸水速率则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按照乘幂关系下降.
任向荣薛立曹鹤王相娥谢腾芳
关键词:人工林凋落物持水量持水率吸水速率
不同密度下大叶相思幼林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格局被引量:18
2008年
对密度为1 667、4 444和10 000株.hm-2的2年生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幼林的胸径、树高、冠幅生长进行了研究,并采伐标准木,用标准木的各器官干质量与胸径和树高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估测林分的生物量和平均木干质量.结果表明:密度为1 667、4 444和10 000株.hm-2林分的平均胸径分别为3.35、3.31和3.88 cm,平均树高分别为4.26、4.02、4.10 m,平均冠幅分别为2.11、1.73、1.26 m.密度为4 444和10 000株.hm-2林分的平均单株干质量相近,显著小于1 667株.hm-2林分的平均单株干质量(P<0.000 1);林分生物量则为10 000株.hm-2林分(27 600 kg.hm-2)>4 444株.hm-2林分(12 266 kg.hm-2)>1 667株.hm-2林分(6 701kg.hm-2).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率在密度为10 000和4 444株.hm-2的林分内为干>根>枝>叶>皮,在密度1 667株.hm-2的林分内为干>根>叶>枝>皮.
黄丽铭薛立王相娥谢腾芳任向荣曹鹤
关键词:大叶相思生物量
大叶相思林的竞争密度的研究
曹鹤
关键词:大叶相思土壤理化性质生物量养分含量
低温胁迫对六种苗木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1
2008年
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大花五桠果(Dillenia turbinata)、双翼豆(Peltophorum tonkinense)、海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盆架子(Alstonia scholaris)、非洲桃花心木(Khaya senegalensis)和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6种苗木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比对照有所增加;除了0℃处理的双翼豆幼苗外,低温胁迫的幼苗叶片内的脯氨酸含量大于对照;不同低温胁迫的幼苗叶片的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变幅较小;大花五桠果、海南山竹子、非洲桃花心木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上升,而其他树种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变化幅度不大;各低温胁迫的大花五桠果叶片的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双翼豆叶片的SOD活性低于对照,而其他幼苗叶片的SOD活性变化较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抗寒综合评价表明,6种苗木的抗寒能力排序为海南红豆>盆架子>非洲桃花心木>海南山竹子>双翼豆>大花五桠果。
何跃君薛立任向荣曹鹤梁丽丽徐燕
关键词:低温胁迫幼苗抗寒指标主成分分析
三种阔叶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被引量:61
2006年
对火力楠、荷木和黎蒴的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火力楠、荷木和黎蒴林地的凋落物干重分别为10 488,5 159,5 583 kg/hm2。浸泡2 h前凋落物持水量呈现火力楠林地>黎蒴林地>荷木林地,浸泡2 h后为黎蒴林地>火力楠林地>荷木林地。3种林分中黎蒴林地的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在居首位,达17 709 kg/hm2,火力楠林地居中,为16 576 kg/hm2,荷木林地较小,为13 374 kg/hm2。不同浸泡时间段的凋落物持水率均呈现黎蒴林地>荷木林地>火力楠林地。火力楠、荷木和黎蒴林地的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分别为158%,258%和309%。凋落物持水量和凋落物持水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按照对数关系增加。凋落物吸水速率呈现黎蒴林地>荷木林地>火力楠林地。各林分的凋落物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长按反曲线关系下降。
彭耀强薛立曹鹤任向荣梁丽丽
关键词:阔叶林凋落物持水量持水率吸水速率
红棕象甲诱捕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棕象甲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虫桶,在所述集虫桶上端开口处设有防止红棕象甲逃出集虫桶的防复出板,在所述的集虫桶上部连接有用于悬挂信息素的连接架,在所述的连接架上端设有遮雨盖,在所述的连接架内设有十字...
骆海林曹鹤林彦凌迈政刘玉婷
文献传递
华南地区八种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被引量:46
2009年
研究了华南地区8种林地的土壤物理性质,根据其土壤特点分为4类。第1类为马占相思林地、黎蒴-加勒比松林地、火力楠-木荷林地、木荷林地和湿地松林地,特点是上层的土壤容重小于中层和下层,毛管孔隙度中等或较小,非毛管孔隙度中等或较大,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为上层大于中层和下层,自然含水量中等或较大,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或稳定。除了马占相思林地上层外,毛管持水量为中等或较小;第2类为柚木林地,土壤容重较大,且3层土壤的容重相近,毛管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较大,非毛管空隙度和自然含水量较小;第3类为落羽杉林地,各层土壤的自然含水量远远大于其他林地。上层和中层的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空隙度中等,毛管持水量大。下层的土壤容重和非毛管空隙度大、毛管空隙度和毛管持水量小。第4类为尾叶桉林地,上层的土壤容重大于中层和下层,毛管孔隙度和毛管持水量较大,非毛管空隙度和自然含水量较小。
曹鹤薛立谢腾芳王相娥傅静丹郑卫国
关键词: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聚类分析
5种阔叶树幼苗的养分积累和分配规律被引量:5
2007年
研究了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女贞(Ligustrum lucidum)、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和乐昌含笑(M ichelia chapensis)幼苗的养分积累和分布。结果表明:观光木各器官干重为根>叶>干,女贞为干>根>叶>枝,山杜英为枝>叶>根>干,乳源木莲为根>干>叶,乐昌含笑为叶>干>根>枝。各树种干的养分浓度最低。除了观光木外,其余树种均以叶的养分浓度为最高。观光木的养分贮量为根>叶>干,女贞和山杜英为叶>枝>根>干,乳源木莲为叶=干>根,乐昌含笑为叶>干=根>枝。5种幼苗各器官的养分贮量多为N>K>P。
梁瑞友许松葵梁丽丽任向荣曹鹤
关键词:干重养分浓度养分贮量
华南典型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被引量:41
2008年
对杉木、马尾松、湿地松、尾叶桉和马占相思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凋落物持水量以及土壤贮水性能进行了研究。5种林分土壤的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均为上层大于下层,而土壤容重为上层小于下层。总体来看,5种林分中杉木和马占相思林土壤疏松、孔隙度大;尾叶桉林土壤紧实、孔隙度小,马尾松林和湿地松的土壤孔隙度中等。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呈现杉木林(18thm-2)>马占相思林(15thm-2)>尾叶桉林(14thm-2)>马尾松林(11thm-2)>湿地松林(10thm-2)。土壤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其最大持水量占林地最大持水量的99%以上,顺序为杉木林地和马占相思林(2064和2061thm-2)>湿地松林(2041thm-2)>马尾松林(2032thm-2)>尾叶桉林(1941thm-2)。林地最大持水量的顺序为杉木林地(2082thm-2)>马占相思林地(2076thm-2)>湿地松林地(2051thm-2)>马尾松林地(2043thm-2)>尾叶桉林地(1955thm-2)。
薛立梁丽丽任向荣曹鹤王相蛾谢腾芳
关键词:人工林凋落物土壤物理性质水源涵养
广东省不同母岩发育的桉树林土壤特性被引量:4
2010年
研究了95个桉树林的土壤肥力。按母岩将95个林分土壤合并为花岗岩、石灰岩、紫色砂岩、砂页岩、玄武岩发育的土壤类型,分析各类土壤的理化性质与桉树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成的土壤的容重较小,非毛管孔隙较多,通气好,持水量一般;各种养分都处于中等或偏低水平,但在5种母岩形成的土壤中多处于较高水平,整体土壤肥力较高;石灰岩发育成的土壤容重最小,毛管孔隙和最大持水量大,非毛管孔隙较小,故保水能力强,通气差,全N含量在5种土壤中稍低,其它养分含量均较高,整体土壤肥力高;紫色砂岩发育成的土壤容重大,非毛管孔隙极少,通气差,持水量小,全K和速效K含量位于5种土壤之首,其它养分含量低,整体的土壤肥力低;砂页岩发育成的土壤毛管孔隙度小,非毛管孔隙度大,通气好,在5种土壤中全N含量较高,其它养分含量处于中等或较低水平,土壤肥力较差;玄武岩发育成的土壤容重中等、毛管孔隙少、非毛管孔隙中等,全P和有效P含量在5种土壤中较高,其余养分含量较低,土壤肥力较低。将桉树林地与其它林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可知,桉树林地的土壤容重大,通气不良,持水能力差,有机质、全N、全K、速效N、速效K含量低。
李爱英薛立曹鹤任向荣梁丽丽
关键词:桉树人工林母岩土壤肥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