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立

作品数:240 被引量:3,827H指数:36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林业局资助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9篇农业科学
  • 48篇生物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2篇土壤
  • 49篇养分
  • 41篇胁迫
  • 35篇幼苗
  • 28篇树种
  • 23篇凋落
  • 22篇杉木
  • 22篇土壤养分
  • 22篇阔叶
  • 19篇凋落物
  • 18篇园林
  • 18篇阔叶树
  • 17篇植物
  • 17篇人工林
  • 17篇酶活性
  • 16篇杉木林
  • 16篇主成分
  • 16篇主成分分析
  • 15篇生态
  • 12篇雪灾

机构

  • 229篇华南农业大学
  • 10篇广东省林业局
  • 9篇浙江工业大学
  • 6篇广东省林业科...
  • 3篇山西省林业科...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广东省财政厅
  • 1篇名古屋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黄山学院
  • 1篇《广东园林》...
  • 1篇广州市园林科...
  • 1篇广东省岭南综...
  • 1篇汕头市林业科...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国际竹藤网络...

作者

  • 230篇薛立
  • 29篇陈红跃
  • 25篇杨振意
  • 18篇卢广超
  • 16篇张柔
  • 16篇郭淑红
  • 16篇曹鹤
  • 16篇傅静丹
  • 16篇刘斌
  • 14篇谢腾芳
  • 14篇李洁
  • 13篇任向荣
  • 13篇邵怡若
  • 13篇冯慧芳
  • 12篇许建新
  • 12篇王相娥
  • 12篇叶龙华
  • 12篇梁丽丽
  • 11篇潘澜
  • 11篇许鹏波

传媒

  • 22篇湖南林业科技
  • 2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6篇中南林业科技...
  • 14篇安徽农业大学...
  • 13篇生态学报
  • 11篇广东林业科技
  • 10篇水土保持通报
  • 9篇西南林业大学...
  • 8篇土壤通报
  • 8篇生态学杂志
  • 7篇生态科学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林业科学
  • 5篇世界林业研究
  • 5篇林业科学研究
  • 5篇绿色科技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山西林业科技
  • 4篇亚热带植物科...
  • 4篇热带林业

年份

  • 3篇2019
  • 3篇2018
  • 20篇2017
  • 21篇2016
  • 10篇2015
  • 16篇2014
  • 21篇2013
  • 19篇2012
  • 16篇2011
  • 15篇2010
  • 14篇2009
  • 11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12篇2005
  • 8篇2004
  • 12篇2003
  • 9篇2002
  • 5篇2001
  • 2篇2000
2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密度大叶相思林生长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对密度为1667(低密度)、4444(中密度)、10000(高密度)株/hm2的4年生大叶相思林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密度、中密度和低密度大叶相思林的平均胸径分别为5.14cm、5.00cm和6.24cm,平均树高分别为7.82m、6.73m、6.41m,平均冠幅分别为2.01m、1.81m、2.47m。中密度与高密度大叶相思林的胸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小于低密度大叶相思林。中密度与低密度大叶相思林的树高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小于高密度大叶相思林。密度对其冠幅的影响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总体看来,在高密度的环境里大叶相思采用快速的高生长策略,而在低密度的环境里首先发展胸径生长。
郑欣颖薛立
关键词:大叶相思
三种阔叶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被引量:61
2006年
对火力楠、荷木和黎蒴的凋落物的储量、持水量、持水率和吸水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火力楠、荷木和黎蒴林地的凋落物干重分别为10 488,5 159,5 583 kg/hm2。浸泡2 h前凋落物持水量呈现火力楠林地>黎蒴林地>荷木林地,浸泡2 h后为黎蒴林地>火力楠林地>荷木林地。3种林分中黎蒴林地的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在居首位,达17 709 kg/hm2,火力楠林地居中,为16 576 kg/hm2,荷木林地较小,为13 374 kg/hm2。不同浸泡时间段的凋落物持水率均呈现黎蒴林地>荷木林地>火力楠林地。火力楠、荷木和黎蒴林地的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分别为158%,258%和309%。凋落物持水量和凋落物持水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按照对数关系增加。凋落物吸水速率呈现黎蒴林地>荷木林地>火力楠林地。各林分的凋落物的吸水速率随浸泡时间的增长按反曲线关系下降。
彭耀强薛立曹鹤任向荣梁丽丽
关键词:阔叶林凋落物持水量持水率吸水速率
外源性氮和磷添加对藜蒴林土壤养分及生化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0
2015年
目前全球性的氮沉降和施磷肥不断增加对森林土壤产生重要影响。藜蒴(Castanopsis fiss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研究外源性氮和磷对藜蒴林土壤养分和生化特性的影响,可以为藜蒴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指导。针对广东省云勇林场一片立地条件相似的14年生黎蒴人工林进行为期2年的模拟氮和磷沉降,设置不施肥(对照)、施N肥、施P肥、施N+P肥4种处理,对应的氮和磷施用量分别为0,200 kg N,80 kg P and200 kg N+80 kg P(hm-2·a-1),每种处理有8个重复。结果表明,加N减少了土壤全P、全K和速效K含量,增加了土壤碱解N含量;加P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N、全P、速效P和速效K含量,减少了土壤全K含量;加N+P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N、全P、碱解N和速效P含量,减少了土壤全K含量。加N、加P和加N+P处理增加了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及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加P处理还增加了土壤放线菌数量及土壤脲酶活性,加N+P处理也提高了脲酶活性。
朱仕明董喜光薛立肖玲玲张越
关键词:藜蒴土壤酶土壤养分
有无枯落物覆盖对加勒比松林地表径流及其K流失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为了解有无枯落物对K随地表径流损失的影响,研究比较了有无枯落物加勒比松林地表径流中的K流失的特点,结果表明:有、无枯落物加勒比松林的年地表径流量分别为12.6、51.8 mm,主要发生在夏季,对应的地表径流系数分别为0.60%、2.48%,表明前者能有效削弱地表径流。2种林分的降水量和地表径流量的关系可用二项式方程表示。有、无枯落物加勒比松林各月的地表径流K浓度分别为3.2~36.3、1.8~6.0 mg.kg-1,通过地表径流输出的K量分别为701、982 g.hm-2。2008年5、6月为有枯落物加勒比松林的K流失高峰,6月为无枯落物加勒比松林的K流失高峰。地表径流的K浓度和径流量之间存在对数关系,K的流失量主要由径流量决定。
薛立傅静丹郑卫国赵鸿杰谭家得张学平
关键词:加勒比松枯落物地表径流
不同密度条件下樟树幼苗生长和幼苗重量分配格局被引量:9
2015年
以1年生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实生苗为试验材料,在美植袋中分别种植1、2、4和8株幼苗(密度I、II、III和IV),研究密度对幼苗的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樟树幼苗的地径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小,苗高为密度III>IV>II>I。樟树幼苗单株幼苗各器官干重和幼苗单株干重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少,每盆幼苗的总生物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樟树密度I的干重为根>叶>干>枝,其余3个密度的干重为根>干>叶>枝。各密度的根冠比大于1。
肖玲玲朱仕明胡继文薛立何霞王欣朵
关键词:幼苗干重
阳江5种滨海园林植物的光合特性和叶片元素被引量:7
2017年
对阳江5种园林植物的光合特性和叶片元素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园林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马鞍藤>花叶假连翘>银边山菅兰>鹅掌藤>朱蕉,花叶假连翘和马鞍藤的光合能力最强。海陵岛植物叶片的C、N、P、K和Na含量范围分别为457.8~503.6、11.6~33.3、1.2~2.7、14.4~21.7和0.7~8.1 g·kg-1。花叶假连翘的叶片N、P和K含量最高,马鞍藤次之。5种园林植物的C:N和C:P范围分别为13.8~43.4和171.8~380.9,N:P范围为7.6~12.5,N:K和K:P范围分别为0.8~1.5和8.1~11.8。聚类分析表明,5种园林植物中,花叶假连翘和马鞍藤的叶片养分含量高,促进了光合作用。
王卓敏薛达薛立
关键词:园林植物光合特性聚类分析
水淹胁迫对尖叶杜英和水蒲桃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被引量:7
2014年
以尖叶杜英和水蒲桃幼苗为试验材料,人工模拟水淹胁迫环境,共设置水位在土壤表面和土表上5 cm处2种水淹强度,分别水淹7、14、21、28、35天以及水淹35天后恢复正常生长7天,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水淹深度的增加,尖叶杜英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多显著低于对照,水蒲桃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一般大于对照;2种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一般都高于对照,水蒲桃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幅大于尖叶杜英。2种幼苗在水淹深度为5 cm时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除了水淹35天外,2种幼苗其他水淹处理的SOD活性均显著大于对照;尖叶杜英幼苗的MDA含量比对照显著增加,而水蒲桃幼苗的MDA含量保持稳定。由叶绿素、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变化来判断,水蒲桃的抗水淹能力强于尖叶杜英。
薛立许祝莨李秋静侯晓丽郝云亭
关键词:幼苗水淹胁迫生理指标
提高广东省森林质量的对策与建议被引量:5
2006年
文章对广东省森林资源与森林质量作了评述,分析其存在问题,提出提高广东森林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徐英宝陈红跃薛立黄永芳
关键词:森林资源
皆伐对杉木林土壤养分的短期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对杉木林刚皆伐和皆伐半年后的土壤剖面的pH值、有机质、水解性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了分析,目的在于为杉木人工林的更新和维护地力的机制提供依据。与刚皆伐各土层的土壤相比,皆伐半年后相应土层的土壤pH值均有所下降,土壤有机质及除土层0—5cm外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有所增加,而水解性氮含量在一些土层增加,在其它土层中下降。
薛立薛晔李燕傅静丹郑卫国
关键词:杉木林皆伐土壤养分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系中氮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9年
氮素是植物最需要的重要养分元素之一。近年来,土壤-植物-大气这一连续体系(SPAC)中的氮循环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大气中的氮素可以通过生物固定和N沉降等作用进入土壤和植物内,同时土壤和植物内的氮素又会以氨挥发和氮氧化物等方式排放到大气中。氮素通过生物固持和植物吸收等方式进入植物体内,植物器官脱落使植物损失一部分的氮素,另外雨水的淋洗和植物溢出液也会造成植物的N损失。植物氮素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和分布随着生长时期和各营养器官而有所不同。另外,植物吸收氮素的过程又受到大气状况和土壤状况的制约。土壤中氮素经过矿化作用、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进行转化,一部分把氮素转化成植物能吸收的营养形态,另一部分则从土壤中损失。凋落物的分解和N沉降能补充土壤中的氮素,而植物吸收、微生物固持、水文流失和N溢出等方式使氮素从土壤中损失出去。另外,凋落物的分解和根际土壤、CO2浓度和臭氧对氮素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N污染、N沉降、碳氮循环的耦合作用是今后研究的热点问题。
谢腾芳薛立王相娥
关键词:植物土壤氮循环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